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明清评价(水浒传为什么好就好在招安)(1)

作者:娴清

小青来说说《水浒传》,《水浒传》最大的争议是招安。就算是大集团融资合并,也得有个合同吧,为啥整个梁山泊却没有与朝廷约法三章,谈个协议,再接受招安,这不就有斡旋的余地了吗?实际是他们没有资格去讲价,在宋江的头脑中,只要朝廷肯宽恕,那就是千恩万恩了,哪里还会谈条件?

吴用几番让闹东京,其实就是想要一个好的条件,不让那些奸臣看扁了,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只要你没有了武器,就不可能有人再把梁山泊当回事。所有的交易,都是对等的,宋江是一味投诚,吴用的计谋更像是逼朝廷招安,增加手中的筹码。但是,他们都忘了一件事,就是朝廷招他们回来,并不是让他们去卫国除奸,而是让他们将功折罪,去杀敌报国,利用之后就会咔嚓掉,因为奸臣并不会被除掉。

将功折罪,首先就是你们承认有罪,这个前提的定义,是忠良被陷害的,虽然梁山上有一些人是为非作歹,但也有赤胆忠心的好汉,这些冤案不昭雪,却让他们将功折罪,这是从哪里说的话来?但是如果梁山泊接受招安,那就默认了这个前提,是组织上的整体错误,而不能计较个人的得失清白,是不是冤屈不重要了,因为你们是非法组织。这就从根本上削弱了梁山泊“替天行道”的占据的道义制高点。

我在写小说《朝天阙》里,朝廷没有昭雪的迟连忠一门忠良,却让汪碧星出征伐金而戴罪立功,则罪从何来?做官侠,如果还依附于此制度之下,就必须要把每一笔帐先算清楚,可对于官侠来说,很难做到。因为如果要清前帐,就必须动摇整个奸臣依附的根本,那就让皇帝先承认他的治下是有错误的,才会有这样的人才沦落成草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当时在皇帝的心中奸臣是自己人,并不觉得他们奸诈,而对其他人并不信任。虽然《水浒传》里宋徽宗已经斥责了童贯、高俅,都是留待后议,都等于没有处罚。这就说明,他没有决心杀掉这些人的后果有多大,更不会想为苦难之英雄伸冤。纵观童、高两人所为,只是贪腐、虚报功劳、瞒上欺下,却没有实质对皇权的损伤。

所以,真正要除去奸臣,只有一个法子——就是让奸臣自己作死,像刘谨那般,涉谋反之大罪,最后的结局就可以真正形成皇权与奸臣的对立,否则皇帝并不相信的文臣集团、更不会相信这些犯了罪的人会为他保家邦一样。

这样就明白了,起义是一条不归路,没有商量的余地。我的小说《朝天阙》第二部的汪碧玉就采用了断绝秦桧与大金主和派的关系,使其丧失在赵构眼中的利用价值,这是一步险棋,却也是比较能够将秦桧斩根灭绝的机会。因为主和的代言人是可以换掉的,但是秦桧已经在朝堂上编织了重重大网,也非皇帝所能尽除的。

那就是为什么宋江的“只保赵家邦”与除奸去恶这两层理念是矛盾的问题。

再从另一个方面说,宋江至头到尾,只有一个说法,除奸臣,保皇帝,皇帝是受奸邪蒙蔽,那为什么会受蒙蔽呢?

从来都是有原因的,总会能够投皇帝的喜好,而能从一个玩蹴鞠玩得好的,就能提拔成为高太尉。军政之重权都是需要专业人士做的,可是皇帝一声令下,就可以让这样不学无术,专门整人的奸臣掌握重权。

而且每一个皇帝的身边,但凡奸臣都很少是一个的,而是一个圈子,是一个小集体,宋有蔡京、童贯、明有八虎,刘谨、谷大用等,这是一个利益连结的黑网。凡是没有基础的人,光有才华可能是没有用的,很快就会被省略掉。这是只讲平衡和权力的角斗场,若没有十足眼光和智谋,很难在其中站住脚。

而宋江显然对所谓的朝廷了解是十分幼稚的,从文面小吏的固有观念,是依附于朝臣,封官显爵,就要成为忠臣。而他们得罪了朝廷的下场,必然也会说过朝廷不公的话,如果让他们进了朝堂,他毫无根基,只能将兄弟们的性命断送。

再者,宋代的重文轻武,官与吏之争,这是潜在的矛盾。如果不被招安,那下场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梁山泊的人来源复杂,甚至出现为报恩裹挟他人上山。作为梁山泊的领导者,宋江是没有方针的,虽然打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但真正没有落实下去,没有与群众联系起来,这就是他与刘备的不同,“携民渡江”可不是说说而已。

至于说梁山泊的手下是不是有很多人本身就有招安之心,其实这个只在于如何引领,如林冲、呼延灼、卢俊义等人,或出于无奈,或出于私仇,但都有一条就是他们皆知朝廷用人处事之不公,无路可走,方会聚首梁山。而不仅仅是梁山搬上人家家小,犯了法度,就能稳住这些良才的。人家去哪个山头,不能行呢?因此,这从思想根基上来说,这些人是可以变成坚定地支持梁山的中坚力量,而不会怂恿招安。

总之有理想,也要有正确的战略,如果不通这里面的阴暗,历史也就不会有这样的起落变化。知道阴暗之后,就要研究如何行事,方能做好,但一片恶浪污浊之后,留下的还是晴空。因为数年之后,没有人能够铲除的,那就是最大的祸根,不识人的领导,下场是最可悲的,靖康之乱,北宋灭亡。

素怀忠义之心,是可贵的;有经天纬地之才,是可感的;但是若无觉醒之认识,霹雳之手段,则下场极有可能是可悲的。这就是《水浒传》的好就好在招安的意思,让人明白很多事情。

欢迎关注头条号:小青锐评 小青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