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1号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1955年7月,国家决定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

在成立水电坝址查勘队的同时,还由时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成了“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分赴豫、晋、陕、甘等多省地开展大规模的野外考古活动,队长是著名的考古专家夏鼐。

考古在发掘时发现一处盗洞(盗洞打得既准又深)(1)

三门峡大坝

考古成果丰硕。在黄河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杻——三门峡水库大坝附近,考古队发现了西周最重要的封国虢国墓地。

墓地在距离黄河仅有1000米的上村岭,考古队试探第一铲就发现了墓葬,再探又是墓葬,一个接一个,最后发现这个墓地竟然有5.6万平方米,是个大型邦国墓地。

其中,编号为M1052的大墓是虢国太子墓。

隐藏于地下2000多年的虢国墓地,就此揭开了虢国之神秘面纱。

考古在发掘时发现一处盗洞(盗洞打得既准又深)(2)

虢国墓地发掘现场

哪想30多年后,上村岭再现奇迹,在1950年代发现墓地的北边,一批虢国贵族墓又现身了。

考古队发掘的第一座,就是考古编号为M2001的虢国国君虢季的墓。

这座墓取得多项重要的考古发现,但它差点就被盗墓者盗掉。

1990年2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对上村岭虢国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

这回真的是“抢救”!

考古在发掘时发现一处盗洞(盗洞打得既准又深)(3)

盗坑

当年,这片墓地还是荒地,被划为当地村民的宅基地。村民挖筑地基时,发现了地下墓葬,悄悄地盗掘。

到警方和文物部门知道时,墓地已被挖得一塌糊涂。

接到领导指示后,时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所长郝本性,带领第二研究室主任姜涛等三名考古人员,从郑州赶往三门峡,筹备发掘虢国墓地。

正式发掘时由姜涛任领队,时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队长宁景通任副领队。

考古在发掘时发现一处盗洞(盗洞打得既准又深)(4)

虢国墓青铜器出土现场

考古队将位于墓地西北部的一座新建小楼,选作办公用房,食宿也都安排在一起。

这座楼盗墓者家的,系用盗卖文物所得的赃款建起来的,事发后被依法没收。

建楼时已知道下面有一座大墓,意图很明显,想日后慢慢挖。

考古队在这楼里办公,方便发掘的同时,还能保护下面的墓葬!

从什么地方着手发掘呢,小楼西北方的一个盗洞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

这个盗洞有10余米深,考古人员推测这座墓不会小。更重要的一个原因,盗墓者可能还没有得手。

考古在发掘时发现一处盗洞(盗洞打得既准又深)(5)

1990年1月4日夜里,当地杜姓兄弟和一位村民盗挖此墓,被当地缉私警抓住,由此发现了虢国墓地特大盗案。

事发后,盗洞被填埋了起来。

一个月后,又一伙盗墓者偷偷前来,将杜姓兄弟挖的盗洞重新挖开,哪想被夜里巡查的看护人员发现,没能得手。

盗墓者急于盗墓,这墓肯定不一般。

当时考古队想,如果盗墓者得手了还会来滤坑么。就算是被盗了,也说明下面还有东西,不然盗墓者不会再来冒险的。

事实证明,考古队选点非常正确,接下来果然有令专家震惊的重要考古发现。

考古在发掘时发现一处盗洞(盗洞打得既准又深)(6)

玉器出土现场

最先发掘的墓被称为“一号墓”。为了有别于1950 代的一号墓,将之编为M2001。这意思是,虢国墓地第二次发掘时发掘的第一座墓。

1990年3月5日,一号墓发掘开始,本想很快会结束的,但一直挖了40多天才完成。

这是被盗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墓,墓口南北长5.3米、东西宽3.55米,墓穴很深。

盗洞在墓穴的南部,打得既准又深。

前期土方发掘,基本上就是跟着这个盗洞走的。

考古在发掘时发现一处盗洞(盗洞打得既准又深)(7)

