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向阳 无谓悲伤

◎于云福

书房里一片狼藉,随意乱扔的书本,乱七八糟的手稿,让我的心彻底地凉透了。窗帘半掩着,昏暗的日光懒懒地撒向这近乎黑尽的屋子,吝啬的只能模糊的感觉出还是白天。

独自坐在那儿,见不到阳光,也感受不到阳光。只觉得很静很暗,压迫的我喘息都有点困难了。只是习惯了独守这份寂寞,享受那难捱的孤独。想想也是,现在除了窒息般地站在这儿,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幸福并不遥远于云福(于云福心若向阳)(1)

也许,太阳确实有点累了,它很快敛去了仅有的一点光,留下了一份阴阴的、湿湿的空气,屋内愈发变暗了。此时此景,似乎只有我的苍白还在挣扎着发出微弱的光,努力地褪去缠绕心情已久的悲痛与哀愁,尽情地驱除那无奈的自由,寂寞的辛酸。我知道,能够真的静下来,差不多成了我无法满足的奢求——是啊,亲人的厚望、师长的重托、朋友的祝福,这些至真至诚的情感对于我几乎成了沉重的负担,以至于每前行一步都会付出那么多的代价,有时还会裹足不前。很多时候,我会有一个奇怪的念头:象牙塔里确实很精彩,可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我,地球依然旋转,星星依旧灿烂,可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解不开的结呢?

幸福并不遥远于云福(于云福心若向阳)(2)

最不可思议的是,我竟然会常常想是否可以用死来解脱自己,怪可怕的。死是一种什么滋味,不敢轻易尝试。只知道文学的世界里,罪孽深重和万念俱灰的人往往会选择“死亡”来结束余生,获得解脱,他们认为活着反而更可怕。我现在难道真的已经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吗?当我面对父亲的白发与憔悴,当我面对师长的希望与无奈,当我面对朋友的灿烂与我的失败,当我撕碎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而孤独绝望时,这漫漫长夜我该如何面对?

我狠狠地揪住头发,泪水有点肆无忌惮地顺着面颊流下来——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确实如此,这不,窗外潮湿的空气夹着冷酷的雨滴见证着我的无助。实际上,我是比较喜欢下雨的日子,独自漫步在窄窄的田埂上,任雨滴淋漓地包围着全身,呼吸着新鲜的泥土气息,整个人都会鲜活起来,跳一跳,嚎一嚎,整个世界都属于自己的。

幸福并不遥远于云福(于云福心若向阳)(3)

嘀嗒,嘀嗒。雨水很响亮的敲击着玻璃窗,它不允许我消沉、沦落。抬起倦怠的双眼,我几乎用尽全身的力气,从一个很远很暗的角落艰难地挪到了窗前。信手拉开窗帘,原来外面的天空还是很亮的,哪怕是这样一个下雨的日子,也还晴着有点微微的蓝,或许哭泣着也在向往着彩虹吧。

朦胧地望向窗外,世界便也朦胧起来——远处的山,近处的树,眼前的雨。打开窗子,我微微伸出双手,接一捧凉凉的雨水,泼在脸上,沁入心脾,舒服极了,原来到今天,雨依然是我的所爱。你看这凉凉爽爽的雨不正是滋润我心田的甘露么?

幸福并不遥远于云福(于云福心若向阳)(4)

默立窗前,望向远方,雨帘中亲人、师长、朋友是那么鲜明、那么光艳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重托与压力,更多的是鼓舞、关爱与温暖。我扪心自问:痛苦有什么用呢,至多是这世界又多了一个失意的人;逃避有什么用呢,至多是这世界上又多一个怯懦的人;用死来寻求解脱,更加的荒唐甚至罪恶:即使你果真潇洒地超脱了尘世,但想想死者已矣,生者长悲的惨痛,我又于心何忍?

幸福并不遥远于云福(于云福心若向阳)(5)

使劲地瞪了瞪双眼,目光慢慢地犀利起来。望着窗外,我释然一笑,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坦然了许多。“世上本无难事,庸人自扰之”,本来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自己把自己看得太重,自己给自己上了沉重的枷锁,才变得如此沉默与悲哀。可气,可恨,可叹!

长长地做了几口深呼吸,我快速地打开所有的窗子,屋里一下子敞亮了许多。静下心来,我仔细地整理着屋里可能影响光线的一切,不一会儿,小屋也变得井井有条了。

幸福并不遥远于云福(于云福心若向阳)(6)

觉得有点热,当我又一次伫立窗前时,雨已停了,远处传来阵阵泥土的芳香,让我整个人也跟着鲜活起来。

真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的世界不无奈。心若向阳,无谓悲伤,当春风消融了冬日的坚冰,当春雨滋润了青山绿水,当心情感受到阳光与灿烂,我们便没有理由去苛责这份宁静与美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动机与行为之间,总会有一道阴影。只要我们不自卑,不气馁,自我强大的走在拼搏的旅途上,就会成就我们一路阳光的人生。

幸福并不遥远于云福(于云福心若向阳)(7)

【作者简介】

于云福,烟台作协会员,烟台散文学会会员,烟台散文公众号编委会副主编,鲁东大学“校长国培”项目影子学校实习导师,北京汇 贤雅国学兼职讲师。在《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烟台晚报》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作品数十篇。

壹点号烟台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