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张海振 海南报道

“哇……太震撼了!”4月29日11时23分,随着搭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遥二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数公里外的海滩上,在这里等待观看卫星发射的游客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这些欢呼声的背后,是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中国正式迈入了“空间站时代”。

不少游客跨越千里来“圆梦”

早在今年年初,天和核心舱就传出预计4月份将在海南文昌发射的消息。作为航天爱好者,陈宇(化名)时刻关注着天和核心舱发射的消息。前几天,当从手机上得知天和核心舱拟定于4月28日-29日发射时,他便放下手头工作,急匆匆收拾好行李,打了个“飞的”从上海赶到文昌。

其实,去年天问一号发射之前,陈宇人本来已经在文昌了,但是由于工作原因,他只能提前返回了上海,与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擦肩而过。“这次我说什么也要等到火箭升空那一刻。”陈宇笑着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4月28日,白天还风和日丽的文昌,晚上突降小雨,这种阴雨天气也一直延续到卫星升空前。在海滩上等候火箭发射时,天空厚厚的云层中不时落下几滴雨滴,远处海面上一阵阵凉风卷起的海浪不断拍打着岸边的礁石。空中每落下一滴雨滴,陈宇心中就不由得一紧。“昨天白天的天气特别好,天特别蓝,选择那时候发射多好啊。”他不断和周围朋友讨论,不会因为天气原因推迟发射吧。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夜晚(亲历天和核心舱升空)(1)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对面的海滩上挤满了游客

“不会的,只要不出现雷暴天气,这点雨是不会影响卫星发射的。”听到曾经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服役11年的李卫东(化名)的回答,不远处的陈宇才松了一口气。

嘴上安慰着旁边的青年,但已年近花甲的李卫东心中丝毫不比陈宇轻松。虽然曾在酒泉卫星中心服役多年,不过,一直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他此前还一次没有近距离观看过卫星发射。

“虽然在那里工作,但每次近距离看卫星发射的机会名额都是有限的。”李卫东说,原来总想着日子长着还有下一次,谁知道直到自己从酒泉调回兰州,也没能近距离看过一次这种大型卫星发射。

在这片距离卫星发射中心最近的海滩上,和陈宇、李卫东一样来圆梦和弥补遗憾的游客还有很多。比如,一群正在海南师范大学读大三的学生,他们趁着今天没课,赶最早一班的高铁,不到8点就从海口赶到了文昌。领头的女生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步入大学校门第一天,他们就想着来看一次卫星发射,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马上就大四实习了,这次说什么也要来圆一下这个梦。

观看卫星发射的游客太多,文昌几天前就一房难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观看卫星发射的外地游客太多,连日来,不但龙楼镇的酒店爆满,就连文昌市区的绝大多数酒店也一房难求。4月28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打开携程、飞猪等旅游服务类APP发现,除低价房一房难求外,就连房价超过1000元/晚的高价房,也显示已订完状态。

观看这次卫星发射的游客到底有多少?虽然没有官方统计,但是常年在文昌站拉客的出租车司机小卢却颇有感触。“现在不是旅游旺季,但是这几天来这里的人却特别多,都是来看卫星发射的,而且这次的游客明显要比前几次发射多。”他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最近几天,他每天在相距三十多公里的文昌站与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龙楼镇之间要往返五六趟。

这次卫星发射为何受关注度高?

它标志着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

和小卢一样,已经不止一次在这片沙滩上观看过卫星发射的文昌人陈振光也发现,这次前来看卫星发射的外地游客比前几次都要多。

这并不难理解。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也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起飞质量22.5吨。

“天和核心舱主要用于空间站统一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可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任务总指挥王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当距离预计发射时间越来越近时,原本还挺嘈杂的海滩上,瞬间便安静了不少。游客们都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想要上网看一看有没有最新的消息。有意思的是,由于使用网络的人太多,很多游客的手机网络都瘫痪了。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夜晚(亲历天和核心舱升空)(2)

卫星发射升空瞬间

中午11时23分,搭载着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遥二运载火箭正式点火升空。当远处一道刺眼的白光亮起时,海滩上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紧接着升腾起巨大的蘑菇云,火箭升空时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不断从远处的发射中心传向海滩。

从蘑菇云缓缓升起,到火箭进入云层,这中间只有短短的三四秒钟。不过,在沙滩上站了一上午的李继红看来,能亲眼见证这中国航天史上重要的一刻是非常值得的。“为此哪怕在这站一天都不是问题。”他笑着说。

约494秒后,舱箭成功分离,天和核心舱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此次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发射任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为后续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组装建造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据悉,根据计划,天和核心舱将先后迎接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载人飞船的访问,关键技术验证后将与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实施交会对接,完成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在轨组装建造。

责编:葛思琦

审核:辛 然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