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在心中勾勒康桥的样子,眼前总是浮现出一个场景:弯弯曲曲的清澈见底的河水,河水里飘着柔长的青草,两岸四季长青的绿茵茵的草坪,斜依在桥的两端的棵棵垂柳,矗立于岸边的宏伟的教堂,庄严秀丽的各学院的建筑群……

徐志摩别康桥全文(走进康桥走进徐志摩)(1)


这就是天才诗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给我们呈现的情景,当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有时则在夕阳西下的晚景里,骑上一辆自行车,独自去追赶天边阔大的太阳……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并成了唯美至真的经典之作。

徐志摩别康桥全文(走进康桥走进徐志摩)(2)


康河以她独有的灵性滋润着徐志摩,徐志摩在回忆康桥时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可以说,是康桥创造了一个充满灵性的诗人。

徐志摩别康桥全文(走进康桥走进徐志摩)(3)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般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空灵飘逸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相见时难别亦难,别离是人类精神中永恒的东西,千百年来文人骚客们也在纵情抒写,无论是骆宾王的“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还是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论是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还是柳宗元的“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他们离别和抒写的对象大都是人,而徐志摩以其别出心裁的构思、不落俗套的手法,创作出这首别离诗,犹如一首肖邦的小夜曲,轻柔优美。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美……

徐志摩别康桥全文(走进康桥走进徐志摩)(4)


在康桥之上,诗人想起了他昔日在此求学的情景,想起了他欲说还休的爱情,想起了一个个如泡沫般破碎的理想,他怎会不惆怅?今日一别,何日重逢?诗人走了,离开了曾留下最多回忆的康桥,留下了他如云彩般飘逸,如河水般清爽,如杨柳般柔美的深情让我们去回味!

徐志摩别康桥全文(走进康桥走进徐志摩)(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