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角膜塑形镜品牌是最好的吗(大陆首个CFDA批注的角膜塑形镜研发生产企业)(1)

凯恩斯」获取行业策略!

对于大健康领域来说,最近政策上一直是支持不断,二级市场上也是热点不断,对于用眼健康这一细分领域,除了进行手术治疗之外,还有其它方式吗?我们今天就分析一下欧普康视

01

公司概况

欧普康视 2000 年 10 月于合肥成立,2017 年 1 月上市。一 直以来,公司专注角膜塑形镜研发、生产,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全系列眼视光产品,是大陆首个获得 CFDA 批准的角膜塑形镜研发生产企业,至今共取得发明专利 6 项,实用新型 21 项,软件著作权 13 个,旗 下拥有 Dream Vision、梦戴维、日戴维、华锥、镜特舒、Open Vision、 梦视清等商标,产品已进入全国 800 多家医疗机构,累计使用人数超过 70 万。

下图:公司发展历程

crt角膜塑形镜品牌是最好的吗(大陆首个CFDA批注的角膜塑形镜研发生产企业)(2)

股权结构

陶悦群为公司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持股 37.2%,技术背景深厚,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工程博士,曾任美国加州大学研发顾问和加州州立大学授课教授,参与编写《现代角膜塑形学》 专著,是海归技术创业的代表;南京欧陶为公司董事黄彤舸控股公司, 欧普民生是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持有上市公司 14.5%和 6.8%的股权, 公司股权相对较集中。

下图:欧普康视股权结构示意图

crt角膜塑形镜品牌是最好的吗(大陆首个CFDA批注的角膜塑形镜研发生产企业)(3)

从股权结构上来说,这是典型的民营企业,控股股东为自然人。

经营现状

高端新产品上市 营销渠道扩张,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7 年公司上市前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基本保持 30%以上增长,2018 年公司在高端新产品 Dream Vision 上市带动和渠道快速扩张的催化下,实现营业收入 4.58 亿元,同比增长 47.10%(剔除渠道并表增速约 41%),归母净利润 2.10 亿元,同比增长 43.34%的快速增长,公司进入到一个加速向上的发展阶段。

公司研发情况

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公司重视研发升级,研发投入稳步增长, 近年有多款新产品推出,产品逐渐走向高端,产品布局也更为全面。2018 年公司上市的新一代塑形镜 Dream Vision 定位高端,价格略高于同参数普通梦戴维,与进口品牌价格相近,可实现大数据下的智能设计 创新调节因子 全自动无人生产 智慧验配,由日本进口的全自动生产线生产,镜片质量精良、稳定,能够代表角膜塑形镜工艺的水平,持续推出新产品有望带来公司毛利率的持续上升。

下图:欧普康视历年研发投入情况 下图:欧普康视新产品推出时间线

crt角膜塑形镜品牌是最好的吗(大陆首个CFDA批注的角膜塑形镜研发生产企业)(4)

销售网络

立足华东,加速全国范围扩张。公司经过多年的开拓,已在全国建立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其中华东区域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占销售收入的 60%以上,国内大部分地区公司以经销为主,而对于一些民营医院和公司(及子公司)所在区域的非民营医院则以直销为主,自 2017 年公司上市以来,公司加速布局全国销售网络,一方面在优势地区通过控股经销商布局视光中心、诊所等终端服务机构, 仅 2018 年就完成了约 40 家新机构的投资或设立,另一方面加速在非优势地区设立销售网点。

02

市场空间

眼视光行业景气度高

国内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超过 50%,东亚种族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 70%以上,中国近视率持续居高不下, 近视防控需求高。

根据文献显示,不同种族近视易感程度不同,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有显著差异,其中东亚种族的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最高,约在 70%以上,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课业负担的加重以及户外活动的减少, 近视率仍在持续上升。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近视率同样居高不下。

根据国家卫健委 2018 年的青少年视力调查,2018 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3.6%。其中,6 岁儿童为 14.5%,小学生为 36.0%,初中生为 71.6%,高中生为 81.0%,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快速增长,高三年级学生近视度数高于 600 度的占比达到 21.9%,近视防控任务严峻,给眼视光行业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

下图:东亚人群近视发病率全球领先

crt角膜塑形镜品牌是最好的吗(大陆首个CFDA批注的角膜塑形镜研发生产企业)(5)

在近视防治上优于其他方法

2018 年 6 月国家卫健委发布 了 2018 版《近视防治指南》,其中列举了单纯性近视的矫正手段,包括:框架眼镜,含多焦点和渐进镜;角膜接触镜,含软镜、日戴硬镜和角膜塑形镜;以及手术矫正,包括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对于青少年儿童,仅多焦点框架镜、角膜塑形镜和低浓度阿托品可以延缓近视加深,而低浓度阿托品目前暂无获批适应症的产品上市,存在使用风险,而多焦点框架镜对使用人群的佩戴条件、依从性均要求较高,因此角膜塑形镜是当前青少年儿童延缓近视加深的最优选择。

下图:不同近视防治手段对比

crt角膜塑形镜品牌是最好的吗(大陆首个CFDA批注的角膜塑形镜研发生产企业)(6)

