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1)

寺内丁香一白一紫,花开正盛。摄影/仁泠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王维《鹿柴》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2)

一字之差,竟与智化寺在最美的时节相遇了。摄影/仁泠

对不起,咱们来错地方了

“车子拐进金宝街时我就觉得不对劲儿……咱们来错地方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当我信步走进禄米仓胡同,最终抵达智化寺门前时,朋友见到我的这第一句话,让我微微吃了一惊。

原来,我们错把智化寺当成了智珠寺。本意是去拜访嵩祝寺与智珠寺,这两处庙宇连在一起,做了多年邻居。因着朋友说她在几年前曾去过智珠寺两次,里面有一家很不错的法国餐厅;一次是去参加朋友生日聚会,另一次是去接受时尚杂志的采访;对那座寺中的木建筑很喜欢,也很怀念,想邀我一同去拜访。但毕竟时隔不短,这一字之差,让我们最终和智化寺相遇了。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3)

藏在禄米仓胡同深处的智化寺。摄影/仁泠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4)

殿前花下,留住片刻光阴。摄影/仁泠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决定将错就错,买好门票,就此拜访面前这座智化寺。我想,一定是缘分使然,在这殿前花下,邂逅了满园丁香、一树玉兰,还有那大殿内绕梁许久、余音不散的非遗“京音乐”演奏。你看,这世间万物,皆属因缘际会,和合而生,实在不必刻意推诿或是空叹蹉跎,只管坦然自若,必定收获惊喜。不圆满,就说明还未到最后,急什么呢?慢慢走,慢慢瞧,一准儿都是笑。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5)

寺内西侧有一座鼓楼,东侧有一座钟楼,晨钟暮鼓。摄影/仁泠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6)

寺内海棠就要花开。摄影/仁泠

智化寺的前世今生

欲揭开这一重重惊喜,先要从智化寺的前世今生说起。从寺内介绍中得知,这座寺庙是明代遗存,已经五百多岁了。据史料记载,智化寺建成于明正统九年,也就是公元1444年,算起来,它比紫禁城只小二十四岁,是皇宫的同代人吶。

更有趣的是,这座庙宇其实是明英宗宠信的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熟悉明代历史的朋友一定对明代宦官专权的朝野情势有所了解。一个宦官的家庙,居然可以大到在繁盛时期占地两万平方米,可真是不得了!这座庙宇拥有前后五进殿院,分东、中、西三路,可算当时皇城东部一处显赫的大型寺院了。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7)

花楼掩映,这是智化寺最美的时节。摄影/仁泠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8)

雪白与清香,花开见佛。摄影/仁泠

如今的智化寺,遗留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基本完整,拥有四进殿宇,堪称北京四九城内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除此之外,寺内还保有十分珍贵的造像、佛经、壁画、音乐等多处遗存,从内而外,何等丰富饱满地构成了一片禅林净土。因此,在1961年,智化寺就被定为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了198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全面整修智化寺,随后又在此地成立了北京文博交流馆,这座古老寺庙被赋予了新时代的使命。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9)

中式木建筑的智慧与美妙。摄影/仁泠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10)

殿前的古梨树刚刚盛开过。摄影/仁泠

错有错的惊喜

《老子》中云:祸兮福之所伏。很多时候,“塞翁失马”不失为一种智慧,一份豁达。这次拜访智化寺,真是惊喜连连。迈入寺门,在钟楼和鼓楼前,一棵紫丁香树与一棵白丁香树瞬间跃入眼帘——彼时栽种,此时花开,一场绵延了近六百年的花开见佛。

这两棵丁香树有着粗壮蜿蜒的枝干,那些筋骨与腠理,记载着世世代代的兴衰成败,却一直从容慈悲地不断将余荫扩大,用力生长,摇曳花开,用清香和明丽礼敬佛法、蔽护后人。曾经修庙的人一个个走了,家庙中的排位一个个多了,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唯有这些殿宇树木始终与佛法和时间并肩而行。站在人类寿限的视角上看,殿宇、丁香、佛法、时间无一不是永恒。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11)

晨钟有花香陪伴,也是一种幸福。摄影/仁泠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12)

迈入智化门,就回到了六百年前的北京城。摄影/仁泠

在树下花间拍照时,遇见一位老者,煞有介事地指引我们去后面大殿听音乐。老人热情且自信,讲起话来京腔京韵十足,他自称是禄米仓胡同里的老住户,已和这座寺相伴多年,每天进寺遛弯儿晒太阳,和游人聊聊天。向老人道谢后,我们边往后殿走,边好奇到底会听到什么样的音乐呢?

