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大学城位于太原市和晋中市榆次区交界处,距离太原市中心很近,大概是25公里,有10所高等院校,占地9000多亩。前几天路过榆次,说实话这里和山西其它城市很不同,年轻人很多,我想这个肯定是得益于大学城的存在。山西有大同、临汾和长治三个省域副中心,为何大学城要建在晋中榆次,不建设在省域副中心,原因是什么?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城(为何山西在晋中榆次建设大学城)(1)

榆次大学城,大批学生赶公交

当然晋中虽然不是省域副中心,但是其地位并不低,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的话:“建设省会城市支撑区,立足“不是省会的省会”。这句话相信大家都懂,几乎是直接说自己就是省会了。

先来看看关于大学城的定义是什么?根据《教育大辞典》对“大学城”的定义解释:大学城是指围绕大学所建立的社区, 人口一般在5~10万且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条件。榆次大学城大概的人口数量在15万左右,规模很大,集中了省内名校,比如山西唯一的211高校-太原理工大学,还有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等。

大学城为榆次带来了什么?单就消费来说都了不得。假设一个大学生一个月消费1000元,一年就是1.2万元,那么15万人一年的消费就是18亿元,可以说大学城内的消费是惊人的。有这么庞大的消费市场,就一定会有大量的商家进驻大学城,来满足大学城内师生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饮食、娱乐消费等需求。另外也能促进区域餐饮、娱乐、文化等产业的发展,拓宽大学城的消费市场, 再结合城市自身的商业特色,共同促进区域商业繁荣。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城(为何山西在晋中榆次建设大学城)(2)

榆次,凤鸣书院

看看2018年榆次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就知道这个大学城的重要性了。2018年榆次区的GDP是29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60.6%。按照大学城18亿的消费来算,占2018年榆次区GDP总额的6%,同时提高了榆次区第三产业的比重,使得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当然一座大学城不仅仅带来的是庞大的消费市场。高校都是年轻的人才,高校的自身的专业特色, 结合城市发展方向,集聚学校优势, 整合各类资源,强化高校与地方的合作交流,使得高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城市的发展出谋划策。既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城(为何山西在晋中榆次建设大学城)(3)

太原理工大学,逸夫楼

那么这么重要的大学城,为什么不建在山西的三个省域副中心呢?首先这个大学城的官方名字是山西大学城,必然要建在省会太原,或者距离太原最近的区域,有利于做大做强省会,也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最近山西师范大学整体从临汾搬迁至太原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山西的三个省域副中心距离太原太远,显然不符合大学城要求的区位条件,而榆次就符合这样的条件。

第二这个大学城的规划时间是2010年,而山西确定省域副中心的时间是2019年底,当时规划大学城时,就没有副中心之说,也就自然不可能对副中心有这么大的扶持力度。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城(为何山西在晋中榆次建设大学城)(4)

太原理工大学,迎泽校区校门

第三,多年来盛传太原要和榆次合并,当然现在还没有,但是至少榆次和太原已经实现了同城化,如同上海之于昆山、武汉之于鄂州,大学城虽然是在榆次建设的,但实际上是为太原服务的。

你认为山西大学城建设在榆次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山西三个省域副中心有机会获得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倾斜吗?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城(为何山西在晋中榆次建设大学城)(5)

太原市长风商务区,夕阳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