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里,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化、交替和消亡。

人的身体一旦达到最完美的状态,就开始衰退。

当人体在全身各部分的高度和宽度发育完成时,

就开始增加厚度。厚度的增加是衰退的最初标志,

因为这种扩展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力量和能力,

去使人体器官继续生长和发育,

衰老和死亡随处可见(衰老和死亡)(1)

而只是过剩物质的简单增加。它使身体体积变大,

增加不必要的体重。这种物质就是35岁到40岁时出现的脂肪。

随着脂眆的增加,身体在运动屮越来越缺少轻盈和自由,

生殖能力下降,四肢变得笨拙。随着身体发胖,

逐渐失去了力量和灵巧,此外,

已经定型的骨头和身体其他的坚实部分,继续变得更坚实。

以前用于各器官生长的营养液,现在只是用来增加脂肪,

并且将其固定在各个器官内部。于是,海膜成了软骨,

软骨成了硬骨,硬骨则更加坚硬。

人体所有纤维都逐渐发僵皮肤干枯,

衰老和死亡随处可见(衰老和死亡)(2)

慢慢现出皱纹,头发变白,牙齿脱落,脸誶变形,身休弯曲。

这种状态最初的细微差别在40岁之前就表现出来了,

然后到60岁直至70岁时逐步明显。

从70岁开始器官功能逐步失效;随后老态龙钟。

一般在90岁或100岁之前死亡最终夺走老年人的躯体和生命。

如果人们好好生活过,不害怕身后之事,那又何必畏惧死亡?

既然死亡是由许多同一顺序的其他时刻准备好的,

如同生命一样自然,而两者的降临都是我们难以感受并无法预测的,

又为何要疑虑这一时刻?经常观测人的弥留,

并记录他们最后情感的医生和神父承认:

除了很少一部分急症引起的抽搐给病人带来痛苦之外,

在一般情况下,人是毫不痛苦地、平静地、舒缓地死去的。

可以断言,恐怖的临终比折磨病人的疾病更令旁观者害怡怕。

要知道大多数人目睹病人垂危之后都会记得当时发生的事,

更不要说死者是亲人了。因此,大家都能证实我的这一断言。

大多数人在临死的时候已经没有知觉了。

衰老和死亡随处可见(衰老和死亡)(3)

只有一小部分人直到最后一刻还意识清醒。

可能没有一个人不是同样怀着对生命的渴望,以为能活下去的。

为了人类的幸福,大自然使这种感情比理智表现得更强。

一个患了不治之症的病人能从日常普通的例子中判断自己的状况。

他从家人不安的举动朋友的眼泪,

医生的神态或结束治疗等细节上引起警觉;

但从来没有真正地意识到,他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病人只从好的一面考虑,不相信别人的判断,认为没有必要惊慌。

只要还有知觉,还能思考,病人就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和推理。

一切都已死去,只有希望仍然存在。

有这样的病人:尽管他一百遍说自己感到死亡的威胁,

清楚地感到活不下去,已经准备寿终正寝;

衰老和死亡随处可见(衰老和死亡)(4)

可当有人出于好心或不慎地向他告知他的生命即将终结时,

我们就能看到他的表情变化,如同听到一个出平意料的消息。

因为这个病人连他自己说的话都不相信,

他从来没有认为他将死去。他只是有点儿疑虑,

对他的状况有些不安而已。他的害怕总是比他的希望少许多。

如果不通过死亡之前悲伤的照料和凄惨的场面唤醒他的恐惧,

他还一点儿看不到死神的降临。

死亡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们从远处判断它,

总以为它是坏的。死亡是一个离得越远越让我们感到恐怖,

而走近时却会消失的鬼魂。因此我们的理念是错误的。

我们不仅把死亡看作是最大的不幸,

还看作是伴随着最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承受的恐惧。

我们甚至试图在想象中夸大这些凄惨的情景,

在推测痛苦的程度时增加恐怖。有人认为,

当灵魂和肉体分开时,死亡应该会极端痛苦地持续很长时间。

时间的另一个衡量是我们思维意识的延续过程。

当这些念头因强烈的痛苦而快速闪过时,其痛苦只在一瞬间;

而当这些念头显得比我们处在平静的心态时慢许多,

那就比一个世纪还要长。这样的推理,哲学上多么司空见惯!

如果这种推理无足轻重就不值得反驳。

但是它影响了人类对于痛苦的看法,

使想象的死亡比实际的死亡可怕一千倍。

衰老和死亡随处可见(衰老和死亡)(5)

只有极少数人没有被那些“死亡可怕”貌似有理的观点所迷惑。所以应

该让这些观点见鬼去吧

〔法国〕布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