大殿内有两排木凳,位列东西一字排开,分别与中轴线平行。我们与其他一些游客,共计十几人,纷纷落座,静候佳音。约么两三分钟后,一队身着黄袍,头戴黄帽,手执各式民间乐器的演奏者鱼贯而入,坐北朝南摆开阵容,准备开始演奏。在演奏之前,其中一位代表起身向观众们介绍了这场微型演奏会的内容和起源。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13)

演奏会被全程直播,非遗与新科技的完美结合。摄影/仁泠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14)

智化寺的“京音乐”是 国家非遗“活化石”。摄影/仁泠

原来,智化寺的“京音乐”是 国家非遗“活化石”吶!这是明清时期流传在北京地区的民间笙管乐,相传起源于明代宫廷,经智化寺艺僧按代传承,至今已有近六百年历史。如今这些演奏者早已不是艺僧,而是民间艺人,都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细细观察这些乐器,管、笛、笙、云锣、鼓、铙、钹……尤其是九孔管和十七簧笙在形制特征、音孔谱字、乐器音高等方面,均保留了唐宋教坊音乐的遗制。演奏者们合力演奏出的这场古朴典雅“京音乐”,悠扬深沉,绕梁袅袅,里面写满了宫廷兴衰、佛法禅音以及民间百态,听的人仿佛随着那婉转空灵的旋律集体穿越回了六百年前的北京城。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15)

时光缱绻,掷地有声。摄影/仁泠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16)

后殿内的佛像与罗汉像。摄影/仁泠

乐声渐逝,流连不止。演奏会结束后,我们又细细观赏了大殿内的精美陈设,而后在院落里再次遇到了先前热情的老人,他又指引我们往再后进一座殿——如来殿。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17)

国宝金丝楠木释迦牟尼佛。摄影/仁泠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18)

国宝天花藻井、壁画与千佛龛。摄影/仁泠

老人叮嘱我们一定要去看看殿内的国宝——金丝楠木佛像、千佛龛、壁画,以及曾部分流失到海外去的珍贵天花藻井。老人抬手一指,面露荣光说道:就连如来殿外那棵老槐树,也有六百岁了。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19)

如来殿内见真章。摄影/仁泠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20)

如来殿外的老槐树,与智化寺同龄,近六百岁了。摄影/仁泠

此刻,我的视线环顾周身四野,静下心来聆听——那些窸窸窣窣,呢喃细语。这座寺中的一切遗存,无一不在无言讲述着时间里的往事。它们将不断累积的昨日娓娓道来,浅浅的,淡淡的,我听得真切,却又像王维诗中那样: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生命真是神奇,我们每日叨叨念念,说了许多话,最终唯有造物留得永久。好物不多言,而它们的每一寸存在,却早已活成了不朽的长诗。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21)

细细欣赏佛像的服装纹饰,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摄影/仁泠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22)

千佛龛环绕着大佛,气氛祥和清净。摄影/仁泠

生命裂缝,沐浴阳光雨露

我真有些感激这次“错访”,又一次填补了我生命体验中的几个缺漏、一些无知。人生就像一片海洋,若用一点一滴的觉知去填注,随着时间的堆叠,那片海终会成为智海,装盛着无限温柔和慈悲,随时以供取用和滋养。回过头来再看身后这座智化寺,若无今日的“错访”,怎会遇见这许多欢喜和珍贵。纵使,造物依旧,若错了时节,也不会和这丁香古刹相逢啊。请坚信,觉知和欣然总能带来好运。生命若无裂缝,阳光怎会照进来呢?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23)

智化寺绝对是游人少、宝藏多的小众秘境。摄影/仁泠

中原第一大佛为何现无人参观(走错胡同进对寺)(24)

觉知犹如阳光照进生命,暖暖、缓缓,是爱。摄影/仁泠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智化寺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唯巫主义 更新:2019.0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