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是一个时代还是一个朝代(夏商周之前还有个朝代)(1)

帝尧所在的“唐”实际指尧的封国,并非朝代名。虞朝才是唐尧所在的真正朝代。上海博物馆亦有一批珍藏楚简共1700余支,明确成书于战国中期,史学界称之为上博简。其有《容成氏》一篇,完、残简总计53支,2000余字。它记述的上古历史的具体事件要比后世的《史记》所述更为准确,因为秦灭东周和六国,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典藏的珍贵史料或焚或佚。西汉司马迁时期的文献已不足以构建精确完整的商周史,更不用说虞夏史了。司马迁本人也在《史记》中感慨只能粗略描述五帝时期历史的基本轮廓:“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不足与之言五帝”。《容成氏》有幸长期葬于地下,躲过历代战火于后世重见天日实属华夏之幸。它斧正了一些秦灭六国后歪曲的先秦历史。上博简《容成氏》载“口氏之有天下,厚爱而薄敛焉,身力以劳百姓。其政治而不赏,官而不爵,无励于民,而治乱不共。……于是乎始爵而行禄,以让于又有虞迵,有虞迵曰:「德速衰……」口于是乎不赏不罚,不刑不杀,……有虞迵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终。……昔尧处于丹府与藋陵之间,尧不劝而民力,不刑杀而无盗贼,甚缓而民服。于是乎方百里之中率,天下之人就,奉而立之,以为天子。……尧于是乎为车十又五乘,以三从舜于畎畝之中,……尧乃老,视不明,听不聪。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舜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不得已,然后敢受之”。意思是上古某帝王让位于有虞迵,有虞迵死后却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于是大家推举尧为天子,尧当时是一个有百里之地的诸侯。尧年老后也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于是传位给虞舜……上博简是原始出土文物,非常可靠。虞朝确乎是一个长久的朝代,绝非舜所建立。舜只是虞朝的首领之一。《上博简·子羔》里也明确提示了这一点,《子羔》记载舜是“有虞氏樂正瞽瞍之子也”,明显告诉我们在舜前就早就存在虞朝了。尧舜都是虞朝传承的首领。文中出现的虞朝首领虞迵,则是所有传世文献中未曾见的。尧本是虞朝的诸侯,尧的继位是因为虞迵没有合适继承人,由诸侯推举而来,后来尧又禅让给虞舜。这个过程和西周的“共和行政”非常相似:周厉王被国人赶走后,诸侯推举共伯和代行天子之事。后周宣王长大成人,共伯和又把王位还给宣王。《书传》载“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遂以为号。或谓之陶唐氏”。《论衡》载:“衡堯以唐侯嗣位,舜從虞地得達”。“唐”实际指尧的封国,并非朝代名。虞朝才是唐尧所在的真正朝代。《容成氏》还展现了恢弘的虞朝全貌,它是夏朝之前一个历史悠久的朝代。虞朝的治理是以「不赏不罚」闻名的,保留着君长推举制度,也是尧舜禹禅让制的原型。虞朝早期著名的首领有虞幕,后期有虞迵。尧是以虞朝诸侯之一唐国的首领,在虞迵死后被推举为天子,后又禅让于虞舜。虞舜乃是虞朝乐正瞽叟之子,并非是虞朝的建立者。 尧舜禹都是虞朝君主,直到大禹建夏,虞朝遂亡。

夏商周是一个时代还是一个朝代(夏商周之前还有个朝代)(2)

夏商周是一个时代还是一个朝代(夏商周之前还有个朝代)(3)

夏商周是一个时代还是一个朝代(夏商周之前还有个朝代)(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