盗洞

发掘到地下5米时,盗洞没有到底;继续往下发掘,到8米深时盗洞还是没有到底。

挖过10米,盗洞仍往下延伸——并且将椁室顶部打穿了。

当时大家的脸都阴沉了下来,盗洞挖到椁室,墓还能没有被盗?领队姜涛沉默了。

虽然说考古跟盗墓不一样,不是为了挖宝,但如果最后真的没有挖到宝,心里是极度失望的。

就在大家觉得没戏时,从坑底传出正在下面清理盗洞队员的声音,“老姜,盗洞到底了!”

这声音太可爱了,当时地面上的人员全都聚到墓口周围,伸直脖子往下看。

原来,盗洞在地下11米处时见底了——盗墓者没有得手。

考古在发掘时发现一处盗洞(盗洞打得既准又深)(8)

大墓发掘现场

椁室较大,顶部盖板已全部坍塌,室内陷满填土。

考古人员花了10多天时间,才将坍陷的椁室顶部清理掉。

清理完泥土后,现场所有人都激动了:里面放满了随葬品,大量的青铜器、兵器和木棺的轮廓完全暴露了出来。

让考古人员出冷汗的是,随葬的器物离盗洞底部仅30厘米,可以说是最悬的一次考古发现,差点就被盗走了!

考古在发掘时发现一处盗洞(盗洞打得既准又深)(9)

玉柄铜芯铁剑

迄今年代最早,改写中国冶铁史的“玉柄铜芯铁剑”,就在盗洞的正下方。也就是说,盗墓者只需要再往下挖一铲,“玉柄铜芯铁剑”就露出来了,就可能被盗走——这把剑后来被称为“中华第一剑”,被评定为“国宝”。

历40多天,M2001墓方发掘清理完毕。

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贵随葬器物,数量多达3200多件,分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玉礼器、装饰玉器、金饰、象牙器、棺饰等九类。

考古在发掘时发现一处盗洞(盗洞打得既准又深)(10)

7件列鼎

其中仅青铜器就有1700多件。同时,出土金器13件、玉器121件(组)。玉器中的玉面饰,被认为是两汉时流行的“金缕玉衣”早期形态。

青铜器中的7件列鼎,锁定了墓主的国君身份,铭文则点出了其大名——“虢季”。

后来,在M2001东侧50米处,又现了一座大墓,编号为M2009。

这座墓规模更大,未被盗过。

考古在发掘时发现一处盗洞(盗洞打得既准又深)(11)

出土编钟

墓内出土文物更多,达3600余件,其中青铜器1500件,玉器900余件。还有4套乐器:一套甬编钟,一套钮编钟,两套石磬。

因为出土的随葬品物太丰富了,有文物专家戏称M20909墓主生前是位“收藏家”。

实际上,M2009年墓主是虢国东迁到三门峡后第一位国君虢仲。其又名虢公长父,生前是总管周厉王政事的卿士,地位极其显赫。出土的“遣册”记载,虢仲死后,周宣王的重臣、《诗经》上都提到的南仲,专门从国都镐京前来参加他的葬礼,可见其地位之高。

考古在发掘时发现一处盗洞(盗洞打得既准又深)(12)

M2001墓出土玉面饰

M2001和M2009,两墓大墓先后入选1990、1991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一块墓地,连续两个“十大发现”,非常罕见。

值得一说的是,在M2001考古发掘后期,墓中出土大量宝物的消息不胫而走物。盗墓者闻听后坐不住了,竟然铤而走险,一天夜里持枪前来抢劫墓地。

当时墓地有4名公安值守,发现了两个“鬼影”便去追赶,差点被子弹击中。

第二天,当地警方派来两名特警,全副武装保护发掘现场,这之后墓地才没有“出鬼”。

考古在发掘时发现一处盗洞(盗洞打得既准又深)(13)

出土铜方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