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北京千千万万送奶工中广为传颂的故事。一位退伍的郑州兵哥,在情感受挫后,带着3岁的女儿闯荡京城。1997年,他用2000元钱起家,办起了一个只有3个人的送奶中心。4年后,他成了名震京城的“送奶大王”,资产高达1.5个亿。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陷入最困顿无助之时,往往是在那些最卑微、最不起眼的服务行业里,蕴藏着能帮助我们东山再起的商机。只要我们能发现它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是什么奇迹都能创造出来的!

北京送奶站(北京送奶工4年速成亿万富翁)(1)

落魄京城,大兵哥成了小奶工

1962年,吴作仁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个军人家庭。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便萌生了长大后去参军的念头。1979年12月,年仅17岁的吴作仁如愿以偿地参了军。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1987年,吴作仁转业回到地方,几经辗转之后,他在郑州市一家音像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

到音像公司工作不久,吴作仁娶了一位漂亮的妻子。事业初定,又添娇妻,吴作仁心中十分高兴,工作起来也非常卖力 。他希望凭着自己的努力将小家建设好,让妻子生活得更幸福。

然而吴作仁在音像公司努力地工作了好几年后,生活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每月几百元工资仅够维持生活。妻子埋怨他能力太差,不会挣钱。于是,两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缝。1991年3月,吴作仁的麦子终于和他离婚,年仅两岁的女儿丹妮随吴作仁过。

那些日子,吴作仁痛苦到了极点。事业上的不如意、情感上的挫折以及一系列琐碎的家庭事务,每一件都让他心烦。但军人出身的吴作仁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很快就振作起来,一边认认真真地工作,一边既当爹又当妈,独自扶养女儿丹妮。

自从妻子和他高婚后,吴作仁成就一番事业的想法更加强烈了。他觉得自己以前的确活得太窝囊了,干了几年没一点成就,也难怪妻子瞧不起他。由于在音像公司再干下去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加之郑州的发展空间也有限,于是,吴作仁决定换个环境,到北京去闯“天下”。他要干出一番事业,证明自己是一个男子汉大丈夫!

吴作仁的亲朋好友知道他想去北京谋发展后,大多十分反对。有的说:“作仁啊,你在郑州有稳定的工作,何必舍近求远去北京瞎折腾呢……”也有人说:“你一个男人,带着小丹妮到外地闯荡,这能行吗?”……然而吴作仁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他没有听别人的劝告,而是果断地辞了职。在1992年初,吴作仁带着年仅三岁的女儿毅然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北京送奶站(北京送奶工4年速成亿万富翁)(2)

到北京后,吴作仁刚一安顿下来便找起了工作。他原以为凭自己的身手,在偌大的北京找份不错的工作应该不难。可他万万没有料到,那时的北京还相当排外,许多北京人根本就瞧不起外地人 。吴作仁既没有北京户口,又没有高学历,想在北京找份正式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因此,吴作仁忙碌了一个多月,不仅工作依然没有着落,眼看身上的钱也要花光了,他不由得急了起来。

经过冷静的分析,吴作仁发现自己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自己的要求太高了,老想找既轻松又高薪的工作,这工作当然难找了!如果他降低要求,愿意从事一些工作条件差一点的工作或是干体力活,凭他的身体条件,是完全可以找到工作的。意识到这一点后,吴作仁迅速地调整了对策,他决定只要为了女儿不饿肚子,不管是什么工作他都干!这之后,他果真很快就在海淀区一家牛奶递送中心找到了一份送奶的工作。

送奶是简单的体力活,每天只要将鲜奶送到公司指定的订户家里,便算完事了。由于工作简单,吴作仁的一些同事大多把送奶当成一种任务,每天按要求送完鲜奶后,便待在一起打牌、闲聊。吴作仁从来都不参与同事们的这些活动,因为他想,自己不惜放弃郑州的一切来北京闯天下,就是为了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如果整天吊儿郎当混日子,那还不如呆在老家呢!因此,吴作仁在送奶的时候,常常主动与订户交流、谈心,问他们的想法,听他们的建议,凡事都多留个心眼.他想,即使做送奶员,也要做最出色的。

