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一个意思问题,“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进体制内?”

看到这个问题有没有些诧异,公考热持续升温,体制内怎么就成了被迫选择呢?

原来,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认为,体制内就是养老混日子,疫情下没有其他选择,才被迫考公务员,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有些犹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答案就在问题里,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入体制内?

因为你年轻啊,只看到了朝阳,却还没见过黄昏,你只遇见了你这个年龄的风景。

中国有句老话,常被扣上倚老卖老的帽子,那就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

其实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老人的见识就是要比年轻人广博,考虑的因素就会比年轻人全面。

年轻人敢打敢拼,要创业,要梦想。

中年人瞻前顾后,要稳定,要保底。

这就是差别,年轻人输得起,也确实有傲视万物的资本,但总有一天会输不起,如履薄冰,踌躇不定,这个时候又会新的年轻人鄙夷的看着你的顾虑和投鼠忌器。

而那时,你又无奈的看着这些愤青,说着你当年最不想听的话。

这是一种轮回,也是一种宿命。

为什么身边的长辈普遍看好体制内的工作,他们不知道公务员工资不如私企吗,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吗,他们不知道烟花比夜空更绚丽吗,他们都知道,但他们更明白,人这一辈子是一场耐力赛,不是冲刺赛。

你可以在私企年薪50万,也可以早上起早上睡艰苦创业,这都是没问题的,但是年长的人更看重一个几率的问题。

这个几率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淘汰率,开网店的有很多,但只有10%的商户是赚钱的;做网红的那么多,真正能走到大众视野的寥寥无几;年薪30、50万的那么多,35岁以后还能拿高工资的有几个?人生不能只看前半段,不管后半段。

公务员考试最后一天还有希望吗 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1)

此外,关于体制内就是养老这个观点,有些偏颇了。这句话可以从两方面看,一面是误解,一面是福利。

所谓误解就是很多人把公务员的工作想象成看报纸、喝茶水,但你想过没有,体制内有多少茶叶才需要年年招人,听着体制外的人说体制内的事,这种观点本来就立不住脚。

为啥又说另一面是福利呢?现在有多少企业敢拍着胸脯说我这边能养老,不都加快新陈代谢,引入新鲜血液,提升组织效率嘛,企业都是年轻人,你去哪呢?而体制内最大的一个保障机制就是养老,不仅养老金上不断缴,代缴比例也是要远超企业,退休后还有老干部局安排退休生活,这些是其他工作能比的吗?

关于这个问题,每年都有很多人犹豫,其实大可不必,每个工作都有他的优势,同样也有劣势,你分别找到这些核心要素,然后对比自己的需求就不难找到答案。唯一需要犹豫的就是这些因素是不是你持续想要的。

比如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北漂,20岁来了,28岁走了。20岁想要的是梦想,想要无限的可能和未来,但28岁有些疲惫了,想要安稳和踏实。每个年龄段想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而年龄越大,想要的东西越重要,因为你获取价值的成本越来越高了。

所以,最难的问题不是自己做什么,而是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如果抓住了这个,那其他问题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留言、点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