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1)

《西游记》是每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都会看的电视剧,它的情节和人物对于我们是在熟悉不过的了,比如一路行善,最终去往西天取得真经的唐三藏,还有一路上形形色色的妖怪。

而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孙悟空了,他神通广大,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在“真假美猴王”一集中,出现了另一个孙悟空,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与孙悟空非常相似,以至于各路神仙都无法分辨,不得已最后求助佛祖。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2)

两人如此厉害,他们的功夫是从哪里学得的呢?

虽然几乎在一整部书中,孙悟空都称呼唐僧为师傅,但是我们都知道,孙悟空的本领可不是跟着唐僧学会的。早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前,孙悟空便有了连天兵天将都奈何不了的武功。

这么厉害的功夫,其实都出自菩提祖师。而六耳猕猴与孙悟空武功一样,可见他也得到了师傅真传。而六耳猕猴的师傅究竟是谁?以至于孙悟空都曾给他下跪,甚至如来都不敢惹。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3)

一、菩提祖师的神秘身份

菩提祖师的名字本身就很有来头。首先“菩提”二字多用于佛家之名,可见菩提祖师的身份多与佛家有关,或者他就是佛家的弟子。

在《西游记》中,佛道二教呈两条线存在,情节故事的发展多要依赖于二教的法则以及传说。在西游记开端,美猴王出世,他的出世并不来源于父母,而依赖于天地。

这更多体现的是道家的学说。当美猴王因不满自己的职位而大闹天宫之时,也是闹得道家的地盘。

当孙悟空被唐僧就下,决心保他西天取经之时,他已然从道家转向了佛家的修养。而菩提祖师的登场正好在转变之中,理应带有由道入佛的感觉。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4)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孙悟空学习的地方并不是佛寺而是一个道观。

我们可以从电视剧中看到,菩提祖师的衣着俨然是道家的风格,并且和孙悟空一起修行的师哥师弟也是身着道衣。那就可以说明,菩提祖师他的身份是多样的,最少也是神通佛道二教。

同时,菩提祖师中的“祖师”二字有更有说法。在《西游记》中,名号冠有祖师二字的并不多。像太上老君被称为道祖,如来被称为佛祖。

这两位在《西游记》中那都是一派领袖,有着卓越的能力。菩提祖师也称为祖师,那就意味着他也代表了一方势力,同时他也是能力非凡的人。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5)

从他教孙悟空本领的过程就可以看出,他的实力不容小觑。

筋斗云和七十二般变化都是一般人难以掌握的功夫。而菩提祖师像是教普通武功一样直接教给了孙悟空。可见他所掌握的武功更为神奇,更为厉害。

并且在他教授之时,只是教了孙悟空两句口诀。菩提祖师能把武功的要领凝练在口诀中,虽然这也要考验孙悟空的领悟能力,但也可见菩提祖师的能力并不一般。

那菩提祖师究竟是谁呢?是不是我们所熟知的人物化名?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6)

二、如来都不敢惹得准提道人

如来在《西游记》中可谓是最强的存在了。孙悟空每次惹祸,都得如来施法擒拿。但是在《西游记》中,其实还有着如来都不敢惹的角色,那就是准提道人。

然我们说起菩提祖师,很多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但提起准提道人,我们就熟悉得多了。

准提道人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封神演义》中的很多的人物也在《西游记》中出现过。所以菩提祖师就是准提道人也是有可能的。在《封神演义》第六十一回,准提道人第一次露面的时候,用了这样一首诗。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7)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而在《西游记》第一回,菩提祖师出场时也用了这首小诗,只是把第一句改为了“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二者是同一人的可能性便更大了。他们有着一样的性格,一样的描述,所以,菩提祖师的身份看似确定了。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8)

在《封神演义》中提到的西方教有很大可能就是《西游记》中的佛教。西方教中尊二圣,如来佛祖是接引道人,而准提道人应该就是菩提祖师。

可见,菩提祖师甚至可以和如来相提并论,他是真正的隐藏在故事中的高人。这也间接解释了为什么如来最后给了孙悟空一个机会,让他保唐僧西天取经,而不是结束他的生命。可见,像如来这样厉害的角色,也是不敢惹准提道人的。

但是比较二书之时,不得不考虑它们的创作时间。《封神演义》的创作要晚于《西游记》。所以《西游记》中的人物以《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为原型是不现实的。

更大的可能是《封神演义》的创作,人物构思借鉴了《西游记》。所以,菩提祖师就是准提道人这样的推测其实是并不符合实际的。那他究竟是谁呢?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9)

三、菩提祖师是如来的弟子?

