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戏#

我是从小就喜欢戏曲的。记得在七八岁的时候,跟随父母到剧场里看戏,演员们在台上演得投入,我在台下看得出神,一副如痴如醉的样子俨然一个小小的戏迷。我一直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登上那神秘的戏台,挥舞着长长的水袖演绎世间悲欢,那将是怎样的快意人生啊!我最终没有走上通往梦想的道路,但萦绕在心头的戏曲情结却缠缠绵绵地挥之不去。

越剧我的初恋 我的越剧情缘(1)

我的第一张戏曲碟片,豫剧《风流才子》

读初三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偶像的概念。我的第一位偶像是被誉为“豫剧第一小生”的王希玲老师。她的《风流才子》是十五岁的我认为最好看的一部戏,我从这部戏里感受到了一种叫“阳春白雪”的东西。王老师儒雅的扮相、优美的唱腔、诗化的唱词都深深地打动了我,她活灵活现地演绎了唐伯虎这位江南第一才子的风流,从此,我爱上了女小生这个行当。在九十年代网络不发达,也没有手机、CD和Mp3的岁月里,一个普通的随身听和两盒《风流才子》的磁带,伴我走过了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王希玲老师的戏陪伴我了很多年,我不肯再去接触其他的戏剧,因为在我有限的视野里,再也没有遇到过一个如王老师一般优秀的女小生。直到有一天,在电视上惊鸿一瞥,我从一个南方的剧种里看到了一位扮相酷似王希玲的女小生,一样的英俊儒雅,一样的风流柔情,但因为她是武将形象,温婉中又多了几分威武,潇潇洒洒的台风不染半点脂粉。她,就是《孟丽君》中皇甫少华的扮演者曹银娣。只是那么一眼,一种尘封在心底很久的情怀在突然间复苏,犹如情窦初开的少女终于遇到了自己心仪的白马王子,我再度地因一个人,为一部戏而痴迷。曲折动人的故事,精致优雅的唱词,美丽别致又不失戏曲元素的服装,传神细腻特别注重细节刻画的演绎……我觉得自己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在戏剧的百花园里,居然还有一朵这样的奇葩,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惊世骇俗的美丽。

我记住了这个剧种的名字:越剧;也记住了这部戏的名字:《孟丽君》。从此,我走进了越剧的天地。通过网络,我看了好几个版本的越剧《孟丽君》,有上越老艺术家主演的,有上越中生代演员主演的,也有宁波小白花、绍兴小白花、嵊州市越剧团等越剧院团演的《孟丽君》,不过,我最喜欢的是2006年在王文娟老师的艺术专场上,由王老师亲自导演的“三萍版”的《孟丽君》。“三萍”指的是王老师的三位爱徒陈萍、王志萍、单仰萍(按剧中人物出场顺序),皇帝分别由丁小蛙和郑国凤扮演,皇甫少华是范派小生章瑞虹。我最爱看郑国凤、王志萍两位老师主演的《游上林》《天香馆》两折,觉得她们是一对很有默契的搭档。后来才知道,这场演出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越剧我的初恋 我的越剧情缘(2)

越剧《孟丽君》,郑国凤王志萍章瑞虹主演。这个版本的碟片当年几经周折才买到。

郑国凤、王志萍分别是徐派创始人徐玉兰和王派创始人王文娟两位先生的高足,她二人如徐王两位老师一样,在舞台上合作了很多的越剧经典,是中生代演员中的一对“黄金搭档”。后来国凤老师应邀到新加坡讲学,“黄金搭档”分开了几年,王派艺术专场上的《孟丽君》是国凤老师从新加坡回来后和志萍老师的第一次合作。也许是因为现场的气氛太热烈,也许是因为再度牵手的好搭档心情太激动,在演出中出了一点意外。志萍老师在《游上林》中一个打马过桥的动作,甩掉了她的帽子,虽然动作敏捷的她马上接住重新戴上,但因为一直都是在演出中,帽子戴歪了。此时的剧情正是由国凤扮演的元成帝在表达对孟丽君的怜惜和爱慕之情,于是,国凤老师就仍然置身在剧情中,借表达皇帝对“丞相”的关心之意,把志萍的帽子扶正了。当时看了现场的朋友回忆说:“国凤老师的这个动作一做出来,台下马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观众赞的不仅是艺术家的演技,更感动于越剧姐妹在舞台上的相互关心与默契。”“我当时就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几年后,志萍老师在一个访谈节目里回忆起这段故事,她依然是深深地感动。

我之所以用很多笔墨来回忆这个故事,就是想说在我接触越剧之初,所看到的不仅仅是越剧本身的美,更看到了一个个越剧人背后善良美好的情怀。戏里戏外的故事都在感染着我,充实着我的生活,灿烂着我的心情。这是一个我永远都享受不尽的精神世界,我在里面尽情地神游,得到的是一种很踏实的幸福。

