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吃到妈妈亲手操持的一桌饭菜。

妈妈的味道,就是过年的味道。

没有精贵的食材,没有复杂的技法,没有花哨的佐料,妈妈却用最质朴的初心,把对家人深深的爱,默默地藏在了三餐四季的家常菜里,留在了我们的味蕾中。

妈妈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一碗面、一盘白砍鸡、一道红烧排骨……一道道普通的家常菜,串联起一个个关于“家”和“团圆”的故事,寄托着每个人对家的思念。

年关将至,让我们一起回味记忆中的“妈妈的味道”。

妈妈做的年糕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金灿灿的糯米子糕)(1)

王昊威

“马上就能收到爸妈寄来的糯米子糕了,那是我们家最正宗的年味。”1月24日中午,在西南大学38号教学楼前,蚕桑与纺织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大三学生王昊威结束自习,和远在上海的爸爸打了视频电话。王昊威今年不能回家,他嘱咐爸爸为自己寄来家乡特产。

第一次异乡过年,爸妈的爱不缺席

出生在江西婺源的王昊威是个帅气干净的男生,放假以来,他依旧保持着上课期间的作息,生活很充实。

“想考研,自然要早些做准备了。”从家乡来到重庆上大学,王昊威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清晰的规划。

2020年,王昊威创业,和同学合伙开设摄影工作室。2021春节那段时间,恰逢装修进入关键期,也有订单要及时处理。“装修成本较大,很多细节我们都得亲力亲为。”王昊威将情况告诉爸爸妈妈,他们表示理解,他们认为,儿子有自己的理想,做父母的就该全力支持。即使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他们的爱不会缺席。

2021年春节前,王昊威收到了爸妈寄来的包裹,里面满满当当都是家乡的特色小吃。糯米子糕、清明果……一看就是妈妈的手艺。

妈妈做的年糕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金灿灿的糯米子糕)(2)

妈妈做的团年饭

王昊威说,爸爸妈妈从上海回到江西婺源过年,张罗了丰盛的团年饭。荷包红鲤鱼、糯米子糕、清明果……都是婺源当地传统的特色美食。知道他留在重庆过年不能回家,妈妈将便于快递的糕点做好打包寄来重庆,把家的味道送到了儿子身边。

金灿灿的糯米子糕,就是妈妈的味道

妈妈做的年糕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金灿灿的糯米子糕)(3)

糯米子糕

“我最喜欢的就是糯米子糕了。”说起爸妈给他寄来的家乡味,王昊威翻出手机里的照片,回味妈妈的手艺。

说起这些小吃的做法,王昊威如数家珍:要先把糯米蒸到八成熟,再拌上鸡蛋液、肉丁,撒上盐、白胡椒粉、油等作料使劲揉搓,再在空盘子上铺上绿粽叶,把糯米摊在粽叶上去蒸,蒸好后,就可以拿出来切块开吃了。“蒸出来的糯米子糕金灿灿的,吃不完就放冰箱冷藏,想吃的时候就再去热热就好。”

王昊威说,小时候总喜欢在厨房转来转去,守着妈妈做糯米子糕。糯米子糕做好了,妈妈会悄悄切一块给他。看他吃得满嘴油,妈妈就会笑,很开心。

妈妈做的年糕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金灿灿的糯米子糕)(4)

清明果

除了糯米子糕,让王昊威心心念念的还有清明果。“虽然叫清明果,但在婺源它并不是特定的清明节食物,随时都可以吃。”王昊威说,这种小吃,是把艾叶汁加进米粉和糯米粉里,做成皮,里面包上当地的特色馅料,外形像饺子,可荤可素。“还有荷包红鲤鱼,蒸着吃烧着吃都行,红红火火的样子,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王昊威说。

和爸爸相约,暑假一定回家看看

如今,王昊威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规划,通过之前的创业实践,他决定将重心放回学业,通过继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我想跨专业考研,学数字传媒艺术方向。”

为此,王昊威不得不加强专业课的学习。

妈妈做的年糕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金灿灿的糯米子糕)(5)

王昊威的寒假学习生活

每天早上,吃过早饭他都会去上自习,中午午睡后去图书馆看看书,三点一线。

连续两年的春节都没有回家和爸妈团聚,王昊威难免觉得有些遗憾,不过为了自己的目标,他选择坚持。妈妈爱吃重庆火锅,他常常会买火锅底料寄回去。“现在物流发达,超市、网上都能买到各地的东西,但我觉得,我买的,妈妈吃着一定感觉更暖。”王昊威说。

每过两周,王昊威都会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说说家常,让爸爸妈妈知道自己的近况。

妈妈做的年糕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金灿灿的糯米子糕)(6)

王昊威和爸爸视频通话

“爸爸妈妈平时在上海工作,过年回婺源。”在电话里,王昊威和爸爸说起了家乡话。这两天爸爸妈妈工作结束就能回家了。妈妈已经做好准备,回去就做糯米子糕,尽快给王昊威寄过来。爸爸在视频里嘱咐着他要注意疫情防控,父子俩相约,王昊威暑假一定回家看看,陪陪爸妈。

上游新闻记者 钱也 摄影 刘力 视频编辑 田昊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