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重读和弱读(最近全世界的人都在读什么)(1)

本月单读继续播报全球书情,我们的作者吴瑶从美国发回了她精心挑选的英语世界最近出版的非虚构作品和小说。

非虚构

独生子女:中国最激进的实验

(One Child: The Story of China'sMost Radical Experiment)

作者:方凤美(Mei Fong)

出版社: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出版日期:2016年1月

怎么分重读和弱读(最近全世界的人都在读什么)(2)

中国的“一胎政策”实施 30 余年,终于在去年 10 月宣告终结,最初为消除贫困、发展经济而制定的政策给第一人口大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普利策新闻奖得主方凤美在新书《独生子女:中国最激进的实验》中指出,这个政策正危及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它使得人口进入老龄化、男性过多,甚至导致劳动年龄人口不足。实际上,中国的劳动年龄自 2012 年达到 69.9% 的峰值之后,已经出现连续下降。

“一胎政策”是个庞大的话题,方凤美选择了一个感性的切入点:2008 年汶川地震造成六千多个家庭失去他们的独生子女,触发了人们对“一胎政策”的反思。这是她写作这本书的灵感来源,全书的故事也从地震灾区开始。在这本书中,方凤美研究了政策形成的原因,以及它对普通百姓造成的广泛影响。虽然中国已经宣布全面放开二胎,“一胎政策”的副作用还将持续几十年。她在中国各地采访,从职业身份不同的人口中还原这个政策的前世今生。

她去过“单身汉村”,那里已经没有适婚女性。她找到一位已经在美国城郊定居的高级计划生育干部——她曾经批准了 1500 例强制流产手术,包括三分之一孕晚期案例。她从定制真人大小性爱娃娃这个新兴行业当中找到了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她既采访过收养中国婴儿的美国人,也采访了选择由美国代孕母亲生孩子的中国人。她还在北京做过试管婴儿手术,去过昆明的养老院,她希望尽可能多的接触受到这个政策影响的人群——他们的人生经历,甚至是生与死。

小说

人口普查员(This Census-Taker)

作者:柴纳·米维尔(China Miéville)

出版社:Random House

出版日期:2016年1月12日

怎么分重读和弱读(最近全世界的人都在读什么)(3)

柴纳·米维尔像个魔术师,他是“新怪谭”(New Weird)一派中最神秘莫测的人物之一——你不知道他能写出什么东西来。他写黑色小说、蒸汽朋克小说,也写外星人、写魔幻的毛毛虫,文字在他笔下变幻出各种形状。最近,他出版了新的中篇小说《人口普查员》,关于一个男子回顾他童年曾经遭遇绑架、又被绑架者称为“客人”的悲剧。

这是一个童话,起码它是按照童话的方式讲述的。从前有两个峡谷两端的村落被一座桥连接着,男孩和他的父母就住在山上一幢孤零零的房子里,远离城镇和那里稀薄的文明。他的母亲是一个园丁,靠着劳动在镇上换点生活必需品,他父亲则制作各种神奇的钥匙——可以改变天气、带来爱、让坏掉的机器起死回生的钥匙。故事从男孩尖叫着跑下山去开始,因为他看到了母亲杀死了父亲——或者相反,又或者是什么人做了恶心的事,反正童话故事有时就是始于鲜血淋淋。

这场“谋杀”是个谜,贯穿了故事的始终,有时盖过了其他谜团,但众多古怪之处充满了细节,为了呈现男孩不得不独自面对的世界。米维尔最擅长让读者透过故事主角的眼睛观看他想象中的世界。故事中的男孩还很年轻,像孩子一样去理解事物。他生活的世界变成了末世的形象,城镇、那座桥、街道上散落着破旧的机器、野生动物,被遗弃的楼房里的孤儿成了他的朋友,但这一切只是男孩的世界中的事物,就像摆设。

故事里有战争发生,只有在人们谈论起来或者是在什么地方发生时,他才会知道,仅此而已。他的母亲曾经试图给他讲自己长大的那个小镇,但令她恼火的是男孩不甚关心,她的声音和形象便渐渐淡出。至于他父亲那魔幻的工作?从来没谈起过,也没解释过,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不过,男孩更关心他父亲没来由地杀死的动物,赤手空拳地打死,然后远远地抛下悬崖。男孩相信他的父亲也杀人,最后轮到他的母亲,但警察不相信他。法律规定他是父亲的财产之一,当他尖叫着跑下山后,他被归还给了那幢寂静的房子里的男人,回到他玩耍过的阁楼,还有雾气缭绕的山。

于是男孩想尽一切办法逃走,一次次地被抓回来,又逃跑。他的孤儿朋友想帮助他逃脱,但出了错。讲述者用老者的口吻回忆了整个故事,关于童年的恐怖记忆,他相信父亲迟早也会杀了他。直到一个人口普查员的到来——那是一个系领带戴眼镜的怪人,带着书和枪,他找到特定的人,询问他们然后记录下来,他要找男孩的父亲。米维尔用松散而克制的方式,将一个由破碎机器构造的世界呈现出来。男孩身上的盲点——他不知道的事情,没问出口的问题,又将读者深深吸引到另外一个空间。

