在千年文坛中,李清照与其他才女是不一样的存在,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最能评价李清照的诗词?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最能评价李清照的诗词(唐代才子写了首不受待见的情诗)

最能评价李清照的诗词

在千年文坛中,李清照与其他才女是不一样的存在。

她比别的才女调皮,“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让世人见识到古代大家闺秀的可爱;她比别的才女有豪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让世人见识古代女子的霸气;她比别的才女更明白什么是人生至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让多少人跟着她一起伤感。

若以为李清照只是这样,那显然还是太小瞧她了。在填词上,李清照还是个很敢于挑战的才女,这一点体现在她数次改写或化用前人的作品上。李清照直接引用过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改写过范仲淹的“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将苏轼的“花比人应瘦”改写成“人比黄花瘦”。她的每一次引用或者改写,都能成就一首千古名作。本期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则是李清照点石成金的一首作品。

唐代有位名叫韩偓的诗人,虽然与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流诗人相去甚远,但在晚唐还是有名气的。他写了这样一首诗:

《偶见》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说实话这首诗写得还挺有意思,写的是一位大家闺秀见到家里外客后的反应。特别是最后女子手搓梅子的动作描写,将她的调皮和多情写得淋漓尽致。但这样的七言诗,在唐代却并不受人待见,基本上也没什么名家给出了点评。这一方面大概是因为此诗与唐诗的风格有些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全诗意境描写上并无太出彩之处。

然而就是这首名气不算大的情诗,李清照拿来一仿,便成了一首千古名作,这就是她的《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我们仔细比较这两首作品,不难发现李清照确实是借用了韩偓的点子,但写出来的效果比韩偓牛了不少。首先,李清照化诗为词,加入了景物和细节的描写,有了整体环境的烘托,就让作品有了意境之美。其次,李清照的最后一句,确实是改得令人回味无穷,将这个调皮、可爱、机灵的女人公写得跃然纸上。

不过,正是因为李清照这首趣词写得太调皮了,却惹来后世的一场不小的争议。词学家、文史学家、知名教授唐圭璋认为这首词不是出自李清照之手,他有这样一番评价:“清照名门闺秀,少有诗名,亦不致不穿鞋而着袜行走”,这话说得通俗一点其实就是:“她怎么能不穿鞋跑。” 唐教授这个说法,指的是词中“袜刬金钗溜”这一句。

对于唐老的这番评论,马兴荣教授不理解,他在《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丛刊》中表达了如下观点:“很多人以深闺女子温顺、循规蹈矩的样子来衡量李清照这首词,李清照假如地下有知的话,她是会笑这些人的。”

对马兴荣教授的这个观点,笔者十分赞同。首先,李清照这是一首模仿之作,未必写的就是她自己的生活经历,所以也就不存在“不穿鞋乱跑”这个纠结点;其次,就算这是李清照自己的生活体验,个人觉得也是很符合她的个性的。因为除了词外,李清照的《浣溪沙·闺情》、《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也是一样的调皮可爱。说到底,李清照真的和其他大家闺秀是不一样的。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