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七 文章来自淘漉音乐

最近我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个观点,当时正因为QQ音乐、酷狗酷我等平台上周杰伦的歌曲被标注为VIP,需要开通会员才能听,在微博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讨论。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1)

付费听歌这个逻辑遭到了部分网友的吐槽,可令人不解的是什么时候开始音乐付费变成了不应该的事情?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2)

很多人无法相信的事实是大部分纯正的音乐人都是靠音乐吃饭,他们为了能创造出有质量的歌曲,将赚来的钱全部投资到自己的音乐上。回顾歌坛,很多兢兢业业为音乐付出一切的人其实活得并不体面。

在某一次综艺节目上突然出现了阔别已久的朴树的身影。当时主持人问:从来是综艺绝缘体的朴树为什么来?朴树回答:我这阵子真的挺需要钱的。很难想象吧,朴树缺钱?这似乎是一件很难以置信的事情。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3)

1999年,朴树推出专辑《我去2000》。那时候那首《那些花儿》火的一塌糊涂,横扫国内各大奖项。就在华语乐坛最不景气的时候,朴树的专辑依旧卖出了50万张。

朴树对于音乐的热爱毋庸置疑:他用了12年来筹备他的第三张专辑,就在大家都觉得他无比愚蠢的时候,他说“我不是用12年来做1张唱片。如果一张唱片做了12年,可以预见,那该有多糟糕。当你足够爱一件事,你就会知道,这有多正常。”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4)

虽然专辑大卖,但他依然很缺钱:音乐并没有为他带来更多应得的收入。

他需要养着一个乐队而且正准备出专辑,他知道做音乐不容易,可没办法,这就是音乐人的现状。音乐是艺术,也是产品。我们总羡慕高晓松说过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是这句话本身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想要为梦想活着,就得选择苟且地活下去。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5)

我再举一个例子,大家都听过《夜的钢琴曲》吧,这首歌一直被人称为背景音乐之王,有着将近上亿的播放量,它的原作者是一名叫做石进的网络工程师。

当他的音乐点击量如此火爆的当下,他突然宣布:“老子不写歌了,要饿死了。”很多网友都不满意,你难道不应该已经腰缠万贯了吗?其实并非如此。

一个音乐人如果不能得到他该得到的利益,那他就可能无法继续创作。

再来说说如今摇滚乐的半壁江山—— 汪峰。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6)

曾经在“不能饿死音乐”演讲中所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辞去四五千的公职,做了“鲍家街43号”乐队,做喜欢的摇滚乐,过想要的人生。

当然紧接的,都能猜到,吃不起饭了,日子也没法过了。

和大多音乐人一样,汪峰开始了跑场的生活,也就是商演。150元一场,还得跑很远。对于这个阶段的音乐人来说,能找到场子已经不错,在乎钱干嘛呢。后来圈里有了些名气,正式签约京文唱片,第一张专辑分到了8000元,紧接着第二张发行之后,当然演出费还是不高,分一分就没了。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7)

终于,公司给他卖了海外版权,得了7400元。他20年以来努力的价值,只换来了7400元。2005年,《怒放的生命》专辑发行了,声誉提高了,收入呢?却和普通工薪阶层没有太大区别。

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家免费下载,更是让创作者没办法通过创作获得收益。汪峰谈及的一个关于他的数据,也让人唏嘘不已——几十年里纯粹由音乐作品赚得的总收益,只有60万。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8)

音乐赚不到钱,更多的人不再玩音乐,那这个世界该会变成什么样子?

行业有可观创收,才能刺激产业的复苏,也才能让音乐人有一片安身立命的土壤。我们从小就学过一首“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告诉我们珍惜农民辛苦种来的粮食,可是对于这种无形的创作却不懂得同样珍惜,音乐在本质上与其他商品并没有任何区别。

我们既然想要听一首歌,就应该为作者的劳动成果买单,记住一句话,免费提供音乐绝对不是义务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9)

自从大部分音乐都开始付费之后,我打开某APP总会看到诸如以下的留言:

“NM下个歌还要收钱?穷疯了吗?”“为什么我以前的手机下载不用钱,现在的却要收费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在想,中国没有版权意识的人该有多少。

在欧美国家,独立音乐人可以成为一个职业。

格莱美每年都给人惊喜,美国公告牌Billboard榜单总是佳作涌现,这背后的原因,是欧美国家法制上对于音乐作品版权的严格保护,严厉打击盗版,正版作品市场价格可堪昂贵,才是产业繁荣之根本。

