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场,辞职、跳槽是员工职场规划的必经之路。如何提出离职,哪种情况下可以争取经济补偿,离职手续如何办理等等问题,都涉及到劳动者个人的权益,如果因疏忽大意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劳动纠纷。今天陈律师就教你如何正确离职。

离职后如何再次签订劳动合同(陈律师教你避免劳动纠纷之九)(1)

一般情况下,员工的离职可以分为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两大类。主动离职包括员工单方提出解除以及员工主动提出动议与企业协商解除,一般不会产生离职有效性和经济补偿金等事项的争议;对于被动离职而言,则又分为合法的被动解除和违法的被动解除。

离职后如何再次签订劳动合同(陈律师教你避免劳动纠纷之九)(2)

针对不同的离职情况,涉及到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都有哪些呢?

对于主动离职的员工来说,首先享有单方面任意解除权,即不需要任何理由即可提前30天解除劳动合同。由于是员工主动提出的结束劳动关系,因此,这种情况企业一般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如果企业有违法事实在先,员工就可以行使法定解除权,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甚至是赔偿金。

离职后如何再次签订劳动合同(陈律师教你避免劳动纠纷之九)(3)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协商解除劳动关系,那我们就要看是哪一方提出的解除动议。如果是企业提出,那么就属于解雇性离职,根据《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员工提出解除动议,就属于辞职性离职,企业则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在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时,双方最好要签署解除协议,明确解除性质和解除动议提出方。

离职后如何再次签订劳动合同(陈律师教你避免劳动纠纷之九)(4)

对于员工被动离职的情况,就涉及到离职原因的合法性问题了。前面我们说过,被动离职包括合法的被动解除和违法的被动解除。合法的被动解除主要指企业的过失性解除,比如员工违纪等被解除、接受企业动议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等。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大部分的解除行为,包括协商解除、过失性解除、非过失性解除、经济性裁员等多种情形,用人单位均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违法的被动解除则主要是指企业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这就不是简单的经济补偿的问题了,而是涉及到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离职后如何再次签订劳动合同(陈律师教你避免劳动纠纷之九)(5)

劳动者想离职,是不是只要提交辞职申请就可以一走了之呢?

在离职管理中,无论是企业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还是员工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都要经过一定的离职程序。如果企业或者员工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程序,那么这种解除行为可能会面临法律效力的疑问。因此,在离职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应的规定,避免陷入纠纷的旋涡。

《劳动合同法》中对员工离职过程中的程序事项进行了相关规定。主要是涉及两个部分:一是员工的离职交接手续;二是企业的档案和社保转移、离职证明开具等义务。在工作交接环节,员工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交接手续。同时,《劳动合同法》将经济补偿金与办理交接相联系,如企业须因劳动合同解除、终止而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当在办理完毕工作交接手续时向员工支付。此外,企业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关于离职,你还有哪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在评论区留言,陈律师会第一时间帮您答疑解惑。

作者简介:北京陈律师,法学硕士,高级合伙人律师,历任特种部队指挥员,检察官,侦查员,纪检干部,企业高管,阅历丰富,学养深厚,擅长疑难重大案件,多种法律关系交叉繁杂案件处理,重信守诺,值得托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