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出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农业作业方式的转变,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巨大成绩。

2017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近10亿kW,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6%,农业生产方式由人畜力为主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新阶段。

拖拉机动力为什么这么强(拖拉机是否先进该如何评价)(1)

拖拉机作为主要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动力源,是应用最普遍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占据核心地位,拖拉机产量占主要农机产品总产量的55%以上。从一定程度上讲,拖拉机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农业机械化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进程。

那么从技术水平来考量,国内外拖拉机的差距在哪里?拖拉机技术水平该如何评价?评价体系如何建立?笔者简要介绍一下。

国内外拖拉机技术水平差距

1. 国外情况

国外拖拉机行业起步较早,自1851年英国法拉斯和史密斯首次实现用蒸汽机机型农田耕作开始,经过近170年的不断发展,技术不断更新,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子控制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拖拉机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安全配置丰富,控制系统便捷精准、操作舒适和智能化程度高。

拖拉机动力为什么这么强(拖拉机是否先进该如何评价)(2)

如中型拖拉机基本普遍采用增压发动机,并配置中冷装置;大型拖拉机大多配置变速风扇,普遍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或废气再循环(EGR)技术,配置颗粒捕集器(DPF),排放水平更高,噪声和污染更小。

小型拖拉机主流配置同步器换挡,中大型拖拉机大多数采用静液压传动(HST)技术,换挡过程快速、平稳;普遍采用数显功能丰富的多功能仪表,中大型拖拉机均配置田间地头作业自动控制管理系统和CAN总线系统,作业更加精准;驾驶室舒适性强,操纵装置集中布置,并实现电控化操作,噪声小。

2. 国内情况

国内拖拉机工业起步较晚,1959年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建成投产,才拉开了拖拉机制造的序幕。

起初以仿制英国和前苏联拖拉机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自主设计和生产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我国农机工业快速发展,拖拉机产销量不断增加,大型化趋势日益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但是与国外产品相比,整体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

拖拉机动力为什么这么强(拖拉机是否先进该如何评价)(3)

如有些主流产品虽然达到了“国Ⅲ”排放标准,但是技术路线多种多样,不利于技术再次升级;小型拖拉机主流配置是滑动齿轮换挡,同步器换挡技术在44.1kW(60hp)以下拖拉机上还基本没有采用;中大型拖拉机除极少数企业外,基本没有配置动力换挡技术;在操控方面,电控、电液控操纵系统配置较少,操纵装置布局相对分散,驾驶室噪声较大,驾驶舒适性有待提高。

拖拉机技术水平评价的意义

拖拉机技术水平提升的前提是对产品进行科学有效的技术评价,准确区分其技术水平等级,对国家制定政策、用户选择购机和企业产品开发都可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1. 为制定差异化引导政策提供技术支撑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之一,2004年出台以来,支持强度持续加大,惠及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16亿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840多万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超过200万台,基本实现了“机器换人”的目标。

拖拉机动力为什么这么强(拖拉机是否先进该如何评价)(4)

但是在购置补贴方面,多年来实行的是定额补贴,即按照功率段区分拖拉机的补贴额度。市场决定产品,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就简单地提高功率降低配置,不从产品技术上下功夫,从某种程度上说,制约了拖拉机整体水平的升级。

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提出,推动我国农机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由农机制造大国向农机制造强国转变,按技术先进性进行差异化农机购置补贴,无疑是对转型升级高效引导的一条捷径。既然存在差异,就需要对产品的技术水平评价区分等级,为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2. 为用户购机提供科学引导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产业化趋势,即向集约化、社会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

土地越来越集中,开始出现大量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农业(农机)合作社,农机具的操作和使用者不再是传统农民,他们对农业机械的舒适性和先进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许多农业机械结构复杂,并不能直观地分别出其结构差异。

拖拉机动力为什么这么强(拖拉机是否先进该如何评价)(5)

以拖拉机为例,能看见的仅仅是其外观,而柴油机技术、传动系结构、行走系结构和工作装置性能等均不得而知,而这些核心部件的水平将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

如果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判定拖拉机的技术水平,并予以明示,则不仅可以遏制一些厂家的虚假宣传,还可以为用户理性购机提供参考。

3. 为企业开发产品提供依据

企业开发产品需要市场定位,新开发的产品需要对比当前行业的普遍技术水平,如果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就无法准确地衡量。

目前国内有超过150家拖拉机企业生产2000多个型号的拖拉机产品,但是大多数同功率段产品结构雷同,仅外观稍有差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技术发展方向,无法主动进行技术更新,只能保持从众状态。另外,由于不能有效区分产品技术水平等级,多数企业不愿投入,只是等待个别大企业研发升级然后进行照搬照抄,从而造成同质化趋势严重。

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拖拉机的技术水平,设置技术递进层级,便于比较企业自身技术与行业先进技术的差距,引导企业优化其既有产品,并开发新产品。

总结

建立科学有效的拖拉机技术水平评价体系,将对政府差异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制定、农机用户理性购机和农机市场的合理化分级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从结构上区分国内外拖拉机技术水平,为企业产品升级提供技术参考,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