悲伤是长着羽毛的生灵(Grief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作者:麦克斯·波特(Max Porter)

出版社:Farber

出版日期:2015年9月

怎么分重读和弱读(最近全世界的人都在读什么)(4)

小说的题目来自埃米莉·狄更生的一句诗“希望是长着羽毛的生灵”,这是对她的致敬,另一层原因则是,即使悲伤,也有希望的曙光。这是一部中篇小说,也像寓言,又算是关于悲伤的散文。波特是《格兰塔》的编辑,这是他出版的第一本小说,里面既蕴含了同理心,又有炫目的文字,透露出他的思考。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丈夫和父亲、一个邋遢的浪漫主义者、一个混乱的学者,在妻子意外身亡之后独自漂泊的人。两个儿子和他一样,在伦敦的公寓里,在席卷而来的难以承受的悲伤中挣扎。父亲想象着一个同时充斥着幸福和空虚的未来,而两个儿子则处于徘徊、野蛮、不受控的状态之中。在最为绝望之时,“乌鸦”前来拜访,它既是对手,是骗子,也是鞭策者、保护者、治疗师和保姆。它自称为“多愁善感的鸟”,发现“人类除了悲伤之外都很无趣”,它硬要留在这个受伤的家庭身边,直到他们不再需要它。几个月过去后,失去妻子和母亲的痛苦因记忆的慰藉而减轻,乌鸦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父亲重新开始写诗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的书,男孩们则渐渐长大。

书中的父亲心思被乌鸦占据——这本来只是休斯的一首诗,它甚至变成了真的,但无论是想象的还是真的,它的效果都一样,它不是休斯的乌鸦,是父亲的、男孩们的,是我自己的、读者的,本质上来说它是曾经被忽略的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主题。波特说自己在写作这本书之前没有去读《乌鸦》,他不希望它占据自己的脑海,他想象的乌鸦有别于休斯的,因为模仿是致命的。他向书中填充的是恐惧、震惊和不适,曾经侵入父亲的破碎生活的东西,从而塑造了这个角色。波特说自己的书是三声道,需要平衡父亲、休斯和乌鸦的存在。

(Pond)

作者:克莱尔-露易丝·本尼特(Claire-LouiseBennett)

出版社:Fitzcarraldo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怎么分重读和弱读(最近全世界的人都在读什么)(5)

这本书是克莱尔-露易丝·本尼特的处女作,由 20 个故事组成。最初由爱尔兰一家小出版商出版时,就引起了关注。书很薄,但它捕捉了无名的主角具有迷人艺术鉴赏力的本质,那是一个住在人烟稀少的海边小镇郊外的年轻女子。本尼特在讲述时,避免了惯常的叙述方式,而着重于女主角的日常经历,从吃麦片粥或香蕉的最佳方法,到偶遇奶牛,有的以整个故事的长度和叙述方式呈现这些片段,有的则是不到一页的零碎记叙,共同点都是充盈着满满的细节,甚至与我们的童年记忆中的物理世界产生关联。于是这些细节的环境塑造出了完整的角色,包括她的情绪——渴望、挫折或是失望,也包括她的人生——结束婚外情,或者是与新的爱人暧昧。

开篇的故事当中,叙述者还是一个小女孩,她翻过高墙进入一座花园,攥着淡紫色的贝壳在草坪上入睡,这似乎预示着整本书就像爱丽丝的梦境,或是白日梦。而像作者在“最深的海”一篇中所说,白日梦让我回到原初。而那座从厚厚的绿篱间瞥见的小屋、赶走一只猫时撞到的无法进入的秘密花园,好像都是失去的天堂的回声。本尼特写这本书只是为了让人们重新发现这个世界的魅力所在。书名的《湖》除了是对梭罗的《瓦尔登湖》的致敬,也指的是湖边常出现的“湖”的标识,好像传递打破某地魔咒的信息,让人无法身陷其中。

读者们阅读这些故事就好像跟叙述者一起,窥探她的灵魂。叙述者的形象也浮现出来,有时痛苦,时常欢乐,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会忍不住在其中看到自己满满的欲望和局限,也有难以捉摸的欲望,尽管一切已知。

骗我一次(Fool Me Once)

作者:哈兰·科本(Harlan Coben)

出版社:Dutton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怎么分重读和弱读(最近全世界的人都在读什么)(6)

阅读哈兰·科本的书,会觉得每一页都是一部惊悚片,充斥着他招牌的刺激至极的悬念和令人刻骨铭心的情感,开场白就很惊心动魄。而在这本新书——他的第 28 本小说中,科本再次超越了自己,这本书也将被改编成电影。故事讲述的是前特种部队飞行员玛雅·斯特恩离开战场回到家乡,她先后失去了姐姐和丈夫——他在一次有预谋的抢劫中被杀害。她开始独自一人照顾女儿,于是在家中装上了监控摄像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她看到了摄像头拍摄到的不可思议的画面——两岁的女儿在与父亲玩耍,就在他去世两周后。谜团之中的问题在于,你是否相信亲眼看到的一切,即使是拼命说服自己去相信的?为了找到答案,玛雅最后与自己过去深埋的秘密和欺骗和解,才能直面关于她丈夫和自己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真相。科本后来解释说,玛雅这个人物跟其他老兵一样,某种程度上受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困扰,但这并不妨碍她仍然保持洞察力,当看到自己的丈夫出现在监控录像中时,会想到自己可能被耍了,退一步想,事情并不是像自己所看到的那样。