后来,吴作仁得知:公司并不反对送奶员在送奶时拉订奶业务,而且每拉到一个客户,公司还会给 10%的提成。这令吴作仁十分欣喜!此后,他在做好送奶工作的同时,还想方设法去拉一些订奶业务。这一招还真灵,没过多久,吴作仁就为自己搏得了一个“全能送奶员”的称号,而且收入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

诚信开道,小公司创造了大奇迹

通过自己的努力,到1995年底,吴作仁的手上已有了好几万元存款。有了钱的他再也不安于做一名普通的送奶员了。他想用这些钱做本,干出一番事业来。就在这时候,吴作仁从报纸和朋友的介绍中得知,当时在北京中关村一带做计算机生意很赚钱,许多人正是因此在一夜之间便成了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的。吴作仁为此激动不已,跃跃欲试。

很快,吴作仁辞去了工作,在海淀区黄庄一条斜街租了几间面房并装修成一家店铺。随后,吴作仁又向朋友借了一些钱,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买回了一批电脑配件……就这样,吴作仁做起了经销计算机的生意。

北京送奶站(北京送奶工4年速成亿万富翁)(3)

可是,吴作仁还没尝到成功的喜悦,就发觉自己“决

策”失误了。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当时的中关村经营计算机业务的公司多如牛毛。公司虽多,但除了几家正规的有影响的大公司外,其它的小公司生意并不好做。一些公司为了获得生存空间,竞相压价,各出“奇招”,因此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每天有一大批公司成立,同时也有一大批公司倒闭。吴作仁本来就对计算机行业不太了解,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加之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以致他的“公司”一开张便陷入重重困境。苦苦支撑了半年后,吴作仁的计算机业务没有半点进展,最后他不得不低价处理掉积压的产品,关门大吉。眼看着辛辛苦苦挣来的几万元钱全打了“水漂”,吴作仁一连好些天吃不下、睡不着……

吴作仁伤心了一些日子后,开始冷静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他觉得自己之所以没有成功,主要是忽略了市场的运作法则,盲目地跟着别人走,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弄明白失败的原因之后,吴作仁暗暗决定,以后再创业一定得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否则,宁可不做老板。

此后,吴作仁一边干着一些零零碎碎的工作,一边不住地寻找:到底投资什么行业才是对口的呢?终于有一天,昊作仁突然眼前一亮,为什么不干老本行,开一家送奶公司呢?吴作仁想,自己以前干过送奶工,对这一行十分熟悉,加之成立一个送奶公司并不需要多少资金……吴作仁越想越兴奋,觉得这是最适合自己创业的门道。

经过一段日子的准备,1997年6月,吴作仁的送奶公司——北京市鑫丹妮发展中心正式成立了。当时,整个公司包括他自己在内,只有3个人。成立那天,他们没有举行隆重的开业仪式,更没有什么人来捧场,有的只是区区 2000 元固定资产和三个奶桶。谁也不会料到,吴作仁就是以此为“本钱”,最后却成为名震一方的“送奶大王”。

当时,整个北京市有大大小小1000余个送奶公司。由于一些送奶公司信誉不佳,经常发生席卷客户的钱款逃走的事,加之北京市各大媒体也经常报道这类事件,许多市民对送奶公司备加提防。特别是一些小公司,更是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奶业公司不相信他们,不愿委托其送奶,另一方面,客户不放心,不敢把钱款交给送奶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吴作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送奶公司实力小,没有资金和物力上的优势,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惟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要让大家都相信“鑫丹妮”;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诚信”两个字,对奶业公司要诚信,对客户也要诚信。

北京送奶站(北京送奶工4年速成亿万富翁)(4)

