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一词,是现代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例如,科学管理、科学施工、这是科学的、这种做法不科学,等等。科学与现代人类的生活联系得非常密切。人们居住的房屋需要的水泥、钢筋,人们乘坐的汽车、火车,等等,都是科学的产物。科学的作用是如此重要和普遍,因此,我们需要认识科学的真正含义。

现代中国认为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在第二卷第四章里,我们对客观进行了论述,客观是指真实或真实的。那么,规律是什么呢?规律的现代解释是指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在第二卷第二章里,我们对本质也进行了论述,本质是指物体本来具有的材质及其运动方式。本质不等于规律。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是规律,而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的本质,或称为物体的本性。静止是稳定的、反复出现的现象;而匀速直线运动(没有外力作用下),在现实中,人们根本无法观察到。因此,现代中国对科学的定义存在问题。

科学不得不信(三十论科学)(1)

要想认识清楚科学的真正含义,需要从它的起源说起。科学一词是舶来品,来自于西欧国家。在公元5-11世纪,西欧国家主要存在的是基督教文化,科学是基本上没有的。如动物性、植物学、地理学、天文学、建筑学、数学等,在西欧国家基本没有或很少。11世纪末,随着“十字军东征”,保存在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和穆斯林国家的古罗马典籍和古希腊典籍开始传入西欧。他们才有了数学、动物性、植物学、地理学、建筑学等知识体系。例如,西欧的哥特式建筑即是在12世纪出现的。需要注意的是,这时的科学尚是浅显的,学科不多,都归属于哲学(关于哲学,我将在后文中进行论述)。

14世纪以后,西方文化开始加速发展,随着对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动物性、植物学、光学、力学等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自然哲学”,即“科学”的前身。例如,牛顿是经典物理的奠基人,其主要著作是《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这本书是在17世纪下半叶出版的,可见当时尚未有“科学”一词。

18世纪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自然哲学开始飞速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获得了进一步地扩展。这时,“自然哲学”才有了正式的名称:“科学”。“科学”一词的出现,标志着科学从哲学中正式独立出来。

科学不得不信(三十论科学)(2)

由此可见,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其研究的也不光是规律,还包括物体的表象、本质及本性。甚至可以这样说,对规律的认识是为了认识物体的本质和本性(即便他们认识的有很多内容只是部分的本质和本性)。科学对规律、表象、本质和本性的认识有一个共同点,即判断真、假。例如“海市蜃楼”,如果把海市蜃楼的现象当做真实存在的事物,这是非客观的,不是科学;如果当做是物体通过光线的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虚像,这是客观的,就是科学。

如此,我们可以为科学下一个定义:以自然为研究对象,以探索真理为目的的知识体系。这就是科学的基本含义。当然,追求自然界的真理是科学本身的意义,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也要遵从社会的意义:科学是为人服务的。

中国古代很早的时候就有了数学、动物性、植物学、地理学、天文学、建筑学等学科,但因为发展缓慢,所以,一直未能发展出现代科学。1915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科学作为一种思想才开始中国传播开来。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科学主要是一种社会观念。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现代中国已经建立了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诸多学科,这些都属于科学。

科学不得不信(三十论科学)(3)

随着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以社会为对象,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以思维(或形式)为对象,研究思维规律的思维(或形式)科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共同构成了现代科学体系。正如前面说过的,人们对科学的定义存在问题,同样的,人们对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定义也存在问题。

科学的前身是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是建立在西方近代哲学(西方的近代与中国的近代不是一个概念。西方的近代史开始于15世纪,中国的近代史开始于19世纪,即鸦片战争之后)的基础上的,使用的是近代哲学的逻辑方法(近代哲学与西方古典哲学不一样,近代哲学开始于文艺复兴,成熟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西方建立了“怀疑-解答-验证”(对此我将在后文中进行详细论述)这一哲学方法。把这个方法用之于自然,产生了科学;用之于社会,产生了社会学,用之于思维,产生了思维学,等等。这才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底层逻辑。

由此可见,社会学和思维学不属于科学。即人们把科学的含义扩大了(对于西方国家,我不了解他们的具体的学科分类,如果他们的主流观点也认为社会学、逻辑学属于科学,那么,他们同样是把科学的含义扩大化了)。我们可以把这种科学扩大化的现象称为泛科学化。

泛科学化现象在我们极度缺乏科学认知的情况下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它也存在着严重的负面作用。这种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泛科学化会混淆科学的概念,导致我们认不清科学的本质,从而出现“伪科学”,甚至会以迷信取代科学,最终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例如,在二十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气功学在中国一度盛行。

其次,泛科学化会引起人们用科学来解决所有问题的倾向。例如,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个政策施行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人口数量多,素质低;人口的过快增长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马克思(人口问题不是简单的2的N次方的数学问题,而是与人们的社会生存条件密切相关)和达尔文的观点(一个物种强盛与否,首要条件是看这个物种的个体的数量。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人),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迅速增长是因为毛泽东主席所领导下的中国政府采取了有利于人民生活的社会政策:社会安定、发展生产、人民的医疗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等。这一人口快速增长的现象反映了中华民族自清末以来的羸弱不堪的实力正在得到快速恢复。所以,人口数量多和增长快不但不是社会发展的负面因素,反而起到了正面作用。这一点可以从改革开放后,人口数量对我国经济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得到证明。而人们素质低主要是教育问题,生活水平低主要是经济问题。由此可见,科学只能解决科学范围的问题,它不能解决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或者只能解决其中的一部分问题)。这是因为科学是判断真假的学问,而人们的行为不但要判断真假,更重要的是要判断是非(即对错),所以,科学不能为人们解决所有的问题。

再次,泛科学化会导致对人的忽视。例如,1988年,我国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观点存在错误。科学技术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的主观的产物。没有人,科学技术不会产生。并且,人是社会的第一要素,所以,人才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更具体地说,具有高等素质的人是第一生产力。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现在拥有两亿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那么,我们还缺科技吗?当今的世界霸主还会是美国吗?由此可见,泛科学化现象的要不得的。所以,我们应当恢复科学的正确范畴,以避免对科学的乱用。

科学不得不信(三十论科学)(4)

最后,作为科学的对立面,我再论述一下迷信。迷信是指因迷惑(主动的和被动地)而相信。古人对于不了解的现象,会去寻找解答。由于认识的限制,常会出现错误。例如,对于雷电,归之于雷公、电母。如果相信这种错误的答案,那么,就称为迷信。迷信不但在古人中存在,在现代人中也存在。例如,平行宇宙理论和宇宙弦理论。我们知道,科学的基本逻辑是:“怀疑-解答-验证”。迷信也有怀疑和解答的过程,但是迷信没有验证或者无法通过验证。所以,能否得到验证(验证必须是可重复的)才是科学与迷信的根本区别所在。例一、拜神求佛。神佛存在吗?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所以科学认为神佛并不存在。例二,平行宇宙理论和宇宙弦理论,现在无法验证。所以,只能作为假说。例三、近代以来,我国一直存在中、西医之争。西医常常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医的理论中存在着很多玄之又玄的内容,没有证据加以证明。所以,中医之所以存在,在于它确实能为人们诊治病痛。中医之所以不被认可,在于它的理论没有切实的证据,无法验证。因此,中医的科学化即要求把“怀疑-解答-验证”的过程引入到中医理论中去,去伪存真,如此,就实现了中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这时,中医就成为了科学。

至此,我对科学的论述就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