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回国参加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时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8年6月22日,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我所理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

从1874年李鸿章感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到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过一百四十余年,然而人类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

那么,何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9年6月7日,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用“三个前所未有”来说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即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

自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工业文明就在全球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并从西欧向全球范围扩散。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机器大生产的深入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西班牙、荷兰、英国先后成为世界霸主并开始了世界殖民掠夺。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那些被压迫民族和国家为了改变贫弱受欺、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被迫奋起抵抗外来侵略,努力探索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现代化发展道路。

我所理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被压迫民族相互支持配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了帝国主义统治,取得了政治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从而扭转和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独立以后,现代化建设便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

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并非一帆风顺。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在党的领导下,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就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列强随便派几艘船、架几座炮就能欺侮中国的历史早已一去不复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开始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由中国发起和主导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安全、经济贸易、地区合作、全球性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所理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3)

特别是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球,中国不仅迅速控制住了国内疫情,而且向疫情严重的国家派出专家组,向世界各国援助抗疫物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面对疫情一片恐慌混乱,美国等发达国家置本国人民生命安全于不顾,置国际抗疫合作大局于不顾,不断逃避责任、转嫁危机、甩锅中国,在人类共同危机面前仍然奉行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已经证明了中西方两种制度、两种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优劣。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以及一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兴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各个领域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当落后国家已不再落后,发达国家的绝对优势就自然向相对优势转变,甚至在某些领域相对优势也不复存在。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内部本身也在不断分化重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爆发频率越来越高,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机制失灵频率越来越高,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和文化危机不断积累,政治极化、贫富分化、阶层固化已经成为悬在发达国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所理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4)

世界格局和全球秩序正在重塑,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加速世界秩序重塑的历史进程。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进而带来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巨大变化。

第一次科技革命由英国发起,人类由此进入机械化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紧随其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确立,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科技革命由德国和美国发起,人类由此进入电气化和自动化时代,崛起之后的德国开始挑战英国的霸主地位,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和英国双双受挫,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第三次科技革命由美国发起,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时代,苏联解体之后国际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日本和欧盟快速发展,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兴起。

但是,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基础弱,技术含量更高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我所理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5)

当前,人类正处在以新材料、新能源、基因工程、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夜,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前三次科技革命所能比拟的,美国虽然是头号科技强国,但并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分化综合、国际分工的精细化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在全世界为所欲为。

对于中国而言,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始终都是“旁观者”,因而错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也丧失了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今日不同以往,中国早已意识到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性,积极行动。中国现在的经济体量和人才数量也能够为正在进行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保障和人才支持,在某些领域中国已经领先于世界,发展前景光明。

我所理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6)

大变局往往意味着重大发展机遇。今日的中国已不再是消极被动的追随者,不再是墨守成规的依附者,不再是危机麻烦的制造者,不再是夜郎自大的盲目者,而是世界潮流的参与引领者,是世界方案的重要贡献者,是世界变局的理性应对者。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一定能为世界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中国道路一定会在世界变局的历史进程中越走越宽。

大变局往往更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责任担当。自身拥有强大的综合实力才是应对历史变局的根本,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只不过是其综合实力的外在反映而已。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要中国能够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有效整合内部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就必然产生巨大的外部效益,形成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以国家形态传承而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包含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如果中国能够始终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现代活力,就能够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甚至引领世界文明的潮流和方向。

当然,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面临复杂多元的内外压力。面对众多不确定因素,我们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妄自菲薄。

我所理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7)

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到限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诸如气候、病毒、战争等偶然因素和未知因素完全有可能在突然之间改变世界格局。

但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结构性关系没有变,中国长期向好发展的良好势头没有变。中国的未来,既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又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既取决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又取决于中国的道路选择和制度建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砥柱中流——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篇幅限制,略有删减。】

我所理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