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吕布,银马超”,“前三国吕布、后三国马超”,这都是民间流传的、关于三国时期名将吕布与马超的传言。很显然,吕布与马超的武功在名将如云的三国时期,堪称最顶峰的存在。但是,这二人的品行德操也最为人所不齿。

“三姓家奴”而著称的吕布暂且不说,本文只谈谈马超其人。

马超最怕的名将(仅次于吕布的马超)(1)

马超

对于马超的武功和谋略,曹操的评判最为直观: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不过,曹操此语固然是对马超的警惧,但也是曹操的自嘲。以曹操的雄才大略,他战胜马超是必然的。

有着羌族血统,又在担任偏将军的父亲马腾庇护下长大的马超,顺风顺水地长大。他少年时即以武功高强、不畏生死而扬名。

但是,马超或许是因为出身于武将之家,所以读书不多,十分缺少兵法与谋略之才,且欠缺忠义孝顺之品行德操,所以最终与吕布一样,成为有勇无谋,下场不佳的典范。

下面我们来看看马超的所作所为。

一.不顾父亲兄弟家人性命,坚持与曹操为敌

尽管《三国演义》中把曹操描述为“挟天子令诸侯”的“曹贼”,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没有那么坏。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讨伐董卓时曹操比谁都积极。既然已经“乱”到一发不可收的地步,曹操争霸又当如何?

起初,曹操对西部的马超和韩遂还是想收编至麾下的。曹操几次给他机会,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后来父亲马腾入京为官,马腾的部队就归了马超。难道马超是想如同曹操那样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但是,他却远远没有曹操的文韬武略。只能到处投靠他人。但是,马超又没有古人最为推崇的“孝道”。在父亲兄弟皆在曹营为人质时,他依然不顾一切与曹军死战,最终使得“臣门宗二百余口,为曹操所诛略尽”。曹操诛杀马腾一家,虽然是过分了,但这岂不是马超一手造成的吗?

所以由此可见,马超的孝心呢?他的品德操行呢?

马超最怕的名将(仅次于吕布的马超)(2)

曹操

二.为一时权益认韩遂为父,攻打冀城导致妻儿惨死

马超的父亲马腾,与西北军阀韩遂曾是拜把子兄弟,但因为一点小摩擦,二人就打得不可开交,一度成为劲敌。当时马超与韩遂部下决战,还差点丢了性命。但是,马超后来为了对抗曹操,竟然认这个韩遂为父,说“:“如今,马超弃父,以韩将军为父。韩将军亦当弃子,以马超为子。”此时父亲马腾如果知晓此话,必定也是愤恨不已。

当然,曹操自有各种兵法攻略,比如离间韩遂与马超等。最终韩遂与马超的西北联军还是败北。

公元212年,马超联合张鲁,围攻凉州冀城。被杀害的凉州刺史韦康的部下关闭城门,杀死了居住于此的马超的妻儿。虽然马超因此大怒,在韦康部下杨阜与宗祖昆弟七人来围攻马超时,全都被马超杀死,但毕竟妻子儿女都没有了,此后马超成了绝对的孤家寡人!马超攻城之前就不想想,自己的妻儿就在城中吗?嫁给如此冷血的马超,这个妻子该有多么悲惨......

三.加入刘备方后出卖朋友,导致彭羕被杀

此后马超屡战屡败,不得已归降刘备。他作为前锋率军兵临锦官城下,使得刘璋被迫开城投降。此后又在攻取汉中和平定东川的过程中,作为一支偏师奇兵在取占阳平之战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之后名列五虎大将。

马超的朋友彭恙有些骄狂,因为刘备要把他发配到边远地区,对马超发了些牢骚说话过了头。马超立即告密,导致彭恙被杀。这又是一个不念友情的例子,可见马超心中对于亲情和友情皆不珍惜。这就是他的人品问题了。

所以,一个人只是有武功,在战场上所向无敌,并不能够保证他的人生有好运。个人的品行和道德,更是决定人生走向和运势的决定性因素。

马超最怕的名将(仅次于吕布的马超)(3)

吕布

结论:

1.马超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看不清楚当时大势所趋,只凭一时之勇长久割据一方是办不到的。在军事上,马超也远不是曹操的对手,尽管他可以一时占点先机,最终还是会败下阵来。

2.马超的人生,就是一个从失败走向失败的经历:与曹操作战,战败投靠张鲁;在张鲁这里被部下陷害,只能去投靠刘备......对于马超来说,他的心气儿很高,但人生却比较灰暗。只因为他的道德品行太差。这家伙其实就是个不忠不义之人,确实跟吕布有得一拼。再说了,这种天性凉薄的冷血动物,连亲人的性命都不在乎的人,最后能有什么好下场?

在抑郁之中病死,对他来说已经是不错的结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