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装机:十年后再发烧中年DIY老司机的选配思路分享前言

大家好,我是SeanIXz。

曾经也是个攒机DIY爱好者,百度显卡吧的加钱党,手把手教小白3000预算加成四路泰坦的卡巴基佬。掐指一算那都是10年前的事情了,当年也秉持着“一辈子总要发烧一次”的DIYer真理,捣腾了一套高配万元机。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1)

来看看这上了年头的光污染……

一步到位的好处是节省时间,虽然当时有些心痛,但是之后确实再也没有在DIY上花时间了。

配置是i7-860 微星P55 HD5770 CF。

当然感受就只有一个字“爽”!稳定超频4.2GHz。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2)

不过十年之后又烧起来了。

这次选购非常的快,一点也不纠结,主要是“一辈子总要发烧一次”带来的经验,这里分享记录一下选购过程和思路。

购买理由

RGB光效当然不是主要升级理由,主要升级理由是是当年的配置已经完全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了。

准备开始进入视频制作领域,前不久入的Z6,老配置已经无法顺畅处理4K以上的视频文件了。不只是Z6拍的各类4K视频,之前旅行时候拍的大疆Mavic2Pro的4k视频也没能做出来。电脑配置是个非常大的限制,不顺畅会影响到创作发挥,终于体会到了做设计为什么需要那么高的配置,稍微的卡顿都会影响创作思路。

单纯的图片处理还好,但目前已经快要主流的4K视频甚至将来的8K视频都很难实现流畅处理,30帧的视频预览起来像放PPT……没有细节可谈。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3)

并且AE和PR都会频繁报错,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折磨。

过长的预览加载速度、莫名其妙的卡顿以及时不时出现的各种报错让人抓狂,各种方法都试过没有明显的效果,显然是硬件水平限制了,满负荷工作也不能达到要求。

这一切的糟心体验让我感到确实需要换一台电脑了。

选购过程

选购着实纠结了一把Intel与AMD。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4)

与当年的游戏是主要需求不同,现在早已没有了玩游戏的想法,是这次主要为几个软件服务:PS,LR,AE,PR,

选购点:


CPU/平台的选择:Intel/AMD

I/A两家大战一直是I家优势,但现在发生了变化,我心里也一直认为Intel比AMD更胜一筹,这次更新也一开始就直接选的I平台,但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改变了看法。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5)

曾经的I5默秒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十年间Intel牙膏厂的优势逐渐变小,现在已经在处在被动位置了。Intel除了一代一个接口主板隔代主板不能够通用的诟病之外,现阶段功耗与制程均没有AMD香,不过Intel的高频优势依然存在,超频能力整体表现更强。


主要选择在这几个U之间,由于是一步到位以及战个十年的预期所以从高配开始看。

Ryzen 9 :3900X / I7 9900ks

https://item.jd.com/100000634429.html#none

https://item.jd.com/100006391096.html


Ryzen 7:3800X/3700X / I7 9700k

https://item.jd.com/100006391080.html

https://item.jd.com/100000634417.html

https://item.jd.com/100006391078.html#crumb-wrap


价格方面AMD优势明显,加上功耗、频率、核心、线程综合更强一点。Intel也由于产能问题,价格偏高。

关于性能: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6)

性能方面有更加直观的选择方式,这里有个CPU天梯图可以参考(这里顺便要吐槽一下,两个老牌数码产品咨询门户网站都已经没落了许多……当年可是我的浏览器启动主页)。

https://diy.pconline.com.cn/tiantitu/cpu/

http://cpu.zol.com.cn/soc/

CPU天梯图,直接按综合性能排序,不过这是理论性能,两家U针对不同的场景和应用会有不同的表现,与实际使用场景有关,个别的针对性优化软件甚至会出现实际表现倒挂的情况,但总体看这个天梯图就好了。


总的来说单应用(游戏)Intel更优,工作性能多核多线程AMD更优。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7)

对于现在的我而言Adobe全家桶软件需求较高,所以暂定选择性价比稍高的R7 3800X,但如果有好价的话R9 3900X也是会考虑的。


主板的选择:PCIe4.0、DDR4/DDR5、与Type-c 3.2。

主板主要考虑稳定性以及将来的扩展性能,其次是存储设备、超频性能,总体更偏向未来升级。

为了避免“49年入国军”的情况,还是需要考虑一下主板的配置,主要看这几项参数:PCIe4.0、DDR5,另外比较实用的是多M.2 SSD插槽的配置,以及逐渐会变得主流的Type-c 接口。

PCIe4.0

目前PCIe接口已经升级到了PCIe4.0。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8)

从PCIe3.0升级到PCIe4.0简单来说就是粗暴的翻倍速率,与之相应的是独立显卡、独立声卡、独立网卡以及固态硬盘等硬件的速率翻倍,带来的收益是立竿见影的,后期肯定也会上万兆独立网卡。

不过目前尚未有太多PCIe4.0标准接口的设备,M.2 SSD固态硬盘是走在前面的。

https://item.jd.com/100010087346.html

https://item.jd.com/100006695534.html

https://item.jd.com/100009203688.html


目前已经有了高速PCIe4.0的高速M.2 SSD固态硬盘,各大厂商已经跟进开始出货PCIe4.0 M.2高速固态了。

不过价格偏高,基本上是PCIe3.0的一倍,当然速度也是一倍,待产能提升普及的时候应该在1-2年以后,也会是1元每G的触底水平。

PCIe4.0下的3×M.2插槽也会在之后变得主流。


DDR4/DDR5

内存在这时候确实可以说是个尴尬的时机,本想等DDR5的,不过换机迫切形式所逼只能现在买了。DDR5预计会在2020年发布,2021年普及,但等到稳定量产以及价格合适可能是2022年之后的事情了,在此之前价格都不会便宜。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9)

