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教育排名(济南读秀)(1)

因为眼下的全球疫情,今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注定将成为该节日诞生25年以来最特殊的一次。出于安全考虑,各地正在展开“云读书”的新潮流,而济南时报·新时报APP也为济南爱书人筹备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线上活动:济南“ ‘读秀’——我的云端读书日”。

新时报现向所有济南爱书人发起“书架秀”“达人秀”征集!

参与者可登录新时报客户端,点击最下层菜单,点击“我的”,在其中找到“我要爆料”,标题格式统一为:#xx秀#推荐人姓名(如:#书架秀#张三),您可以在爆料内容中加入相关介绍,并上传图片或视频。最后记得留下您的手机号码,我们会在收到您的推荐后跟您取得联系,优秀作品将在《济南时报》、新时报APP以及我们的全媒体平台进行展示。最终获得最多好评的读书达人和书架,还有惊喜礼品等着您!活动截止日期:2020年4月22日12:00。

【济南“读秀”·达人秀】

距离读完2亿字还差7787万字

(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佳伟

前段时间,一张在武汉方舱医院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在病床上读书的图片引起了广泛关注。有眼尖的,立刻考证出那本被捧着的书是著名“M”系列之一;而书的作者弗朗西斯·福山先生更是亲自转发了此图,并为这位特殊的读者送上了该书的英文版。有人开玩笑说,相比双黄连之类,福山先生的书,才是抗击新冠的特效药。

大概从十年前,因为孤身驻外的原因,为了解决下班后孤单寂寞的问题,开始找书来读,即所谓“杀时间”。慢慢地读书多起来,就动心思做些记录。记得某年新年那天,突然发个宏愿:何不学习一下那个著名的大老板,给自己立一个“小目标”?说时迟那时快,当即在手机里记下:某年某月某日,读完某书,共XX万字,距离读完1亿字还差XXXX万字。如你所见,我的“小目标”,是以字数为单位的,并不是以人民币为计量标准,可见穷措大和大富翁之间的差距,确实不可以道里计。

济南市历下教育排名(济南读秀)(2)

作者书房一角

如此这般,日复一日,到了去年年底,赫然发现这个“小目标”还真的实现了!数量可喜,质量可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毕竟年纪大了,脑袋已经不灵光,书一本一本如流水一般读过去,过程当中不乏拍案叫绝、击节叫好、惊为天人、相见恨晚的激荡和战栗,但最后能沉淀下来的,却少之又少。甚至过些日子再回头翻阅,竟恍如初见,及至看到留在书页上的勾勾画画,才惊觉此书已是过眼烟云。简言之,数量不等于质量,速度不等于效率,而这,岂止是这个年龄读书的无奈?

饶是如此,仍然决定趁着余勇可贾,立刻开始第二个“小目标”的征程。到昨晚为止,我的记录显示如下:2020074、读完《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Philip K.Dick著,李广荣译。译林出版社。30万字。自2018年1月1日开始,距离读完2亿字还差7787万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加油。稍加解说:这里的“2020074”指的是2020年读的第74本书,后面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加油”云云,则十足是给自己打鸡血,属于典型的心理暗示。

济南市历下教育排名(济南读秀)(3)

作者书房一角

而这里的“本”,有时候可能指的却是“套”。记得2019年春节之前,突然对丘吉尔这人感了兴趣,于是开始读他的两次大战回忆录以及关于他的各种传记,其中《一战回忆录》一套五本,《二战回忆录》一套十二本,读后都记作一本,还写了一大段读后感。犹记得当时岳父病重,陪侍床侧读老丘波澜壮阔的一生,感慨万千。可惜天不假人,就在即将读到丘吉尔晚年部分的时候,岳父终于驾鹤西去,让我瞬间生出人生苦短的宿命感。

济南市历下教育排名(济南读秀)(4)

作者书房一角

我读书,总的特点就是“杂”,人文社科、天文地理,觉得有趣的,拿来就读,基本上“不忌口”,而且速度快,不求甚解。但有些书读起来爽,有些书读得累。比如在家里抗疫期间,忽发奇想,把给儿子买的《冰与火之歌》几大本找出来,一边看着《权力的游戏》剧集,不知不觉几天就看完了400多万字的五大本。据家人说,那些天,我每天沉溺于书本和剧集,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过区区几小时,除了吃饭就是看书追剧。而看到武汉方舱医院那哥们读书的照片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本《政治秩序的起源》好像我也有”,于是一跃而起,去查看自己的存货。果然有,不但有这一本,而且差不多该系列的全套都有,只是大部分还没有拆去塑料封皮,因为对于福山的作品,真是难以鼓足勇气去碰。为啥?枯燥。所以至今我的记录里,关于“M”系列,只有可怜的几本。

济南市历下教育排名(济南读秀)(5)

作者书房一角

此外,我读书的习惯比较“老土”,喜欢纸质而不是电子版。也曾为了赶时髦并解决出门带书太重的问题,买了专业的电子阅读设备,但没过多久就扔到墙角任其吃灰。之所以如此固执,当然还是执念使然:我总觉得,文字印到纸上,油墨香气四溢,是读书的乐趣之一,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电子设备能代替的。而且,我一直都有一个判断,那就是用电子设备读书,无论阅读质量还是速度,都不如纸质书有优势。

无论如何,读书而记账,并且还“公开账目”,正如减肥的人会时刻纠结于每粒米的卡路里,简直混淆了目的和手段,属于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或者至少有点鸡贼。可生而为人,谁没点虚荣心?所以要有人因此送上“怪蜀黍”的大帽子,我也只好坦然受之。

惟愿这点怪癖能继续坚持下去,在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中,借他人文字,浇自己块垒。(作者供职于地产行业)

附录:疫情期间读书目录

1.《美国人:从殖民到民主的历城(三部曲)》(The Americans), Daniel J. Boorstin著,时殷弘、谢延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2.《斯通纳》(Stoner),John Williams著,杨向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3.《罗马人的故事15:罗马世界的终曲》,盐野七生著,田建华、田建国译。中信出版社

4.《叫魂》(Soulstealers: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孔飞力(Philip A.Kuhn)著,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

5.《阿城文集》,阿城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6.《佛祖在一号线》,李海鹏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7.《罗马的崛起:帝国的建立》(The Rise of ROME:The Making of The World Greatest Empire),Anthony Everitt 著,翁嘉声译。中信出版集团

8.《击壤歌》,朱天心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The Silk Roads:A New History of the World),Peter Frankopan著,邵旭东、孙芳译,徐文堪审校,浙江大学出版社

10.《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Who Are We?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Samuel P.Huntington 著,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

作者:佳伟

编辑:臧文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