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建立时间(周朝遵守嫡子继承)(1)

作者:大国文社(大国文史,大果文社原创原创)

明清两朝都遇到这种事情。朱元璋长子朱标死得早,只好将皇位传给皇太孙,可是,他四叔朱棣发难夺了皇位。大清还在关外时,皇太极死了,究竟是豪格即位还是多尔衮即位呢?最后偏偏是福临即位,成就了清朝268年的国运。

周朝的建立时间(周朝遵守嫡子继承)(2)

而朱允炆事实上不算嫡长孙,一是他在母亲扶正之前就出生了,二是朱标的第一位正室(有二子,其与大儿子已死)还剩下二儿子。本来按照宗法制,应该是朱允熥成为皇太孙的(立嫡不立长),但是朱元璋是不会允许这件事的,因为朱允熥是常遇春的外孙。而且朱允炆在灵前表现得很孝顺。

周朝的建立时间(周朝遵守嫡子继承)(3)

看看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皇家,历代嫡子皇帝如下,更别提嫡长子有几个了 汉惠帝刘盈、汉文帝、汉武帝刘彻、汉元帝。 魏明帝曹睿、晋惠帝司马衷 隋炀帝杨广 唐朝的还多点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少帝李重茂。 明惠帝朱允炆、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嘉宗朱由校 清朝嫡子做皇帝最少,咸丰。

汉武帝以前,不管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家庭财产爵位只能是嫡长子继承,二儿子都不行。分家了其他儿子只会给少量金,其他什么都没有。

周朝的建立时间(周朝遵守嫡子继承)(4)

当然长孙与长房长孙,其实并不一定是同一人,长孙可理解为年龄最大的孙子,而长房长孙不一定是年龄最大的孙子,但一定是嫡长孙。古代如果有爵位继承的家庭,嫡系是要承继爵位与俸禄的,周存八百载,皆因其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至于后来的秦汉隋唐宋明,皆因违反此规而遭受不同程度的惩罚:或国灭,或敌侵,或族诛。

周朝的建立时间(周朝遵守嫡子继承)(5)

我们家族的族谱一直保存在长子长孙哪里,我们这里的长子长孙就是老大和老大的儿子。所以我们村长子长孙的辈分,比末子末孙一支辈分小了五辈以上。长孙,在过去年代,在家族中的地位优于其叔父。这里说的长孙,是长房里的长孙,不管其堂兄弟是否比他大或者小,不改变其家族中的地位。 比如,我是我们家族的长孙,我叔叔也必须听从我的安排。

周朝的建立时间(周朝遵守嫡子继承)(6)

如果长子没有儿子,次子生有长孙,那么这个次子和长孙,这亲父子俩谁的地位重要一般是长子长孙,不单称长孙,因为意义不一样!说到继承权的话,更注意语意表述了。这是古代宗法制度确定的,但是皇家的皇位继承并不一定按照这个次序,应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比如三国孙策死后,由弟弟继承而不是儿子!这样才能对孙家更有利!

周朝的建立时间(周朝遵守嫡子继承)(7)

举个栗子!一老农民死了,而大儿子还死在他前头了,谁打幡儿呢?其他儿子就会说: 长子长孙呗!究其原因是: 打幡儿也多分不了家产,还都认为打幡儿不好!在过去的话,自然是老二儿子扛幡,但现在不一样,(某些农村地区还残留以往习俗的不提),女儿也可扛幡。去年我邻居六十岁病故,他只一个儿子,儿子又生了个女儿,我们那老人去了,有长孙坐棺的习俗,但因为他没有孙子,最后只好让老人大女儿的儿子也就是外孙坐棺了。

版权所属,严禁转载,抄袭必究,部分图片取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