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从处事角度看清人生(一个人一生的荣辱成败)(1)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54集06

《书经》上也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所以人生的命运掌握在谁的手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从处事角度看清人生(一个人一生的荣辱成败)(2)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韩子》。

招致光荣或侮辱的责任,全在自己,不在别人。这句话的意义很深。一个人一生荣辱、成败、吉凶、祸福的责任都在自己的身上,不在他人。在《诗经》上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书经》上也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所以人生的命运掌握在谁的手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在《孟子》上也有一句话,它说:“人必先自侮,而后人侮之。”一个人一定是先侮辱了自己,所以才遭别人来侮辱。明白了这一个道理,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起心动念都要小心谨慎。因为什么?因为是荣是辱都是自己的心念、行为所感召的。

从处事角度看清人生(一个人一生的荣辱成败)(3)

像晏子曾经出使楚国,这个楚国也是一个大国。结果晏子走到门口,这个楚国迎宾的人他不开大门,在大门的旁边开了一个小门。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们知道晏子他的身材很矮,所以就故意开一个小门,想侮辱他。动了这个侮辱别人的念头,最后谁受侮辱?这里说“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我们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观察,这个经典上的话都是恒常不变的道理,确实也是金玉良言,它提醒我们要提起理智,不要做错事。晏子走到门口,他不进去,他说:“出使一个大国,要走大门,出使狗国,才走狗门。”意思是说,你如果让我从这个狗门走进去,那我就是进入狗国了。接待的人怎么还敢让他走这个小门?赶紧开了大门,请他进来。

进了大门,到了楚王那里,楚王看着他说:“你们齐国没有人可派了吗?”意思是说,怎么派了这么矮的一个人来。晏子怎么回答?晏子说:“禀大王,我们齐国有几百条街,我们老百姓的袖子挥起来把太阳都能够遮到,太阳都看不到了;擦汗的时候,如果每一个人擦汗,都像下雨一样;走路肩膀碰着肩膀,脚跟碰着脚跟,怎么说我们齐国没人?多得是。”这段话用文言文说得很精彩、也很简洁,叫“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这个“袂”就是衣袖,“张袂”就是把衣袖张开,就成阴,变成阴天了,能够把太阳都遮住,人多得不得了;“挥汗成雨”,大家把这个汗一擦就像下雨那么多;“比肩”就是肩和肩挨在一起,“继踵”,“继”就是相续,“踵”就是脚后跟,脚和脚跟都碰到一起,这个话就是形容人多得不得了。

楚王就问:“既然你们国家这么多的人,为什么派你来了?”晏子怎么回答?晏子说:“我们国家派人都是有讲究的,贤德的国家就派贤德的人去,不肖的国家就派不贤德的人去。我自己很差、很不贤德,所以才来到了楚国。”楚王看看旁边的人,没话可说了。所以,你跟那个有智慧、有德行的人,可不能随便开玩笑,否则是自取其辱。

但是楚王还是不肯罢休,在招待晏子的时候,特意安排了一个官吏,带了一个小偷。这个小偷是齐国的小偷,这个齐国人在楚国偷了东西,就故意把他带进来。结果楚王就问:“这个人犯了什么罪?”回答说:“偷盗。”“哪里人?”他就说:“是齐国人。”楚王看了看晏子就说:“怎么你们齐国人都会偷东西?”晏子怎么回答?晏子就跟楚王说:“橘子长在淮河以南叫橘子;长在淮河以北,就叫枳子。它们的外观看起来完全一样,从叶子、果实你都分不出来,但是橘子和枳吃起来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它们的水土不同。淮河南北的水土不一样,所以长出来的东西就不同。这个老百姓在齐国的时候不偷东西,结果到了楚国之后就学会了偷东西,这是因为水土不好才染上了这个恶习。”

所以你看,楚王多次自取其辱,什么原因?因为他自己首先有想侮辱别人的念头,所以这里讲“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从这个例子中,就提醒我们要恭敬一切人,不要对人有丝毫的傲慢,更不能够还想着去挖苦别人、嘲讽别人、侮辱别人。如果有这个念头,这个侮辱一定会回到自己的身上。

从处事角度看清人生(一个人一生的荣辱成败)(4)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还是提醒我们人的命运能否改变,命运的好坏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所以人要为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境缘负百分之一百的责任。

像《了凡四训》上就说:“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我们今天为什么有好的境缘和不好的境缘?其实都是自己的心念、自己的德行所感召的,怪不得别人;或者自己的福报不够大、或者自己的心量不够大,总之要为自己的人际关系、自己的环境、自己的状态负百分之一百的责任。所以这个命运确实是有,但是每一天都有加减乘除。这个加减乘除就是我们做了善事,还是做了恶事。如果我们做了一件善事,利益了别人,我这个命运就加了;如果做了一件恶事,损害了别人,这个命运就减了;如果我们做了一件大善事,利益了很多人,这个命运就乘了;如果我们做了大恶事,损害了很多人,命运就除了。

所以古人讲要现世报。现世报应就是这个人当生做了极大的善、或者是极大的恶,所以一生还没有过完,在晚年的时候报应就现前。明白了这个道理的话,你就不会再去怨天尤人。

从处事角度看清人生(一个人一生的荣辱成败)(5)

譬如说你的领导不好,他做了很多事情不公平、不对,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发展?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福报?当然不会。你遇到好的领导,你能够做到君仁臣忠,这个不算难得;当你遇到不好的领导,你还能够至死尽忠,那才是你真正的德行。

《弟子规》上说“亲憎我,孝方贤”,这句话不仅仅只指父子之间的关系,在五伦关系之中都适用。所以当领导做得不好,处处刁难你、为难你的时候,你还能对他很尊敬,这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从处事角度看清人生(一个人一生的荣辱成败)(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