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的作用,属于现代文阅读中“主要表现手法分析”中的一个方面。 有关题目在中考、高考中都出现,,而且考题形式多变,不能忽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关人称作用的答题方式。

人称,在我们汉语中叫人称代词。在古代汉语中也有一些专门表示人称的词,它的作用也和现代汉语一样,用来代替人或事物。比方说用“吾”“余”表示第一人称,用“尔“”汝”表示第二人称等。不管古文还是现代文,不同人称的使用,在文章中有不同的作用。

中考语文阅读人物的作用(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讲)(1)

一、第一人称

全文用“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行文,使文章读起来真实、感人。很多时候上课我在讲阅读的时候,学生就问一句“老师,这篇故事是真的吗?”其实是一篇小说,不是真事,但就是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使人感觉更具有真实感。

第一人称的作用有三个:

中考语文阅读人物的作用(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讲)(2)

二、第二人称

以第二人称写的文章,读起来让人感觉作者在与读者诉说衷肠,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很多的作文题目都会要求我们以第二人称的方式写,比如《因为有你》《最懂我的你》等。

第二人称的作用是:

中考语文阅读人物的作用(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讲)(3)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第二人称来写物,那么这个人称还起到拟人的作用。

三、第三人称

使用第三人称行文,作者就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评论事情,不受其他人称写作的限制。

使用第三人称的作用是: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便于作者多角度描写

例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中,文中通过三个事例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三种品质,正是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作者才能全方位地表现文章主题。

中考语文阅读人物的作用(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讲)(4)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第十讲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关注于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