孙悟空在四处寻师的过程中在山野遇到了一个樵夫。樵夫指给他在这坐山中有一位神仙,我们都叫他须菩提祖师。他指导教化众人,即使是山野村夫,也受过他的教诲。可见,这位神仙他并不在乎出身,而是像佛家一样普度众生。

要知道如来佛祖有一个弟子就叫做须菩提。当然,这个神仙就是之后孙悟空见到的菩提祖师。

书中是这样描述菩提祖师所居之地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便可以指代灵山。我们都知道,灵山便是如来佛祖和他的弟子居住的地方。

这边可以看出,菩提祖师虽然以道士的形象出现,但是他与佛教完全分割不开。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10)

并且,菩提祖师给美猴王取名为孙悟空,可以看出他的佛教根源。悟空二字足见佛家大道,而非道家之常。

《西游记》中有这样的情节,菩提祖师暗示孙悟空三更找他学习武功。而这个设计明显地借鉴了佛家六组慧能的事例。

慧能以听经开悟,凭借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到了五祖的认可。于是五祖夜传《金刚经》,慧能承其衣钵,成为第六代祖。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11)

这几乎一模一样的再现,让菩提祖师道家身份显得更加奇怪。以此我们可以推测,菩提祖师其实就是如来的弟子。

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如来将其压在五指山下是说,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如果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是佛祖如来的弟子,那么这一句便讲得通了。孙悟空得到佛家弟子的教化,已有佛心,这就是他的本来面目。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12)

如来当然不会对自己弟子的弟子动手。若是菩提祖师是道家的一派,那么佛道二家总是有些隔阂的。

虽然三教合一是当时的潮流,但是从整个小说呈现出的趋势来看,往往是佛家更胜一筹。所以佛祖不会保护孙悟空道家的本来面目。

纵观孙悟空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孙悟空向往自然、无拘无束的道家思想随着故事发展一直在减退,取而代之不断加强的是约束自己的佛家思想。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13)

不再轻易取人性命,不再依着自己的性子而妄为。这也注定了大闹天宫这样的事情只能发生在开端。

菩提祖师在一开始就告诫孙悟空不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可能他也看到了之前的孙悟空有着佛道二重性,又忌讳于自己的身份,才这样决定。

总总推论,都指向了一个答案,菩提祖师就是如来的弟子。但是他的道家衣着以及习惯还是难以解释。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14)

四、菩提祖师是时代的集合体

我们都知道孙悟空的性格是桀骜不驯的,他在一开始甚至都不愿听从唐僧的话,不得已菩萨才给他戴上了紧箍咒约束行为。而孙悟空在文中心甘情愿地给一个人下跪。那这个人一定有着他特殊的意义。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社会背景。吴承恩在整理《西游记》的时候,正好是心学流行,三教互融的时期。这种互融很明显的体现在了《西游记》中。

菩提祖师也是很好的例子。在他讲学时,往往是说一会儿道,讲一会儿禅,三家配合本如然。他并不拘泥于一道一派,而是取各家之长融合在一起。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15)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菩提祖师身着道家服饰,名有佛家寓意,行为准则又深深体现出儒家文化。

而他的设置,也为《西游记》的整体思想做了铺垫。孙悟空师从菩提祖师,他也自然而然的继承了这一层意思。同时,孙悟空又是整个《西游记》故事的主要人物,三教合一的思想也便贯穿了整部著作。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设定是斗战胜佛,并且无论什么妖怪,何方神仙,在他眼中都不屑一顾。想当年大闹天空,也是无人能敌。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16)

而就是这样一个目无他人的角色,在面对师傅菩提祖师时,是那么毕恭毕敬。以至于学成之后,师傅赶他下山,他更是下跪求饶,希望能留在师傅身边。但是他根本没有办法违背菩提祖师的意愿,只得下山。

在这里,他恭敬的不会是普通的一个形象,一定是一个集大成者,一个时代的精华。

所以菩提祖师的重要性更进一层。他虽然只出现了几个片段,但是他所体现的的时代精神和人物寓意是十分深厚的,也是很值得研究的。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谁是斗战胜佛(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17)

五、小结

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他真正的实力在书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但是他的徒弟孙悟空只是跟随他修行了一段时间,便有了大闹天宫的本领。可见孙悟空的老师更加深不可测。菩提祖师不愿入世,也不愿徒弟宣扬自己的名号。

可见他更是时代的集合体。对于他身份的种种猜测俨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多的还是要从文中和社会背景寻找真正的答案。对于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