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好久不见的七大姑八大姨,终于约齐,各自带上老人和娃,去往郊区一个农家乐聚会。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自我为中心的孩子)(1)

农家乐的环境不错,院子周围树木葱茏,走进院门,迎面一遛整齐的平房,房前平整的空地上一排土灶,顶上搭着绿色的篷。

不远处,两口不大的鱼塘,水面漂浮着些许鲜绿的水草,池塘边几棵高大的蓝花楹,满树紫色的花开得热热闹闹。

清新宜人的环境让人身心愉悦。

大人、孩子一大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吵吵闹闹,好不欢喜。

五月的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大家不敢在室外多溜达,于是有人提议,把走廊上的麻将机,搬到有空调的大厅去玩。

这是个体力活,老公、表哥、妹夫立马撸起袖子上阵。表哥瞥见坐在旁边和弟弟妹妹们说笑的侄子小晗,顺便叫他也来搭把手。

小晗磨磨蹭蹭地站起来,满脸的不乐意,碍于几个长辈的面子,百般不情愿地扶住麻将桌的一角。

四五个人一拥而上,有的抬桌腿,有的抬桌面,蚂蚁搬家似的吭哧吭哧往大厅走去。因为没有经验,谁也没想到可以把麻将桌拆卸了再搬,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自我为中心的孩子)(2)

桌子太重,手抬的位置又不便用力,二三十米的距离,大家伙差点没把桌子抬散架。几个小侄子、侄女也笑嘻嘻地跑来帮忙。

刚到大厅门口,老公不慎手一滑,桌子径直向一边倒入,桌子里的麻将稀里哗啦洒落一地,桌面框架也散落一旁。

就在大家七手八脚地扶桌子、捡麻将时,小晗突然脸色一沉,甩手就走,留下满脸懵的大伙儿,手忙脚乱地收拾烂摊子。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他为啥不高兴了。表哥喊他两声,他装作没听见,径直走进大厅,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掏出手机玩了起来。

看着眼前这个体态敦实,一脸漠然、旁若无人的小晗,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小晗是表妹的儿子,小时候长得白白嫩嫩,虎头虎脑,一笑起来,眼睛弯成豆角,别提多惹人爱了,在小一辈的孩子中最讨人喜欢。

一直记得他两岁左右在游泳馆时的样子。头戴紫色的泳帽,蓝色泳裤,浑身白得亮眼,一跑起来,浑圆的小屁股一扭一扭,可爱的不要不要的,让人很难忍住不冲上去抱着他,狠狠地亲上两口。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自我为中心的孩子)(3)

原本的小可爱,转眼已是十几岁的大男孩,身形更是比小时候不知放大了多少倍,整个一重量级。

不仅样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性格脾气更像是换了个人,小时候的笑眼弯弯再难见到。

现在的小晗,像个浑身钢针的刺猬,一点就着的火炮,稍不如意便怒目而视,说话夹枪带棒,甚至拂袖而去。每次聚会,差不多都能看见他这么来上一回。

每次聚会,刚刚还气氛融洽,可一转眼,发现他已经横眉立目,冷若冰霜了。根本不知道是谁哪句话、哪个表情,触了他的雷。

至于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别人会有什么感受,他全然不放心心上,感觉他就是宇宙中心。

每每看着他当着众多长辈的面,横眉竖眼、甩脸子、摆脸色,真恨不得冲上去扇他两巴掌。

大家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麻将机抬进了大厅,回头一看,小晗的奶奶已经温柔地拍着他,轻声细语地安抚他了。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自我为中心的孩子)(4)

奶奶的安抚并没有让小晗的脸色由阴转晴,爷爷立马赶过去,挨着小晗和颜悦色地劝慰着,好像他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

小晗在两个老人的柔声抚慰下,始终面沉如水,一言不发。

重新调试好麻将机,大家招呼着长辈们准备开战,几个小侄女也欢天喜地地围拢来,观战、点评,嬉笑、打闹、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老公若无其事地大声招呼着小晗来参战,我也跟着帮腔,插科打诨地调节气氛,可他像聋了一样,置若罔闻。

我和老公对视了一眼,不再理会小晗,迅速加入了兴高采烈呐喊助威的行列。

中午吃饭,大家围成两桌,谈笑风生、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小晗依然一副冷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大家对他的喜怒无常已经见怪不怪,除了表妹一家人依然温柔地招呼他吃菜,和他没话找话外,没有谁再愿意搭理他,再去碰一鼻子灰。

一顿饭下来,他成了欢乐、和谐氛围里极不和谐的音符。看着他全程冷脸,一副与全世界为敌的孤勇样,实在很难让人不怒火中烧。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自我为中心的孩子)(5)

我不知道如此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小晗,把自己孤立于周围世界,活成一座孤岛,是否是他的初衷,是否是他的愿望?

我心里五味杂陈,做长辈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会被世界温柔以待,但小晗,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