公司成立后,吴作仁急需取得一些奶业公司的递送业务。可由于当时一些小型递送公司信誉不佳,奶业公司不愿意与小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为了取得递送业务,吴作仁的几位朋友一致建议他在与奶业公司打交道时要吴作仁的几位朋友一致建议他在与奶业公可打交道时要尽可能多吹点牛皮,要他千万不要让对方知道他的公司只有3个人,而要说公司虽然刚办不久,但却有好几百号人,总之规模吹得越大越好……对朋友们的劝告,吴作仁只是一笑了之。

第二天,吴作仁跑到北京市一个著名奶业公司争取递送业务。走进公司的经理办公室时,吴作仁发现办公室里除了总经理外,还有一个人,也是来争取递送业务的。那人口若悬河地说他的公司有400 余人,固定资产有500余万。吴作仁一听,心中顿时没了底,心想自己的公司才3个人,人家会相信这样的小公司吗?

轮到吴作仁说话时,他本准备按朋友所说的对公司吹嘘一番,但本性忠厚的他最终却说:“我的公司现在规模还小,包括我在内,只有3个人,也许与别的递送公司相比,我们实在大小了。可我们很讲究诚信,只要有你们这样的奶业公司支持,以我们的诚心,我相信,你我的公司都会迅速发展……”吴作仁一口气说了一大串。说完之后,他想,这单生意肯定是砸了,留下电话后便赶紧告辞了。

可让他意外的是,第二天,那家奶业公司打来电话,他们同意让“鑫丹妮”代理送奶业务。后来吴作仁才得知,原来奶业公司经过调查了解,发现那家公司的规模并没有吹嘘的那么大,他们因此认为那家公司不诚实,所以将送奶业务给了“鑫丹妮”。吴作仁听后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说谎。这件事让吴作仁更加坚信:只有坚持诚信,“鑫丹妮”才有可能做大。

此后,吴作仁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而且要求另外两名员工也要做到信誉第一。北京的雨雪天气比较多,一般来说,碰上这种天气,就是晚一点送奶,客户也会谅解。可吴作仁却认为这正是“鑫丹妮”树立 “诚信”形象的好机会。他要求不论天气如何恶劣,都要按时将奶送到客户家里。

有一天早上,北京城下起了倾盆大雨,许多道路都水流成河。可吴作仁仍然骑车上路,坚持一户一户地去送奶。结果,订户的时间没有耽误,吴作仁却被雨水淋得浑身湿透,最后被折腾得感冒了。客户了解到此事后,大都感动不已。

北京送奶站(北京送奶工4年速成亿万富翁)(5)

还有一次,吴作仁与两名同事正坐在办公室商量一些业务问题。突然电话铃响了,是一个订户的小孩打过来的。原来他头痛得厉書,爸妈又不在家,他不知道向谁求助,见自家门口的奶箱上留有一个电话号码,便打了过来⋯⋯吴作仁听后,马上跑到小孩家,背起小孩就往医院跑。后来医生告诉吴作仁,如果小孩再晚来两个小时,可能就有生命危险了。小孩的父母后来知道了此事,非常感激吴作仁。此后,他们逢人便说“鑫丹妮”的人是如何如何好。

正是因为有这种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精神,越来越多的家庭最终成为了鑫丹妮公司的客户;同时,光明、伊利、三元等著名奶业公司也与吴作仁建立了合作关系,委托他们递送牛奶。奶业公司和用户的信任使鑫丹妮公司发展神速:至2000年初,吴作仁的公司已有了20万个家庭订户,北京每天有近100万人喝着由鑫丹妮公司递送的牛奶。而且,鑫丹妮公司的客户还以每月近万户的速度递增。这在北京目前近2000家送奶公司中,不能不算是个奇迹。

以奶生“奶”,终成亿万富豪

就在鑫丹妮公司快速发展的时候,吴作仁很快又发

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2000年8月的一天,吴作仁正坐在办公室里翻阅文件。突然,他的一位开广告传播公司的朋友打来电话,向他抱怨现在做广告传播成本太高,而客户出资太低,生意不好做⋯⋯这位朋友挂断电话后,吴作仁突然想到,鑫丹妮公司现在有20万个家庭订户,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网络,这张网只用于送奶实在太浪费了,为什么不以此为载体,在送奶的同时,兼做广告传播呢?想到这里,吴作仁顿时兴奋得跳了起来。

