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名言,也是一句饱受后人断章取义之苦的名言。这句话的本意是“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即使今天看来这句话也是没有任何毛病。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还是提倡节俭和健康饮食。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规定一夫一妻。现在却被当成了朱熹提倡压抑人性的例子。

朱熹认为天理是什么(存天理灭人欲的本意是什么)(1)

以上高中历史教科书上宋明理学的一章。“二程”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朱熹进一步提出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但没有解释这句话的具体意思。这可能是这句话被误解的最主要原因。

除了这句话,还有两句经常被误解的古代名言:

一,以德报怨。

现在以德报怨被当成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表示宽容的意思。

抗战后,蒋就提出对日本要以德报怨,免除了战争赔款。

以德报怨出自《论语》,原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朱熹认为天理是什么(存天理灭人欲的本意是什么)(2)

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以相同的程度打回去。

孔老师可不是怂货,是个性如烈火的耿直人。

二,无毒不丈夫。

原话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是说人要有度量,不能斤斤计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