科本在解读自己的作品时说,人物和情节的灵感都来自真实生活,他曾经在一次签名会上遇到一个女飞行员,虽然性格不一样,但是她为人物创作提供了背景。同时他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使用监控摄像头,“我会想,当我看着监控摄像头,脑子里会出现什么乱七八糟的呢。”于是有了这本书,里面曲折而纠结的惊悚情节胜过于以前,他希望读者享受这些情节,你可以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有时即使被情节骗过去,还是乐在其中。不过科本说,最根本的情感层面不会变。

战争前的夏天(The Summer Before the War)

作者:海伦·西蒙森(Helen Simonson)

怎么分重读和弱读(最近全世界的人都在读什么)(7)

这是西蒙森的第二本小说。故事发生在 1914 年的东萨塞克斯,后爱德华时代的夏天,正是天气好得不像话的时候,休·格兰奇刚结束了他的医学研究,去看望他的阿加莎阿姨,他们一家住在田园诗一般的海滨小镇莱伊上,阿加莎的丈夫在外交部工作,她肯定他会在谈话中提及巴尔干地区炫耀武力的行为不会恶化升级,而阿加莎自己有更迫切的忧虑,她冒险选了一个新的拉丁语老师,她的名字叫比阿特丽斯·纳什。纳什也是个作家,她只身带着几大箱子的书来到这个小镇,她比人们认知当中的拉丁语老师看起来思想更自由、更具吸引力。她挚爱的父亲刚去世,没有给她留下分文,她来到这里只是为了独自生活,教书和写作,生活起初并不顺利,她曾经差点丢掉工作。萨塞克斯的美景和小镇上形形色色的居民让她渐渐好起来,此时夏天也将接近尾声。尽管阿加莎一再保证战乱不会发生,难以想象的事情终究到来了,战争来袭,这座小镇缓慢的步调和陈旧的生活方式都将受到考验。

西蒙森的文字干净克制,她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讲究历史细节,对画面极其敏感。她讲述了一个宏大的故事,进展得相当缓慢,没有耸动的悬念,读者很容易看出那些是被宠爱的角色,他们可以善始善终,故事讲述到 280 页之后才呈现纳什走进教室的场景,而当德国入侵比利时和莱伊接收难民的情节出现时,故事变得更吸引人。

慕尼黑之旅(Journey to Munich)

作者:杰奎琳·温斯皮尔(Jacqueline Winspear)

出版社:Harper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怎么分重读和弱读(最近全世界的人都在读什么)(8)

这是一本以二战为背景的小说,主人公梅西·多布斯是英国特勤局的卧底,被派往希特勒治下的德国执行任务,所以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阴谋的故事。1938 年,多布斯执行完任务回到英国,在一个乍暖还寒的早晨,她正向满是回忆的菲茨罗伊广场走去时,被特勤局的布莱恩·亨特利和罗伯特·麦克法兰拦住了——德国政府同意释放一名英国囚犯、工程师莱昂·多纳特,但前提是他要拿另外一个家人作交换,然而这个男子的妻子已经卧床不起,女儿又在一次事故中丧生,于是特勤局决定用多布斯换回那名身处慕尼黑郊外的男子——她跟这名男子的女儿惊人的相似。她轻装上路,戴上假发,身上只有一把手枪,一路冷静地与德国外交官和盖世太保交涉,但见到那名囚犯时,多布斯发现他不是工程师本人,虽然也是纳粹的受害者。事情进展至此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危险,尤其是当她发现真正的工程师身处何地,以及意识到了他的重要性。

英国政府并不是唯一一个关心她这趟旅程的人,她的克星——她认为该为她丈夫的死负责的人,得知了她即将前往慕尼黑,也急切地想寻求她的帮助。这趟前往纳粹德国心脏的旅途中,多布斯遭遇了诸多意料之外的危险,她也开始想也许是时候重返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了,但是特勤局似乎还有别的打算。这本书是温斯皮尔上一本小说《危险之地》(A Dangerous Place)的“续集”,之前书中出现在一战时期的护士,变成了心理学家和调查员多布斯,作者赋予了她新的生命,而这个故事显然还可以续写下去。

单读出品,转载请先至后台询问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朋友圈

最新消息:

微信公众号开放置顶功能了

爱单读的你,现在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我

操作方法请见下图,需要把微信更新至最新版本哦

怎么分重读和弱读(最近全世界的人都在读什么)(9)

怎么分重读和弱读(最近全世界的人都在读什么)(10)

怎么分重读和弱读(最近全世界的人都在读什么)(11)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单读 App(如果曾经下载过旧版单读 App 的用户,请卸载后重新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