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幸在昨晚依然坚守在电视机旁收看了《中国好声音》,因此也重新发现了朴树的《清白之年》这首歌,那感觉更像是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喜。

不被人逼迫谁都能善解人意(不被外物所牵制)(1)

《清白之年》原来是朴树2017年的新歌了,而今发现它却是在《好声音》中被翻唱。对于好歌的追寻,这我就迟钝了。

初听时的第一感觉,是这首歌没觉多好听啊,不过让我想起了那《白衣飘飘的年代》,是那种简单生活,颜色是白色居多,其他色系就以淡色系为主,画面感还是很强的。若要认真看歌词,这个词写的很不错,像是在讲故事,年少到迟暮的这个心理过程。虽看似是轻描淡写的一概而过,点睛之笔却被完整的留下来了,多听几遍的感受是越发的觉得不错。

我想,这就是一首歌它本身所散发的气息吧,淡淡的,却是能绵长的,是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让人不自觉地想要跟自己对话的感觉。

不被人逼迫谁都能善解人意(不被外物所牵制)(2)

因一首歌而引出了一波操作来。

对于歌曲的喜欢,就去查阅了歌手朴树的故事,也算是从故事中看出了他的坚守和他的真来(至于他的事迹可通过网络自行搜索哟)。

今天就说说我个人在歌手朴树身上看到的,顺便会做一个延伸,以下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呢。

可能朴树这个人并不像我了解王菲事迹那般的了解,但也不妨碍我对他的喜欢。

不被人逼迫谁都能善解人意(不被外物所牵制)(3)

他的身上让我看到了一种倔强的劲儿,是那种不屈不挠的感觉,很诚实,对自己诚实,对他人真诚。就如某次在节目上,有人问朴树为什么来节目,朴树的简单回答记得当时就直接冲到热搜榜第一位。

他的回答是——“需要钱”,话是直白了点,但却很真。简单的几个字并不是谁都能有勇气去承认的,还是当着大家的面去承认这个事实,那是需要打破多少的心理建设才能做到的啊。我是欣赏他的这份勇敢和真,没有什么矫揉造作,扭捏作态,多的是一份纯,这很难得。

说到此,或许会被别人曲解,觉得“直接就是纯了”?不不不,我并没有那样说,也并非是有意的去推崇所谓的“直接”,表达的意思是要保留初心。心里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就好了,太多的修饰倒让事件显得虚假了,给人感觉不真诚了。

不被人逼迫谁都能善解人意(不被外物所牵制)(4)

若用文艺气息来解读朴树的此生,倒真的如网友们总结的那样,用他的歌就能串联起来。从《生如夏花》到《平凡之路》再到后来的《清白之年》,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这就不免让我想到了王菲,那个《重庆森林》里古灵精怪的阿菲,那个年过半百在《幻乐之城》出场依然能蹦蹦跳跳的“少女”阿菲。

朴树和王菲的相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在遵照自己内心的同时,试图跟这个世界来进行一场和解,让自己舒服,也能做到不打扰他人,这些的感受都在他们的歌词中看得见的。

不被人逼迫谁都能善解人意(不被外物所牵制)(5)

当你心无杂念的去听他们的歌,不难发现,他们的歌声里、歌词里、歌曲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更像是自身情绪的一种抒发,不管有没有听众,自己就是自己的听众。

不讨好任何人,只讨好自己,遵从内心的召唤。这说起来真的很容易,可想要把它落到实处就真的是要费好大的力气呢。

不被人逼迫谁都能善解人意(不被外物所牵制)(6)

它首先要克服的是自己,自己心的那个狡黠,心猿意马正是如此,你是否静下心来去注意过?

就拿我写文字来举例。真有过一段时间,我感受到了心的狡诈,它就像是一匹小野马,又或者是异常喜欢玩躲猫猫游戏的淘气孩子,你让它往东,它有意无意的就想要跟你对着干——偏往西。本来心里想要文字表达的是这个意思,而当文字被写出来时却又有了歧义,朝着另一个方向一去不复返的架势。

这就需要时常的跟自己来一次“止语问心”。找个时间空闲、环境安静的一次机会,让自己沉静下来,好好回忆一下自己近段时间所经历的事情,问问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什么是该要继续坚守的,需要的是什么,什么又是必须调整的,等等。

不被人逼迫谁都能善解人意(不被外物所牵制)(7)

坚持去伪存真的原则,在生活中反复的打磨自己的那颗心,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一点都不复杂,生活真的是简单又有趣的,人间是值得的。

再然后,就是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看一看这个世界的样子,体验一下这个生活的起起伏伏,经历过了悲喜交织,自己也就自然的淡然了许多。这并非是向生活妥协,我更愿意理解为是跟生活和解,在不管是否看得见的规则之下,自己依然能坚守初心,为自己保留一份纯真,自己舒服,对外也能彼此舒服。

不被人逼迫谁都能善解人意(不被外物所牵制)(8)

什么纸醉金迷,什么名利地位,什么大起大落,这些的这些都是不长久的存在,“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就是最好的说明。

自以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不,不见得。得到时的满足感只是一时的感官体验罢了,做成一件事的成就感也是如此,而感官过后呢?一切又都归于平淡。

不被人逼迫谁都能善解人意(不被外物所牵制)(9)

外界的种种,不过是来让自己的心能简单一些再简单些,想要坚定的就更为的坚定,简单的更为简单,该放下的也就放下了,更清楚了可为与不可为的区别。

清静了,心无杂念了,也就不再被外物所牵制了,自己整个人的状态也就轻松了,这就很舒服了。

以上是我对《清白之年》的感悟,那么你呢?

——by:叁鱼。2020.9.12,落笔于11:26分,用时近两个小时。(已声明原创,版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