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的理论著作(国学常识元杂剧)(1)

元杂剧是13世纪前半叶在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等基础上融合音乐、说唱、舞蹈、美术等艺术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形式。它主要以中国北方流行的曲调演唱,故称北曲或北杂剧。

元杂剧的体制有较为严格的格式:在结构上一般一本四折,一折大致与今天的一幕相同。一折又可以分几场,有的杂剧还有楔子,它的位置不固定,可以在第一折前,也可以放在折与折之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序幕和过场戏。楔子只用一支或两支单曲,不用套曲演出。每一折都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数,且要求用韵相同。每出戏由一人主唱,由女主角主唱的叫“旦本戏”,由男主角主唱的叫“末本戏”。元杂剧剧本前多有题目正名,整出戏要求用北方音乐演唱。元杂剧的剧本由曲词、宾白、科范组成。曲词的主要作用是抒情,一般由一个主要演员歌唱,是元杂剧的主题。宾白是剧中人物说白,主要用于交代情节。科范简称“科”,是对演员的主要动作、表演和舞台效果的提示。元杂剧的角色大致分为末、旦、净、杂四类,正末、正旦是元杂剧主唱的角色。

元杂剧的理论著作(国学常识元杂剧)(2)

元杂剧以元武宗大德年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繁荣期,创作中心在大都(今北京市),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人;后期为衰落期,创作中心南移至杭州,代表作家有郑光祖、乔吉、宫天挺等人。

元杂剧按题材可分为婚恋戏、公案戏、水浒戏、历史戏、神仙道化戏、教化戏六类。在当时非常繁荣,知名作家的作品有五百种之多。

元代后期,元杂剧渐渐衰落,最终被明代传奇取代,但长久以来,元杂剧中的优秀剧目如《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等一直久演不衰,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元杂剧的理论著作(国学常识元杂剧)(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