以全球音乐收费最成功的苹果iTunes音乐商店例,在美国下载一首歌完整版:最低0.99美元(¥6.64元),最高$1.29(¥8.65元);专辑一般是$9.99(¥67元);而国外推行付费会员制比较成功的音乐平台Spotify,每月会员价格为$9.99(¥67元)。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10)

可见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大部分人对于音乐的保护思维还是很薄弱,但是这样的人可不包括李健。

谈到对于版权的保护,李健绝对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2017年,李健参加《歌手》。在一轮比赛中,他想演唱许飞写的《父亲写的散文诗》。于是给许飞打电话:“我可以唱吗?”许飞说:“没问题。”李健说:“我要给你版权费。”许飞说:“健哥,用不着。”李健说:“你必须要,这是对你的尊重。”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11)

后来在《歌手》总决赛的时候,李健演唱的曲目中,其中两首改编自《女儿情》、《唐僧抒怀》。这两首歌的作者是许镜清。

许镜清后来发微博说:

“很多明星歌手未经授权,随意在商演中唱别人辛苦创作的歌,这是侵权行为。李健却不然,他唱我的歌,不仅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还支付版权费。”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12)

许镜清是《西游记》的作曲者,他曾经表示,在歌曲问世以后得30余年,虽然有很多使用过该歌曲的单位和个人,但是他只收到过8000元的彩铃使用费和某网站的2.7元。甚至在他想办“西游记音乐会”时,因为没有资金支持,只能选择众筹。

许镜清的故事代表了很多音乐人的生存现状,也正因为像李健这样重视版权的音乐人太少,才导致中国音乐侵权成风,靠音乐获得收入成泡沫幻影,音乐作品也无法得到真正的保护。

音乐人无法获得合理的收入,是导致中国音乐产业寒冬的罪魁祸首。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13)

小学的时候为了一首满大街都播放的《七里香》,用考试成绩优异换来的5块钱买了一盘正版磁带。

后来,逐渐发展到MP3,iPod等多媒体的普及,下载音乐变得越来越方便,各种盗版音频便开始流传,我们早就不会像以前那样通过努力学习得到的零花钱奖励来换取一张正版CD,因为随便一个网站下载就好了。就也因此唱片销量变得惨淡无比,整个音乐行业都进入了寒冬。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14)

可是对于音乐人来说呢?尽管盗版音乐下载给听众提供了便利,却给音乐人带来了限制,我们享受了音乐却不愿意花钱。

还记得在04年初的时候,“滚石星空”创立了一家合法的音乐下载网站,只要花一元钱,就可以将上百位歌手、五万余首作品中的任意一首“据为己有”。

原本大家都认为科技与音乐的合作代表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意义重大。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国内盗版猖獗、屡禁不绝的现实环境下,存在着大量网站提供“非法下载”的途径,既然听众可以不花一分钱就下载音乐,那么音乐付费的生存空间能有多大?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15)

2004年至2013十年间,华语乐坛进入“死水期”,好音乐作品难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盗版严重,这对于华语乐坛肯定是悲哀的;可对于消费者,也未见得有什么可喜之处。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随着大家版权意识的觉醒,大部分粉丝开始愿意为音乐付费。

就在杰伦粉丝后援会的公号里因为是否支持付费听音乐发起了投票,大部分粉丝都选择了“愿意”。在各种不理解不支持的声音之下,还是有8成以上的歌迷支持音乐付费的这一行为。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16)

为周杰伦的好音乐买单,我们都觉得值得。

杰伦的歌曲已经陪伴了我们那么长的岁月,当年欠下的CD终于可以还给他,这就像是在感谢他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懂得。

音乐产业的重新崛起,不能依靠一己之力,而是需要全民一起努力才能达到,歌迷、音乐人、公司、音乐流媒体,甚至乐评人、娱乐公司、琴行、音乐学校、录音棚,哪怕直播平台上喜欢用歌曲作为BGM的网红,少了谁都不行。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17)

音乐需要被尊重,这些凝聚了原创音乐人心血的歌曲值得被保护。

因为大家都希望有一天,能够拥有一个清朗健康的音乐环境,能够一起看到华语音乐在哀鸿遍野的形势下,重回春暖的那天。

现在,你愿意为音乐付费了吗?

音乐为什么都付费了?音乐付费时代来临(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