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城市生活逐渐复苏,垃圾分类又成了居民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件小事。从如火如荼的宣传推广到防疫阶段的常态化运行,一切热闹与苦难终会过去,垃圾分类如何更好地走向日常?带着疑问记者走访市内多个社区,发现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正从“摸着石头”向“各具特色”转变,不少小区涌现出更实际、更接地气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回收的创新举措。

怎么分:线上课堂宣传 线下定时投放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居民的生活节奏,长时间宅在家中除了厨余垃圾增量明显外,口罩、一次性手套等用于个人防护的废弃物明显增多;居民不愿过多碰触垃圾的担忧,打断了分类习惯的养成……面对新挑战,曲江新区不少小区纷纷增设了“废弃口罩投放专用桶”,还专门在线上开设“云课堂”,巩固垃圾分类成效。

“垃圾分类不进则退,特殊时期无法面对面展开教学,我们就利用线上公共平台,邀请专业讲师在镜头前为居民定期带来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网课。”曲江新区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市容园林局管理人员刘伟说,树立生态意识、环保理念,正确处理垃圾已慢慢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网课寓教于乐的形式受到了居民的欢迎与点赞。

做好垃圾分类更要变废为宝(让垃圾分类更好地走向日常)(1)

万科金域曲江小区内保洁人员对居民投放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实际上,现阶段垃圾分类想要落地有声,除了宣传教育和居民自觉践行外,还离不开管理者持之以恒的引导及监督。5月26日,万科金域曲江小区垃圾分类站前,保洁员分时段“盯桶”指引居民按规定正确分类,助推其实现垃圾精准投放。原来,小区内有36栋多层及高层,居住着1820多户居民,考虑到小区规模大、人口多,规范居民精准分类和投放垃圾显的至关重要。物业与业委会商讨决定,设置7个垃圾分类点位,采取定时投放的方式,避免分类过程中的“散、乱、差”。

“去年小区撤过桶,定时投放效果还挺明显的,保洁阿姨都是翻袋检查、讲错误,还对桶内垃圾进行二次分拣,邻里也都守规分类投放,我也不能拖后腿,遇上不确定的垃圾都会先查资料再分类。”万科金域曲江小区居民刘先生直言,卡时间点投放虽然麻烦,但却实实在在规范了大家的行为。

数据显示,万科金域曲江小区未进行垃圾分类前,每天园区产生垃圾160桶左右。定时分类投放后,每天厨余和其他垃圾产生140桶左右,实现垃圾源头减量12.5%。万科金域曲江项目经理刘妍表示,目前物业正积极与业委会商议投放时间、分类点位及数量等细节,“疫情过后,撤桶还需要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做好垃圾分类更要变废为宝(让垃圾分类更好地走向日常)(2)

文艺路街道心晴雅苑小区内,居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

怎么管:堆肥变废为宝 科技赋能监管

5月25日,记者走入位于碑林区文艺路街道的心晴雅苑小区内,花圃里满是新植的小草,一簇簇绽放的月季随风摇曳,垃圾分类回收点整齐摆放着纸壳、木材等可回收资源,老大爷提着厨余垃圾破袋投放,保洁人员将切碎的落叶、杂草及花瓣放入好氧堆肥区,尽是生机勃勃的模样。

心晴雅苑小区有4栋高层,7个单元共236户,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垃圾分类投放是一件即有益,又有趣的事。曾经,小区还是通过环卫车辆运输的方式,将绿化垃圾送至填埋场。去年秋天以来,枯黄的落叶、杂草和粉碎的树枝、木屑等便再未离开过这里,在业委会和居民志愿者的巧手下,将其切碎与环保酵素堆放在一起变成了肥料,回填到小区的花圃及菜园中,开启了“变废为宝”的探索。

做好垃圾分类更要变废为宝(让垃圾分类更好地走向日常)(3)

“在文艺路街道环卫所、社区和热心居民的鼎力相助下,现在小区的绿化垃圾全部‘落叶归根’,这种环保无公害的处理方式,省出了一笔可观的清运费,用于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挣积分兑现金’的活动。”心晴雅苑小区业委会主任周洪斌算了一笔账,通过堆肥和销售可回收资源实现了垃圾源头减量13.5吨,节约了近1万元的运输开销,同时利用富含营养的肥料,改善了小区花园土质差、易板结等问题,为居民打造了鲜花丛生的居住环境。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是不少心晴雅苑居民对垃圾分类实践的感悟,而分类正是一个把垃圾变得有价值的过程。碑林区文艺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西峰表示,堆肥是一个低成本、易操作、见效快的绿化垃圾处理途径,下一步将在辖区有条件的小区复制推广,用接地气的方式吸引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践行环保理念。

除了“变废为宝”的减量探索外,经开区白桦林居小区则打出了“智能管理 便民服务”的组合拳,推出了“萤石云”智能监控系统。记者观察到,小区垃圾收集点设有监控器,画面实时连接APP及物业指挥中心,智能平台将通过手机语音对话播报的方式,及时提醒未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投放的居民。

做好垃圾分类更要变废为宝(让垃圾分类更好地走向日常)(4)

怎么做:细化分类工作 动员居民参与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想要改掉一扔了之的“老习惯”,把垃圾分类变成“新日常”,归根到底需要全社会人人参与、共同监督。从物业或业委会引导的角度来看,让居民在参与垃圾回收再利用时获得成就感,不断探索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形成闭环,才能从“盯着分”走向“自觉分”。

“疫情改变了居民的公共卫生习惯,也让他们对政府管理的效果有了认同感,此时正是推进垃圾分类再深入的好时机。”西安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教师杨蕊认为,眼下我市积极推进复工复产,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分类工作逐渐恢复常态,管理部门应该借助疫情防控形成的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形势,再次动员社会各方资源与群体投入到生活垃圾正确分类的行动中。

“四类垃圾桶配比不合理,实际上家庭产生的有害垃圾较少,可回收物与厨余垃圾较多,清理不及时就会导致垃圾堆积桶外;物业对垃圾分类不上心,应付检查时会将垃圾桶撤走;业主不听劝不分类,物业也没辙。”走访中,不少市民和物业管理者吐槽说。

做好垃圾分类更要变废为宝(让垃圾分类更好地走向日常)(5)

对此,杨蕊建议,推进垃圾分类既要严格执行硬性约束,也要充分考虑居民诉求,不盲目跟从试点小区的经验,要探索属于自己行之有效的途径,以“一院一策”的模式细化工作,破解垃圾分类的“槽点”。例如小区执行定时投放,不仅要关注当下居民的行为,还要统筹所有居民的投放记录,对于长时间没有投放记录的居民,可采取入户走访沟通,了解其日常生活垃圾的去处。

对于垃圾分类,总有人说“等等看”,可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眼下,《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已提交审议,对西安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付费主体、投放和收集方式等进行了全面规定;市城管局在加快推进《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垃圾焚烧场和餐厨垃圾处理厂等末端设施正提速建设……面对垃圾分类,我们早已不必等待。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郭沛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