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有啥用等于没说下次(说得多就有用吗)(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写作业就不能认真点?说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

“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不要到处乱扔东西!”

当你气急败坏时,当事人在一旁听着却毫无感觉。

你会觉得: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改呢?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良苦用心呢?你怎么就听不进去呢?

你得到的是一个白眼和一脸的不屑。

而你仍然处于震怒之中,浑身颤抖,气得上气不接下气。

说了有啥用等于没说下次(说得多就有用吗)(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是否反思过,为什么会这样?

很简单:你超限了。

这就是“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免疫甚至心理逆反的现象。

古人已经告诉过我们一句经典叫“多说无益”。

但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超限教育却非常普遍地存在着。一遍遍地要求着孩子不要怎样怎样,你要怎样怎样,结果孩子还是该怎样怎样!多气人啊!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免疫系统,当外部病原侵入我们的人体时,免疫系统就会产生应激反应,抵抗或杀灭病原,防止机体受到侵害。这是人体趋利避害的本能,让我们免受伤害,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我们的心理也同样有一套系统,当我们受到强烈的、连续性的刺激时,我们的心理就会主动忽略或无视这些负面的刺激,从而让我们的心理免于崩溃。“超限效应”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说了有啥用等于没说下次(说得多就有用吗)(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重音、重复可以起到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关注,但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却要注意,话说多不如少,没有人喜欢啰里啰唆的唐僧。脚磨多了会有老茧,耳朵听得多了也会出“老茧”。过多重复的刺激降低了孩子心理敏感度,说得越多效果越差,尤其是想说服某人不要做某事的时候。

我问过很多吸烟的人,他们是怎么开始抽烟的,一致的回答是:开始看大人吸烟非常好奇,但是大人总是不允许他们抽烟,在学校里老师也是一遍遍强调青少年不要抽烟喝酒。慢慢地好奇心在家长和老师不断地说教下变成逆反心理,你不让我抽,我就偏要抽给你看。于是结果很明显,渐渐染上烟瘾,离不开烟了。

逆反心理也是触发“超限效应”的重要原因,有时候逆反心理比心理免疫更糟糕。

说了有啥用等于没说下次(说得多就有用吗)(4)

图片来源于网络

社会上很多不良少年都是在不断重复的暴力语言下形成的,如:你是猪吗?你真是没用!你怎么不去死!我要你有什么用!诸如此类的语言严重的打击了孩子的心理,使孩子渐渐失去自信,失去自我。我们说“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给自己构建的世界里。”你用暴力语言不断打击孩子时,他的心理也在不断地产生免疫,对你说的话不可置否;同时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活成你用暴力语言描述成的样子。

教育的过程其实是身体力行和有效沟通的过程。

请记住,任何沟通,特别是想要说服别人改变行为或态度的时候,避免喋喋不休地毫无意义的重复,我们需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特性。用平等的沟通地位和孩子沟通,或者说运用一些心理学技巧,激起孩子的好胜心和求知欲,甚至运用逆反心理,拨乱反正。

超限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已超限还不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方式。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利用好正反两面,就能解决好很多问题。

说了有啥用等于没说下次(说得多就有用吗)(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