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下[导语],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孟子告子下第七章?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孟子告子下第七章(孟子详释177告子下1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孟子告子下第七章

告子下

[导语]

本篇共十六章,十一章对话,五章语录。涉及内容较杂,重点是围绕学习、生活、从政实践中的“信”来分析“性善”。其中“舜发于畎亩之中”一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2.1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12.1[原文]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①:“礼与食孰重②?”

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③?”

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④?”

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⑤。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⑥。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⑦!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⑧!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⑨’。”

12.1[释文]

有位任地的人问屋庐子说:“守礼法与获取食物哪个重要?”

屋庐子说:“礼法重要。”

任地的人问:“女色和礼法哪样重要?”

屋庐子说:“礼法重要。”

任地的人又问:“按礼法获取食物就会饥饿地死去,不按礼法获取食物就能吃上食物,一定按礼法行事吗;按礼法亲自迎娶就不能娶回老婆,不亲自迎娶就能娶回老婆,一定要亲自迎娶吗?”

屋庐子不能回答,第二天到邹国告诉孟子。

孟子说:“对回答这个问题嘛有什么难的!不考量事物的基点却以事物的终端找齐,一寸见方的木头可以让它比尖顶塔楼还高。金属比羽毛重,难道说一个衣带钩的金属跟一车羽毛比吗!拿分量重的食物跟分量轻的礼法来比较它何止食物分量重;拿分量重的女色跟分量轻的礼法来比较它何止女色分量重!去回答他说‘扭住哥哥的胳膊来抢夺他的食物就能吃到食物,不扭就不能吃到食物,那就去扭哥哥吗;翻过东面人家的墙壁去搂抱人家的处女就能得到妻子,不搂抱就不能得到妻子,那就去搂抱处女吗’。”

12.1[注释]

①任人有问屋庐子曰:有位任地的人问屋庐子说。任人,任地人。任地曾是春秋时任国,孟子时任地属齐国。《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故址在今山东济宁。屋庐子,孟子弟子,名连。

②礼与食孰重:守礼法与获取食物哪个重要。礼,礼仪法度,作动词,守礼仪法度。食,食物,作动词,获取食物,吃食物。

③色:女色。

④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按礼法获取食物就会饥饿地死去,不按礼法获取食物就能吃上食物,一定按礼法行事吗;按礼法亲自迎娶就不能娶回老婆,不亲自迎娶就能娶回老婆,一定要亲自迎娶吗。以礼,按礼法,按礼法行事,按礼法做。以,介词,按,依。而,相当于“……地”。亲迎,亲自迎娶。得,能,能娶回。

⑤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屋庐子不能回答,第二天到邹国告诉孟子。对,应对,回答。明日,第二天。之,动词,往,去,到。

⑥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对回答这个问题嘛有什么难的!不考量事物的起点却以事物的终点找齐,一寸见方的木头可以让它比尖顶塔楼还高。第一个“于”,对。是,此,这个问题。何有,有什么,算什么。揣,揣度,考量。本,树根,指楼房等建筑的起点。而,就,却。齐,作动词,看齐,对齐,以……找齐。末,树梢,指楼房等建筑的顶端、终点。高,使……高。第二个“于”,比。岑楼,尖顶高楼。

⑦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金属比羽毛重,难道说一个衣带钩的金属跟一车羽毛比吗。金,《说文》:五色金也,黄为之长。这里实际就指金属。于,比。谓,说的是。本句中两个“谓”,前一个“谓”属多出。一钩,一带钩之金,言其少。一个钩子,古人用在束带上起牵挂作用的钩子。与,跟……比。

⑧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拿分量重的食物跟分量轻的礼法来比较它,何止食物分量重;拿分量重的女色跟分量轻的礼法来比较它,何止女色分量重。食之重者,分量重的食物,定语后置。礼之轻者,分量轻的礼节,定语后置。而,来。奚翅,奚啻,何止,岂但。翅,同“啻”,只,止。

⑨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去回答他说“扭住哥哥的胳膊来抢夺他的食物就能吃到食物,不扭就不能吃到食物,那就去扭哥哥吗;翻过东面人家的墙壁去搂抱人家的处女就能得到妻子,不搂抱就不能得到妻子,那就去搂抱处女吗”。往,去。应,回答。第一个“之”,他,代指向屋庐子提问题的“任人”。紾,音zhěn,扭,拧。逾,越过,翻过。其,他家的,人家的。处子,处女。

12.1[解读与点评]

“一钩金与一舆羽”讲的道理与《告子上18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杯水车薪”的道理相似,讲的都是不成比例不可比的道理。

“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句中两个“谓”,前一个“谓”多出,这就是古人编辑的漏洞造成的病句。

“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这话是孟子教屋庐子的话,自然也是屋庐子将要对任人说的话。这段话是孟子带着气儿教导屋庐子的,“往应之曰”“去回答他说”这语气多理直气壮啊!

“亲迎则不得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是怎么回事?当然是要娶妻子的男子形象欠佳一类了。

难住了屋庐子的任人使用的是诡辩术,他故意混淆概念,以不对等的事物做比较,以偏概全。

孟子以清晰的逻辑思维诊断出屋庐子中了任人的诡辩术,“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然后就教给屋庐了用诡辩术去驳诡辩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就有了理直气壮的“往应之曰”的话。看来还是要学点儿逻辑学啊!

要不要遵守礼法,要不要遵守规矩?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有理性,必须遵守约定的礼法,必须遵守共同制定的规矩。当然,权衡轻重要符合实际,要选择正确角度:比如“民以食为天”,这个“食”很重,它不是“一箪食一豆羹”的“食”。

从屋庐子“明日之邹以告孟子”获得这样的信息,指导屋庐子的孟子此时在邹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