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三姐妹张爱玲(柴银娣和三爷私通)(1)

作者:愈姑娘


张爱玲的《怨女》,里面最精彩的一部分是:柴银娣和三爷私通。

两人在一起的细节,以及柴银娣的心理活动,张爱玲都写得活灵活现。

初读的时候,有些难懂,多看几遍,越发觉得有意思。不得不说,张爱玲对人物的把握,堪称一绝。读着她的文字,仿佛书里的人物就在你眼前。

比如她描写三爷和柴银娣私会的场景:

“衬衫和束胸的小背心都是一排极小而薄的罗钿钮子,排得太密,非常难解开,暗中摸索更解不开。也只有他,对女人衣服实在内行。但是只顾着努力,一面吻着她都有点心神不属。”

和三爷的这一回,是柴银娣婚后做过最叛逆的一件事。在那个令人窒息的大宅子,柴银娣过得战战兢兢,唯一的发泄也只是夹断二爷的念珠。

三爷的出现,彻底点燃了柴银娣内心的那团火。哪怕这是个登徒浪子,却是最懂女人的。对柴银娣来说,只要能得到那一丁点的爱,都足以让她飞蛾扑火。

在大宅子里,很多人的眼睛盯着,根本没有机会和三爷接近。

而在寺庙,人人的警惕都放松了,这是个求之不得的时机。

所以,柴银娣放下了一切,哪怕是死也要和三爷有一回。

这个过程,她有害怕吗?或许有一点,但更多的是畅快。

正如她说的:“我不怕,反正就这一条命。”

柴银娣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可是三爷却还是有顾忌的。

“他们这情形已经够险的,无论怎样小心也迟早有人知道。在他实在犯不着,要女人还不容易?”

柴银娣对三爷是没有把握的,她不知道三爷是否会揭露这件事。毕竟三爷有一万个理由说出去。对男人来说,这样的事情早已见怪不怪,而柴银娣却会面临千刀万剐。

就算不死,把柄落到了三奶奶手上,以后的日子也会很难过。想到未来的种种难关,柴银娣心如死灰。

“不知道自己怎么样,这不是人所能忍受的。目前这一刹那马上拖长了,成为永久的,没有时间性,大钳子似的夹紧了她,苦痛到极点。”

在内心极度煎熬中,柴银娣上吊自杀了。被救回来后,才发现和三爷那件事根本没有被透露。三爷为何要保守这个秘密?想来有两个原因。

张家三姐妹张爱玲(柴银娣和三爷私通)(2)

第一:三爷和柴银娣有一丝惺惺相惜

三爷是个浪荡子,终日花红柳绿,和家里要钱。这样的三爷看起来是潇洒的,其实他也是个孤独的人。

他和柴银娣有这样一段对话:

柴银娣:你二哥!也不知道你们祖上做了什么孽,生出这样的儿子,看他活受罪,真还不如死了好。

三爷:又何必咒他。

柴银娣:谁咒他?只怪我自己命苦,扒心扒肝对人,人家还嫌血腥气。

三爷:是你看错人了,二嫂,不要看我姚老三,还不是这样的人。

活死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是苟且于世。

三爷的浪荡生活,何尝不是用来掩盖内心的虚无。或许在外人看来,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实际上他要的或许只是爱。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和柴银娣本质上是同一种人。

只是两个人表达孤独的方式不同。三爷是极度浪荡,柴银娣是极度压抑。三爷虽然流连于花丛中,但是那些女人贪图的只是他的钱,唯独柴银娣对他是动过真心的。

对三爷来说,就这一点点的真心,都足以让他得到一丝丝的生存意义。

毁掉柴银娣,就是毁掉自己的一部分,对他有什么好处呢?在豪门家族,女人过得压抑,其实男人何尝不也是。

姚家分家后,柴银娣搬出去住了,三爷来找过她两回,一回是借钱,另一回是过年。

过年那次,三爷彻底敞开了心扉。

来看看他和柴银娣说的那几句话:

“自从你来了我就在家待不住,实在受不了。我们那位我也躲着她,更成天往外跑。本来我不是那样的。”

“我不过要你知道我姚老三不是生来这样,不管人家怎么说我,只要二嫂明白,我死也闭眼睛。”

“你死了,我也不会活着,当时我想着,要死一块死。”

柴银娣对这些话将信将疑,我倒认为有些是真的。若不是内心的爱,三爷又何必为柴银娣考虑。

三爷总是被追债,但也是到了迫不得已才和柴银娣开口。

若三爷真的只是玩弄柴银娣,在二爷死后,他就可以明目张胆,何必等上这许多年。

说到底,柴银娣和三爷都是可怜人,在那个大宅子里,压抑着,挣扎着,他们都是想和现实作斗争的人,只可惜个人力量有限,最终深深的沉了下去。

张家三姐妹张爱玲(柴银娣和三爷私通)(3)

