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1)

下司古镇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2)

清水江

下司古镇,是贵州黔东南一个多以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乡镇。古镇位于凯里市西偏南部,西邻麻江县,地处清水江上游,因此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称。

因明清两代属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又因地处平定下游,所以得名下司,素称:“人文下司,天造山水”。

五年前的某一天,无意间来到了下司古镇。

当时闺蜜打来电话, 说想去凯里吃酸汤鱼。我没犹豫,挂了电话就把火车票买了。

其实贵阳也有很多好吃的酸汤鱼店,但是就是想到凯里吃,感觉更地道。

凯里,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凯里”系苗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而凯里酸汤鱼,就是凯里的招牌菜,肉质鲜美、酸汤酸辣可口。简直是我的最爱。下了火车,立马打车直奔酸汤鱼火锅店。酸汤鱼的鱼有很多,可我更爱黄辣丁。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3)

凯里酸汤鱼,简直不要太好吃

吃完酸汤鱼,无事可做,只好在市区里闲逛。边走边思考着去哪里。无意中在公交车站牌上看到了“下司镇”几个字,便决定前往看看。印象中我们坐的是17路公交车,车程40多分钟。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4)

清水江边的木式楼

看到下司古镇的第一瞬间,有种来到镇远古镇的错觉。一样的黑瓦木楼,一样的水流扁舟。不一样的,是镇远的酒吧和餐饮店铺很多,充满了喧嚣和热闹,而这里的木楼多为当地百姓自居,商业化的店铺很少,因此更生活化、更民族化、更原生态。相比贵州四大古镇,我更喜欢像下司这样虽名不经传但更原汁原味的古镇。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5)

下司镇的入口

进入古镇,突然听见前方传来美妙动人的歌声,我俩立即加快脚步寻音而去。走到中心广场,才惊喜发现,好家伙,好巧不巧的,居然遇上了中央卫视在录制星光大道黔东南赛区的总决赛。真是意外的惊喜!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6)

星光大道黔东南赛区的海拔总决赛现场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7)

冠亚季军争夺赛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8)

比赛活动签名墙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9)

观看歌唱比赛的当地老百姓们

本来原意只是到凯里吃顿酸汤鱼,后来无意发现了下司古镇,再然后又还好巧不巧地遇上了《星光大道》节目录制。这运气,不错!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10)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11)

看,是水车呀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12)

穿梭在镇里的巷子里,总会遇到坐在门口闲聊或是休息的苗族老人或妇女,很生活气息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13)

一叶小舟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14)

挂满了心愿的许愿树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15)

古镇沿着宽广的清水江而建,在水面上留下了美丽的倒影。江边上,有很多可以供游客乘坐的小船。这么好的水上交通,难怪这里经常会举办龙舟赛。

特意查了下资料:清代嘉庆13年,下司被正式辟为商埠,民国初年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现在两岸大街还保留着清乾隆四十四年修建的码头。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16)

几年后,自驾黔东南,又路过这里,特意下车故地重游了一番。

可惜有点遗憾,现在进入古镇要收取门票了。没办法,也理解啦,当地经济要发展,环境就得被保护,旅游就得被管理。

虽然门票不贵,但是我还是没进去。站在江对岸,观赏江水以及对面的古镇,也不错啦。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17)

游艇划过水面,留下了一抹白色的弧线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18)

隔江相望对岸的古镇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19)

下司大桥

黔中第一古镇(黔东南下司古镇)(20)

站在下司新大桥,远看古镇和清水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