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年级暑期衔接班语文检测卷(十九),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语文九年级月考试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语文九年级月考试卷(新九年级暑期衔接班语文检测卷)

语文九年级月考试卷

新九年级暑期衔接班语文检测卷(十九)

(全卷分值:65分 限定时间:45分钟)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默写古诗文中名言名句(6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忧国忧民,扶济苍生的情怀。

(3)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根据你对《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积累,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的态度是__________ ; 他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的自身弱点有 ;他还希望两代人应建立__________ 的关系?

(2)保尔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红军撤退时留下的老水手_______ _,正是在这位老水手的教育下,他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纰(pī)漏 濒(pín)临 未雨绸缪(móu) B.掣(zhì)肘 倾(qing)心 功亏一篑(guì)

C.耄耋(zhì) 卑劣(liè) 针砭(biǎn)时弊 D.作坊(zuō) 讣 (fù)告 吹毛求疵(cī)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的字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跷 芳草萋萋相关 B.落 护苗保 身隐

C.丽 日 大家秀 奉为臬 D.人不倦 誉参半

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频临 满腹经纶 气冲宵汉 相辅相承 B.更迭 怙恶不悛 风雨如晦 遗笑大方

C.斡旋 众口烁金 栉风沐雨 虎视耽耽 D.肇事 深居简出 翻天复地 迫不及待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为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广大用户的正当权益,今天我们公布本电器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售后“三包”的规定。

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C.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噩运突然降临到大家的头上。

D.这个地区的雨季很特别,90%都集中在七八两个月。

7.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人的短语,衔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他笑了笑,竟然奏出了一支曲子,像①一样畅达,像②一样爽利,像③一样轻快,像④一样炽热。

a.烈焰卷腾的篝火 b.拂动花枝的春风 c.踏着茅草的马蹄 d.冲击峡谷的溪水

A.①c②d③b④a B.①d②c③b④a C.①d②b③a④c D.①d②b③c④a

二、阅读与理解(43分)

(一)《几生修得到梅花》(15分)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他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眉,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①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那一树。

⑥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8.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第④段概括。(4分)

9.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1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第⑤段中“有道的君子”是指哪些仰慕梅花的人们,他们有着高尚的志趣,视梅花为修养的典范。

B.文章第③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写出了狂风和大雪的无奈,作为梅花的知音和伴侣,它们只能选择手下留情。

C.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梅花、抒发情感、表达意趣融为一体。

D.文章第④段通过梅花雨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好,也流露出作者对哪些“俗常”之花的厌恶。

E.文章引用大量诗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语言典雅,令人回味。

11.文章第⑥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4分)

(二)《极光形成之谜》 (共12分)

①1950年的一个夜晚,北极夜空上方出现淡红和淡绿色的光弧,时而像在空中舞动的彩带,时而像在空中燃烧的火焰,时而像悬在天边的巨伞……它轻盈地飘荡,不断变化着自己的形状,持续了几个小时。它多彩多姿,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绿,一会儿紫,变幻莫测。这就是美丽的极光。

②极光是太阳风将带电粒子吹到地球两极上空,被地磁俘获产生的一种特殊光学现象。

③极光在很多地方出现过,但“极光之源”到底在哪里呢?极光是如何形成的呢?极光现象为什么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

④科学家研究认为,太阳活动是极光之源。极光出现的频率与太阳活动有很大关系,极光就像太阳发出的电。太阳是一颗恒星,不断放出光和热。其表面和内部进行各种化学元素的核反应,产生出强大的、内含大量带电粒子的带电微粒流。这些带电微粒射向空间,和地球外80~1200千米高空的稀薄气体的分子碰撞时,由于速度快而产生发光现象。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大约11年。 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有人发现当一个“大黑子”经过太阳中心的子午线20~40小时后,地球上一定会出现 极光。

⑤那为什么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原来,地球本身是个近似以南北极为地磁两极的大磁石。太阳送来的粒子流接近地球时,以螺旋形的运动方式分别飞向两个磁极。事实上,磁极不能完全控制所有的带电粒子流,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也能在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观察到极光。因为空气成分非常混杂,不同气体成分如氧、氮、氦、氖等在带电微粒流作用下,会发出不同的光,所以极光看上去多彩绚丽。有人从地球磁层的角度考虑,认为地球磁层包裹着地球,就像地球的“保护网”,使之避免遭受太阳风辐射粒子的侵袭。但在南北极的上空,这张“网”并不结实,有较大的“间隙”,通过“间隙”,部分太阳风便会侵入地球磁层。由于南北极上空有“间隙”,因此极光现象多发生在两极地区的上空。

⑥但是,上述观点虽较好地解释了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却无法解释近地面附近出现的极光现象。一些人认为这些极光是由于地面附近的静电放电所产生的。据史料记载,离地面1.2~3.0米都出现过极光。有时人们在出现近地极光的地方,还能闻到臭氧的味道。

⑦因为许多极光现象与彗星明亮的尾巴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极光现象与彗星联系起来,这对认识极光是有一定好处的。尽管极光之谜还没有完全揭开,但人类对它已经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也许很快科学家们就能告诉我们极光真正的奥秘。

12.选文第①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④⑤段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3分)

14.选文第⑥段的加点词语“据史料记载”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3分)

15.选出下列内容与选文不符的一项( )(3分)

A.极光看上去绚丽多彩,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氮、氦、氖等不同气体成分在带电微粒流作用下,发出了不同的光。

B.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但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也能观察到极光。

C.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为11年。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

D.极光形成之谜至今还没有完全揭开,启示我们科学探索之路是永无止境的。

(三)阅读《答谢中书书》,完成11--15题。(16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②,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

16.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猿鸟乱鸣( ) ②沉鳞竞跃( )

③欲界之仙都( ) ④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17.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有何用意?(3分)

18.作者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了山川怎样的美景?(引原句)(3分)

19.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3分)

20.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诗的成就(引原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