第二:三爷胆子小

事情过去多年后,柴银娣有过这样一段内心活动:

“它们使她想起她自己和三爷。他们也是刚巧离得近。他老跟她开玩笑,她也是傻,不该认真起来。他没那个胆子。不过是这么回事。”

和柴银娣这件事要是透露出去,柴银娣必定被口水淹死,其实三爷也不能幸免。毕竟睡的是自己的嫂子,姚家老太太第一个就不同意。

三爷再坏,也知道这件事违背伦理。和柴银娣那一次,他也说过:“要是真没良心,就不怕对不起二哥。”

是的,他还是怕。

另一个原因是,像三爷这样的二世祖,要靠着家里接济生活,他得罪了家里人有什么好处。

老太太本身就对他终日在外面鬼混,有很大的意见,要是发现三爷和柴银娣私通,她不会放过柴银娣,更不会放过三爷。

姚家老太太不是普通的老太太,她守寡多年,掌管家族也多年,早就成了精。

在男女之事上,她也有自己的坚持,比如坚决不让儿子娶姨太太进门。

再者,大家族比谁都更看重名声,就算里面烂透了,都要装出体面和风光的作派。柴银娣和三爷私通这事,传出去就是姚家的笑话,三爷还没这个胆子。

可以说,三爷的一生都活得窝囊。欠债,欠情,到了后来,四处躲债,连面都不露了。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穷困潦倒。

三爷身边从来不缺女人,后来包养了两个姨奶奶,其中一个姨奶奶嫁了人好几次又出来,手里有钱。

想必三爷也是要靠着女人的钱生活了。

而三奶奶,三爷彻底不放在心上了,就当没这个人。

混到这个地步,柴银娣表面上装作无所谓,但她内心仍有牵挂:

“她相信他对这女人多少有点真心。仿佛替她证明了一件什么事,自己心里倒好受些了。”

张家三姐妹张爱玲(柴银娣和三爷私通)(4)

有人问,既然柴银娣牵挂三爷,为何还要和三爷一刀两断?要知道,后来的柴银娣已经不是当初在庙里和三爷私通的柴银娣了。

她吃过那么多苦,受过那么多罪,终于迎来现在的生活:有自己的房子,有不少积蓄。所有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

这来之不易的安稳生活,柴银娣比谁都更珍惜。

年轻时的那些情欲,在生存面前,早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中年的柴银娣已经彻底被生活磨平棱角,她想要的不过是守着自己的钱和儿子以及那盏烟灯,日复一日的消磨余生。

而三爷,就好像是柴银娣生活中的一颗定时炸弹,她害怕一旦引爆,就会毁掉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在第二次和三爷亲密接触后,她用一个巴掌,打断了和三爷的情分。

她这个举动,为的就是告诉别人,自己和三爷毫无瓜葛,就算有瓜葛,也是三爷自己找上门来的。彼时的三爷已经失势,姚家也不是他的免死金牌了。

三爷说柴银娣真狠,可她要是不狠,又如何在那个吃人的社会生存下去呢。其实,在柴银娣的内心深处,对三爷始终有一份感情。

三爷死后,柴银娣并没有觉得快心:

“她看着这些人的下场,只有他没有叫她快心,但是她到底是个女人,从前和他有过那一场,他要是落得太不堪,她也没面子。”

姚家二奶奶的身份是柴银娣赖以生存的身份,而三爷是她的诗和远方。在那个时代,女子从来没有自由选择权利。

柴银娣从一开始的飞蛾扑火到后来的提心吊胆,足以说明她被那个社会成功改造了,甚至还沦为帮凶。

说到底,柴银娣和三爷都是可怜人,哪怕衣食无忧,内心却荒无人烟,他们渴望爱,渴望灵魂的归宿。

张家三姐妹张爱玲(柴银娣和三爷私通)(5)

柴银娣和三爷的相遇,都给了彼此慰藉。他们的一生,都怀揣着这个秘密。这个秘密于他们来说有甜蜜,也有负担,因为对彼此的不确定,让这个秘密成了定时炸弹。

但最终谁也没有说出来,这也是他们保护对方的一种方式吧。

三爷和柴银娣的结局都很凄凉,三爷和无数女人有染,但没有留下一个后代。

柴银娣变得扭曲,折磨媳妇,控制儿子,在烟雾缭绕中了却余生。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对方,结局会改变吗?不会,因为那个时代注定了个体的堕落。

没有遇到,更加悲凉,遇到了,还有一丝出口。

对于三爷和柴银娣的私通,我不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我只是唏嘘,两个豪门中人,光鲜亮丽,最渴望的不过是平凡的婚姻生活。他们要的爱与被爱,在那个时代,却成了奢望。当人的本能被压抑,注定了许多悲剧。

END.

今日话题:

你如何评价三爷和柴银娣的私通?

欢迎留言讨论。


愈姑娘:情感作者,专注新时代女性的成长和情感。

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