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之上》,很美的名字呢,文艺风袭来。

印度电影票房排名(印度电影罕见票房扑街)(1)

让人想起乔治·克鲁尼的《在云端》。

或者苏菲·玛索的《云上的日子》。

以及基努·里维斯的《云中漫步》。

之前我说过,现如今能被引进中国内地的印度电影大抵质量是有保障的。

《云端之上》确实也扛住了这条规律,豆瓣7.4分、IMDb 7.0分,口碑不算丢人。

但没想到,它的票房那么低——2018年4月在印度上映,时隔一年多2019年5月2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票房只有230万。

一对比,5月上旬上映的印度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豆瓣只有6.4分,但票房过亿了。

上一部引进中国后票房这么低的印度电影应该要追溯到2015年2月上映的《新年行动》了吧,票房也是230多万。

噢,对不起,我忘了2016年有部《脑残粉》,只有100多万。

《云端之上》导演是伊朗人,大名鼎鼎的马基德·马基迪。

他的《小鞋子》可是看哭了无数人,豆瓣评分高达9.2分,妥妥的豆瓣电影Top250。

当年也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输给了意大利名导罗伯托·贝尼尼的《美丽人生》)。

虽然导演是伊朗人,但《云端之上》是印度电影。

制片地区、拍摄地点都是印度,出品公司是印度的,主角是印度人,对白语言是印地语。

距离1997年讲波斯语的伊朗电影《小鞋子》迄今已有20多年,但马基德·马基迪在宣传《云端之上》时还是把新作和旧作挂钩起来,他表示《云端之上》是自己“成长三部曲”的第二部,与《小鞋子》的主题一脉相承, “《云端之上》是《小鞋子》的延续,孩子的世界是缤纷多彩的,我希望把这份美好延续下去”。

不过真要说《小鞋子》的延续,马基德·马基迪1999年的《天堂的颜色》则貌似更像一些(《小鞋子》也被译为《天堂的孩子》),另外他2010年的《摇摆的童年》就又名《小鞋子2》。哈哈,所以有点怀疑是导演为了卖新片自我附会了一下。

在豆瓣上被顶到前排的一条短评就说,“对于曾拍出《小鞋子》的导演来说,这不像是一个人的作品。老旧就算了,故事也不好。情感也弱。”

其实我看了片子后,这部电影虽然不及导演前作,但本身质量还是可以的。

故事男主人公是阿米尔,是个贩毒的马仔。在尘土飞扬中讨生活,但面对孩子也会有哥哥般的纯真笑容。

印度电影票房排名(印度电影罕见票房扑街)(2)

原生家庭的破败令他走上这条路:小时候父母死于车祸,被姐姐达拉养大,但姐姐嫁了个酒鬼家暴渣男。

阿米尔13岁离家混生活,梦想打拼成有钱的黑老大,结束流浪狗一般的生活。

有一段他被警察追逐的戏,拍得很写实,没有酷炫的跑酷,就是死命的跑,沿途勾勒出印度底层社区的生活图景——破败的烟火气。

印度电影票房排名(印度电影罕见票房扑街)(3)

姐弟彼此责怪对方在自己人生低谷时没有照顾自己,其实都各有苦衷难自保。

达拉好不容易脱离丈夫苦海,努力工作开始新生活。有个男人阿克希对她很好,但也觊觎她,想拥有她,在一次企图霸王硬上弓的时候,达拉失手重伤了阿克希,被警察抓获。

阿米尔四处奔走想营救姐姐。

如果阿克希死了,达拉就一辈子要身陷牢狱;如果阿克希没康复,也不会判决,达拉也要待在牢里。

印度电影票房排名(印度电影罕见票房扑街)(4)

于是阿米尔承担起照顾瘫痪在床并失声的阿克希。

阿克希也是穷苦人家,他外地的老母和两个女儿寻来,方言不通、经济拮据还流落街头,阿米尔本性善良,几次犹豫后还是照顾起了她们。

印度电影票房排名(印度电影罕见票房扑街)(5)

达拉在狱中很惊恐,但还是出于善良,照顾起一个女狱友死后遗留下的小儿子。

印度电影票房排名(印度电影罕见票房扑街)(6)

整部片子讲的就是底层苦命人的互相伤害、互相救赎。

在泥淖里挣扎打滚,也要保持人之为人的善良本心,影片的主题就是这个。这一点又不禁让人想起《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印度电影票房排名(印度电影罕见票房扑街)(7)

听起来太傻太天真,爱能不能成为化解仇恨、走向新生的钥匙或许还得两说,但要在绝望里找到一道微光,也只能是爱了。

印度电影擅长在故事里言情,主要围绕在父女、母女、夫妻,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云端之上》的姐弟则是最打动我的,可能只要是姐弟情就总能让我格外感触吧。

黑暗无边,但在云层背后,等一等,总能眺望到月亮的光。

印度电影票房排名(印度电影罕见票房扑街)(8)

​ 《云端之上》这次票房扑街,我琢磨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是印度电影太频繁了,几乎月月有,甚至5月就有两部,且大多都是现实题材,偏沉重,观众有点审美疲劳;另一个就是片名太文艺,让普通观众第一时间get不到它的类型,误以为是文艺片,而中国市场对文艺片太不友好了,排片占比极低。

每朵乌云都有银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