说千就干,吴作仁很快就向有关部门申请到了广告经营许可证。2000 年 11月,鑫丹妮广告传播公司正式成立了。公司的广告传播人员几乎全由送奶工兼任,也就是说,吴作仁利用不变的“资源”,转眼之间却让业务由一扩展为二。

北京送奶站(北京送奶工4年速成亿万富翁)(6)

当时,大部分公司的广告传播都是通过电视、报刊或者实物广告屏进行的,还没有谁委托送奶公司进行过广告传播。对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广告商普遍持观望态度。因此,尽管吴作仁将价格降得很低,愿意让“鑫丹妮”传播广告的客户却很少。

不久后的一天,吴作仁得知北京市一家著名大公司想发布一个新产品的广告,他们起初在京城一些报刊上做过广告,但效果并不明品。为了打破产品滞销的局面,这家公司的负责人目前正在到处寻找有效的“新传媒”。吴作仁得知此事后,立即找上门去对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说:“如果你通过我们的网络打广告,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不仅不要你付一分钱广告费,还双倍赔偿你们的损失……”这位负责人听后十分爽快地答应了。

事实证明,吴作仁对自身实力的估计是十分正确的。那家公司的广告信息发布后,效果竟出奇地好,公司销售部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滞销的产品不到半个月便销售一空。此举不仅为鑫丹妮公司赢来了一笔巨额广告费,更让吴作仁意想不到的是,经这家客户一宣传京城上下立即就有许多人知道了 “鑫丹妮”及其巨大的传播影响力。于是,找上门来要求进行广告传播的客户一天比一天多。到后来,即使鑫丹妮广告传播公司的规模一扩再扩,都有些忙不过来。

由于在拓展“新业务”中尝到了甜头,吴作仁信心大增,决定以送奶网络为载体,兼营更多的业务。在随后的几个月里,鑫丹妮公司连续来了几个大手笔:与一些商场合作,进行电子商务配送;创办了 《e生活广告》杂志以及鑫丹妮网络技术公司。这些新业务,都是依托于鑫丹妮公司的奶品递送这张巨型大网铺开的。当然,这些建立在送奶基础上的业务,其利润是远远超过送奶的利润的。因此,鑫丹妮公司的利润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与此同时,由于鑫丹妮公司的业务越拓越宽,规模越来越大,鑫丹妮公司的市场影响力也日益强大,市民因此更加信赖鑫丹妮公司,越来越多的订奶客户加入到〝鑫丹妮”这张巨网中……整个公司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到目前为止,“鑫丹妮”的订奶客户已近30万户,遍布京城的每一个角落。公司员工也从1997年的3个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 2800余人,资产由最初的2000 元猛增到现在的1.5亿元。吴作仁成了当之无傀的“送奶大王”。

基于吴作仁的鑫丹妮公司为北京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01年 12 月,鑫丹妮公司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文明社区贡献大奖,吴作仁也荣获“北京市十佳外来青年”称号。

北京送奶站(北京送奶工4年速成亿万富翁)(7)

吴作仁回想起自己从一个送奶工到亿万富翁的经历,说:“我觉得自己成功的地方,不仅在于从送奶这一卑微的行业中发现了其中蕴藏着的巨大商机,而且还在于将送奶这一网络利用到了极限。如果我当时从中关村破产后,不选择从送奶这一行起家,那么现在我有可能还是一个为了拿千来元“体面”工资而四处求职的打工仔;如果我成功后,仅仅守着送奶公司做下去,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凭借送奶网络跻身于广告行业,那我现在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名百万富翁!要知道,一艘船,除了用它载人,还可以用它运货;一张网,除了用它捕鱼,还可以用它网鸟!成功的秘诀,其实就这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