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上海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举行会议提出,更加自觉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服务保障新发展格局;牢牢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动权,全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二十大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以新安全格局服务保障新发展格局?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二十大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以新安全格局服务保障新发展格局

二十大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以新安全格局服务保障新发展格局

2月1日,上海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举行。会议提出,更加自觉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服务保障新发展格局;牢牢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动权,全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国家安全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报告还提出,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一系列国家安全理论揭示了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国泰民安是人民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国家安全一切依靠人民。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需要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人民安全已不再内嵌于政治安全中,而是各类安全的逻辑出发点与本体内容,成为新时代衡量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尺。

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政治安全关乎党和国家的安危,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也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根本要义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政治安全就是要确保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统筹做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新型领域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方向的国家安全工作,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坚持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准则。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在各种国家利益中,国家安全利益是一个国家得以独立存在的先决条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压力增大、挑战增多,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要求我们更坚决、更有效地维护好和捍卫好国家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坚持既立足于防范又有效处置风险,既着力防范风险叠加共振汇集成风险综合体,不让国内局部矛盾演化为系统性矛盾,也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和不犯颠覆性错误的底线。

二、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内涵

坚持安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发展与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两件大事。发展和安全任何一方面有明显短板,都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若没有安全,任何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谈起;若没有发展,国家落后会引发内外威胁,安全问题变得更加严重。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复杂战略环境,如遇重大风险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对发展造成影响。为建设一个治理更好、安全更稳、人民更满意的平安中国,必须要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进发展和安全的深度融合。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相协调。国内和国际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两个大局。放眼全球,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危机四伏,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在为世界和平奔走、为国际安全尽力、为人类前途命运探索。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要求“集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于一体”,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而超越了国家安全“定位于外部安全”的局限性。

坚持总体战,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两大领域。当前,我们处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的时代,无论是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问题,还是生物、科技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内的各种安全问题对社会构成日益严峻的挑战。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要求“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于一体”,超越了国家安全“定位于传统安全”的局限性。历史经验表明,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系统集成越有效,国家安全就越有依靠,就越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三、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保障路径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确保我国国家安全大局稳定,必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从而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要转变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理念。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必须提升以国家安全制度体系为基础的总体安全能力,并落实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效果中。要强化国家安全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各重要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健全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不断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证。

要明确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对象。要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国家安全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抓好源头治理、综合规划、过程监管,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既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善于塑造安全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要着力防范各类风险挑战内外联动、累积叠加,严密防范各种安全风险汇集交汇成风险综合体。

要确立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要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落实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努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新发展格局,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的新安全格局。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周丹旎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蒋华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