延缓近视加深临床效果显著

角膜塑形镜的工作原理在于镜片与角膜之间泪液层分布不均,由此产生的流体力学效应以及眼睑对镜片中央的压力改变角膜几何状态,使眼球中央变平,眼轴缩短,从而使近视患者在取下镜片后的一段时间内,角膜仍维持改变后的形状,暂时降低甚至消除近视的度数。

我们选取角膜塑形镜相关学术论文中被引量前五名的临床试验文献,结果显示角膜塑形镜和普通近视镜、 隐形眼镜等对比来看,眼轴长度的增加量有明显降低,也就是说近视延缓作用上有明显优势。

下图:角膜塑形镜作用原理

crt角膜塑形镜品牌是最好的吗(大陆首个CFDA批注的角膜塑形镜研发生产企业)(7)

未来五年终端市场规模有望超200亿

20我国角膜塑形镜最早在 1997 年从美国引入,不到三年时间全国配出 22-30 万人次,但是同时也涌现出不少假冒伪劣产品,许多验配单位没有规范流程和专业验配人员,且无法提供及时的复查等售后服务, 造成了群发性角膜感染。

2001 年 315 晚会首次曝光行业乱象,随后对角膜塑形镜的验配业务进行规范管理,2011 年再次对角膜塑形镜进行了技术上的规范化;由于角膜塑形镜消费属性强,2017 年 315 晚会再次曝光“欧几里得”经销商经销行为不规范事件,提到虚假宣传、违规操作等,随后 CFDA 再次明确生产经营相关要求,行业逐步进入到规范化发展的阶段。2018 年 6 月,角膜塑形镜被写入近视防治指南,得到临床认可。

行业竞争格局清晰

角膜塑形镜作为三类医疗器械,准入门槛相对较高,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有 7 个进口品牌和 2 个大陆品牌,其中大陆厂家为欧普康视爱博诺德,欧普康视产品于 2005 年获批,是国内首家获得注册证的企业,多年的验配案例实践指导经验对于验配技术稳定和售后工作有较高的价值,而爱博诺德产品则是在 2019 年获批上市。

角膜塑形镜行业渗透率仅约 1%,随着市场认可度日益提高,未来有望超过 200 亿市场规模。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眼科及视光学分会数据显示 2015 年中国进口角膜塑形镜 54.31 万副,而欧普康视作为当时唯一国产厂家,角膜塑形镜销量为 10 万副,合计市场使用量为 64 万副 (即公司市占率超过 15%),在青少年儿童近视人群比例不到 0.8%,参考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渗透率,其中日本渗透率在 8-10%,美国为 5%, 国内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3 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 2018 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 0.5 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 1 个百分点以上,我们测算了未来 5 年角膜塑形镜市场空间,由于除少数高度近视患者或角膜、眼底检查不过关者无法佩戴角膜塑形镜外,大多数青少年均符合佩戴条件,我们假设适配率为 85%,渗透率在 2015 年 0.8%的基础上每年增加,2023 年假设达到 3%,价格按照 8000 元/副计算,则到 2023 年角膜塑形镜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210 亿 元。

03

行业对比

技术领先优势

目前国内市场共 9 个品牌角膜塑形镜产品获批上市,进口 7 家,大陆 2 家,我们对比了这 9 家企业角膜塑形镜产品的技术参数和适用范围,可以看到公司产品综合指标相对领先, 也是唯一可以适用于 500-600 度近视患者的产品。

定制化生产模式下,国产品牌具备较好的生产和售后服务及时性。角膜塑形镜不同于其他标准化生产医疗器械,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验配数据进行定制化生产,从而可以更好的吻合角膜。公司产品生产周期通常在 4-7 个工作日左右(分淡季和旺季,淡季 4 天,旺季 7 天左右),而进口品牌受生产线影响,在个性化和生产周期上存在劣势;与此同时,使用角膜塑形镜后需要定期复查,若验配参数变化公司可以及时调整重新定制。

持续迭代 产能扩大

公司在原有技术基础上, 通过生产工艺优化、生产线进一步自动化等方式,持续推出舒适性更强、 验配难度更低的新产品,如 2018 年初推出的 DreamVision、2019 年初推出的 DreamVisionGP All-in-one 等;同时考虑到随着推广力度加强, 公司规模持续扩大,公司 4.5 万平方米的新研发生产基地在 2018 年 3 月正式投入运营,镜片生产线于 2018 年 5 月全部迁入新的基地,新安装的全自动生产线和原有的生产线分别管理、同步运行,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品的稳定性,可以满足未来几年的订单需求。

新生产基地规划中年产 80 万瓶护理产品的无菌生产车间的装修与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其中深度洁净液已于 2019 年顺利投产,冲洗液(新厂区)预计有望于 2019 年下半年正式投产,此外公司也给研发中的新品预留了生产空间。

涉足终端医疗服务领域

公司自 2017 年上市以来,通过投资入股和自建的方式,利用自有资金和募投项目资金推动营销服务网络的建设,目前公司自有渠道主要在安徽、山东、福州、陕西、湖北等地区(总部 控股子公司),借助投资的经销商渠道,公司已布局医疗机构 70 家,除视光中心外,医院、门诊、诊所等。

需要明确的是,公司对经销商多以财务管理辅以技术支持为主,医疗服务机构的运营和管理由经销商负责。

04

估值

前期公司股价经过了大幅上涨,尽管近期有所回落,但也依然估值不便宜,应该适当注意风险。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供应商较集中的风险,市场推广不达预期的风险。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