如果说我追越的第一个阶段是通过网络看视频,那么第二个阶段就是大量地购买越剧碟片。第一次购买碟片是在我们市区的新华书店里,我看到了越剧《红楼梦》和《浙江小百花卡拉OK名家唱段》的光碟,欣喜地如在沙漠里看到了绿洲,毫不犹豫地把这两本仅有的越剧碟片放入购物篮中,惊奇得导购只想对我敬礼致谢。小百花的卡拉OK名家唱段,收录了《沙漠王子》《梁祝》《何文秀》《碧玉簪》《穆桂英挂帅》等二十个唱段,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越剧视野。后来,我又通过朋友购买了郑国凤、王志萍合作的几部经典:《孟丽君》《追鱼》《蝴蝶梦》《红楼梦》《郑国凤王志萍经典对唱专辑》以及郑国凤老师的《宰相嫁妾》《玉姑峰》《郑国凤卡拉OK经典唱段》等等,郑国凤老师的碟片我几乎买遍了,就又开始买其他名家的:徐(玉兰)王(文娟)版的《春香传》,范(瑞娟)袁(雪芬)版的《梁祝》,茅威涛的《陆游与唐婉》,萧雅的《状元未了情》《何文秀传奇》……如果说,最初买碟片的目的是为了欣赏,后来买则是为了欣赏,后来买则是为了收藏。家里的影碟机早已成了过去式,而我买越剧光碟的习惯却没有改变。朋友不理解我,为什么明明可以通过网络免费地欣赏,却偏要省吃俭用花钱买光碟。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情结吧,就像好多戏明明已在网上看了多遍,却非要跋山涉水地再到剧场里一睹风采。越迷的爱越情愫,也大概只有越迷才能懂了。

越剧我的初恋 我的越剧情缘(3)

袁雪芬、范瑞娟两位大师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我的初恋 我的越剧情缘(4)

徐玉兰、王文娟两位大师主演的《春香传》

在电脑里,电视上看得多了,到剧场里看戏便成了缠绕在我心中的一个愿望,犹如一段前世的乡愁,让我在睡里梦里也想投入到她的怀抱。不知有多少次,我和越剧在梦里相遇,葬花焚稿的林黛玉,十八相送的祝英台,洞房抒怀的梁玉书,桑园访妻的何文秀……越剧舞台上一个个模糊又清晰的形象都是我又敬又爱的隔世知己,总盼望着有朝一日自己走进江枫渔火、烟柳画桥的江南,欣赏柔情似水的越剧。

2008年的夏天,我终于有机会到上海旅行。当同行的朋友陶醉于大上海的繁华在步行街疯狂购物时,我把自己隐藏在上海书城里购买越剧碟片和书籍;当朋友们恋恋不舍于外滩夜晚迷人的风景时,我已坐在逸夫舞台里欣赏心爱的越剧;当回乡的途中她们都不无遗憾地说我辜负了一场美好的旅行时,我悄悄地欣赏着有国凤老师签名的《西园记》说明书而暗自得意;当她们对我购买的一大堆碟片和书籍感到不可思议时,我却感到了内心无比的幸福与充实。机会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赐良机更是前世五百次的回眸,今生的一个美丽邂逅。有了这次观戏的经历,我更加地热爱越剧,在不停地寻寻觅觅中,我等待着第二次的良机。

2016年十月份,我有了第二次南下的机会。这一次,我来到了越剧的发源地:嵊州。犹如耶路撒冷是基督教徒心中的圣地,在我这个爱越人的心中,嵊州也是我心中的圣城。我游览了越剧博物馆,参观了嵊州艺校,在凉风习习的黄昏到文化广场倾听当地戏迷唱越剧,也走进了仰慕已久的女子越剧诞生地施家岙。如果说到剧场看戏带给我的是疯狂是震撼,那么到越乡旅行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崇高的情怀和纯净的感动。我在这里看到了越剧从发祥、发展到繁荣、辉煌再衰落又振兴的百年历史,看到了已成为历史记忆但影响依旧深远的“越剧十姐妹”,也看到了“三花(施银华、赵瑞华、王杏花)一娟(姚水娟)”艰辛而又执着的艺术之路……从把越剧由一个小剧种发展成为成熟的大剧种的越剧大师们,到谱写了越剧新辉煌的中生代名家,再到已成为舞台中坚力量的新生代演员和正在茁壮成长的青年新秀,越剧艺术在代代相传!一趟越乡之行,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越剧的魅力:典雅、唯美、有朝气。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的爱越之路!

愿越剧艺术生生不息,再创下一个百年的辉煌!

(本文创作于2016年,首次发布,有改动)

那些年,收藏的部分碟片……

越剧我的初恋 我的越剧情缘(5)

尹派小生王一敏签名专辑

越剧我的初恋 我的越剧情缘(6)

郑国凤老师经典唱段

越剧我的初恋 我的越剧情缘(7)

越剧《蝴蝶梦》郑国凤,王志萍主演

越剧我的初恋 我的越剧情缘(8)

越剧《陆游与唐婉》茅威涛,陈辉玲主演

越剧我的初恋 我的越剧情缘(9)

越剧《状元未了情》萧雅主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