而现在正是DDR4如日中天的时候,价格触底平稳,现在入手倒不算亏,只是将来升级没多大空间了,所以一步到位的配上高频DDR4是比较合适的。

https://item.jd.com/100007352932.html

https://item.jd.com/52288047617.html#crumb-wrap

https://item.jd.com/100010211778.html#none

3600频率的超超稳定到4000没问题,也绝对够用了,RGB灯光也是个追求的方向,2×8G或者2×16G或者插满4×8G都可以,建议插满一步到位。换代时可能会与当年3换代4代一样出现DDR4涨价同时DDR5高价的时间段。


Type-c & USB3.2

USB3.2已经开始普及了,USB4.0也在路上。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10)

USB 3.2 Gen2带来了恐怖的20Gbps的传输速度,接口则沿用了USB 3.1时代起就确定的Type-C方案,将来整个机箱都是Type-c接口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且不在支持Type-A和Type-B两种接口。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11)

Type-c也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接口,未来PC接口的发展趋势就是:无数标准,一个对策!自然是标配Type-c的更好,方便外接各种各样的设备,诸如Type-c扩展坞,外置显卡声卡等形形色色的产品。


最终主板选择

已经初步拟定CPU :AMD R7 3800X,加上主板的几项要求基本上锁定在了X570系列。

https://item.jd.com/100003815421.html#crumb-wrap

https://item.jd.com/100006434038.html

https://item.jd.com/100006464726.html

这三款价位差不多,配置基本在一个级别。价格实际上都一样(偷偷告诉你,别看京东价格,评论区见)。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12)

当然还遵循了一个RGB联动的条件,不过这个级别基本上都有RGB联动支持,选择上基本是华硕微星技嘉了。

都支持PCIe4.0、多条m.2插槽,多项供电,支持超频,带Type-c 接口。三款各有所长,配置类似,没有明显的品牌购买倾向,主要看价格了。

主板选择总体思路是:低端微星、中端微星技嘉、高端华硕。


显卡的选择

显卡不是这次更新的目标,主要是由于一直使用的GTX680依然不算落伍。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13)

相当于当前的GTX1050ti的水平,现在仅做几个软件的OpenGL的辅助渲染,完全绰绰有余了。现在更新也有些不划算。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14)

不过也看了一圈当前的显卡状况,总的来说AMD便秘,NIVIDA领先不少,至少现在没得打,这样的情况下N卡价格是下不来的……

会选择更新AU N卡的配置,但不是现在,作为渲染主用途的机器也只需要主流级别的配置足矣,PCIe4.0对显卡的提升并不大,因为即使现在的PCIe3.0大多数显卡仍然跑不满。

如果现在做选择会倾向于RTX2060。


m.2 nvme 固态硬盘

上文的主板部分已经做了选择,倾向于多插槽的3×m.2 nvme PCIe 4.0款主板,不过暂不能配齐3条PCIe 4.0 的m.2 nvme 固态硬盘,主要是目前价格不划算。

但与内存一样的情况,现在是入手PCIe 3.0版本的好时机,价格触底稳定,性能足够使用,等PCIe 4.0逐渐普及,产能提高之后也会由于不错的性价比。

https://item.jd.com/7234468.html#crumb-wrap

https://item.jd.com/100009602288.html#crumb-wrap

https://item.jd.com/100008604786.html#crumb-wrap

https://item.jd.com/6435009.html#crumb-wrap

m.2 nvme 固态硬盘的选择上倾向于速度与稳定性,其次是保修。口碑方面我比较倾向东芝和三星。另外m.2 nvme 固态硬盘有个特点是容量大的性能参数更好,所以直接上1T,不后悔。m.2大有替代SSD的趋势,大容量高速度的产品会越来越多,也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科学的配置是大容量的NAS通过万兆网连接PC,PC端则全为高速m.2 nvme,这是最好的配比方式。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15)

觉得三星贵的看这里:三星的有个小窍门,实际上可以买oem版的m.2 nvme 固态硬盘,简单来说就是笔记本或者台式整机上的拆机盘,对应零售款型号分别是:pm981——970evo的oem版本,pm981a——970evo plus的oem版本。不过没有保修,OEM盘是与整机捆绑的保修,店保什么的都不稳容易翻车,牺牲保修换取性价比,看自己取舍了,某鱼某宝都可以找到这样的盘。


配置表

差不多了,列个此次DIY搞机的核心配置表。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16)

这是目标京东价格。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17)

而这是我的最终入手价格,差不多的价格R7 3800X升级到了R9 3900X是不是很爽?

小白装机超详细教程(装机老司机的思路分享)(18)

十年间DIY市场并没有变,一次发烧的经验足够分享一辈子。

下篇分享一下如何在鱼龙混杂的渠道和商家如何避坑。

当然还有装机、超频、RGB光效同步、m.2 nvme固态硬盘到底哪家强之类的一系列的文章正在准备中。

记得关注!

我是SeanIXz,下次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