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连环计除董卓(讨伐董卓的十八镇诸侯当中)(1)

三国演义里面,董卓擅自废除少帝,改立献帝之后,天下有十八镇诸侯组成联军,以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那么这十八镇诸侯有些什么人,谁的官职最高?

这十八镇诸侯是: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牧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第十八镇:西园校尉、奋武将军曹操。

这十八镇里面,有将军、州牧、太守、刺史等职位。

东汉将军的职务,分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其中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三公相当。卫将军在三公之下,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九卿之下。

州牧掌管整个州的军政大事,权力很大。其次就是刺史,刺史虽然只有六百石的俸禄,但是有权插手郡务,还能调动军队。在军权上,刺史比太守更有实权。

东汉的太守,是俸禄两千石的大官。太守作为一郡的最高长官,掌管着一郡的日常政务、督察以及官员任命,也有指挥当地军队的权力。但作为一郡之长,他们的管辖范围也就是夲郡。

国相则是一国之相,封国内的百官之首。济北相,就是国刘汉宗室的封国济北国的国相。州郡与封国在等级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执掌各州郡的太守,以及高于太守的刺史相比,在官职上是高于封国的国相。

三国演义里的连环计除董卓(讨伐董卓的十八镇诸侯当中)(2)

论官职的高低,袁术的后将军是四方将军之一,高于州牧、刺史、太守以及一般的杂号将军。所以袁术才是十八镇诸侯中,官职最高之人。其次则是冀州牧韩馥。

袁绍虽然是盟主,官职不是最高。袁绍只是渤海太守,官职却在州牧和刺史之下,更在后将军袁术之下。曹操的奋武将军,只是一个杂号将军,远远低于后将军。袁绍为了让自己更有震慑力和说服力,于是自封为车骑将军。

袁绍能当盟主,是因为他家四世三公,地位显赫。袁绍当时加上实力很强、威望也高,因此,才得到了众人的拥戴,成了盟主。袁术是袁绍同父异母的亲弟弟,还是正妻所生,但是,袁术的实力不如庶出的袁绍强大,而且他的没有什么威望,没有得到众人的认可。

在十八镇诸侯里面,曹操算是官轻人微。虽然曹操在十八路诸侯之中官位不高,在战争中付出的代价最大,但他却是十八路诸侯之中,最终成就最高的一路,其他的诸侯都成了过眼云烟!

三国演义里的连环计除董卓(讨伐董卓的十八镇诸侯当中)(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