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太阳落下后,李利扛着梯子,把街灯一一点亮。柔和的光,照亮了大人和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们纯真的心灵。"

——《点灯的人》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整个教学改革的形式已经明朗——一切指向核心素养。“课程育人”是此次课程修订的要义,基于此,中小学教师需要着力理解核心素养导向、推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切实变革育人方式。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新课改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后,将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最大化,培育学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重要且充满挑战性的课题。

为此,我们精选了10本有关核心素养、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实践等书目,帮助老师打开思路,在新的学年踏上新的进阶之旅。

-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1)

《造梦课堂——创意语文13节》

师生间毫无阻隔的对话,洋溢着诗意与哲理,这是造梦的课堂

本书收录了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周益民老师的13节课堂实录,展示了周益民的诗意母语课堂。这些案例是周益民老师针对不同文本教学的课堂实录,集中呈现和阐释了他的“诗化语文”不是抽象的概念,更不是自我标榜的旗帜,而是生机勃勃、生动活泼的一节又一节的语文课,是老师和学生心灵的对话。这些诗意与审美的课堂教学实践是对语言形式化和空洞化的批判,也是对语文教学抽象化和狭隘经验化的批判。此外,每篇课堂实录之后,都附有专家、学者的精彩评论,相信会给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以极大的启发和借鉴。

周益民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课风格,在不经意间把学生和听课老师带进课堂的意境里。他的文本解读完全是一种开放的对话,绵密细致的述说包含着诗意与哲理,这是耐人寻味的课堂教学。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2)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3)

《丁云的童诗课堂》

童诗教育的课堂实践:用童诗润泽童心,让童心开出诗花

《丁云的童诗课堂》阐述了童诗的界定、发展、分类,以及童诗的教育意义。作者就童诗的一些重要议题,如什么是童诗,读诗的意义等,阐发了自己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用具体的案例来启发孩子读诗、学诗、写诗;分析了童诗教学的现状,为儿童诗写作教学提供了方法和技巧,并且列举了一些儿童诗歌。

本书是丁云老师十余年童诗教学的经验总结,儿童诗歌课堂教学的实践成果。作为一名深具诗性的小学老师,丁云用诗一样的文本讲述了她在童诗教学上的见解、她在儿童诗歌教育中的实践。本书中一节节课堂实例、一首首儿童诗歌对广大教师、家长,甚至是儿童都有借鉴意义。不同于一般的教师用书,作者的文字绮丽优美,不说教、不呆板,用散文般的笔触娓娓道来,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诗歌美好,体会到诗教的乐趣。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4)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5)

《我的自然笔记》

温暖的画面,干净的文字,朱老师用她的自然笔记,引领孩子观察自然,与世界融为一体

《我的自然笔记》是朱爱朝老师带孩子们观察学校植物园中的植物的课堂记录。作者亲手绘制了大量插图,描写了各种花草等植物的情况,期间有对儿时甜蜜的回忆,也有对课堂教学、儿童成长的思索。

孩子有迫切用他的整个生命来体验世界的愿望,而在现代社会,孩子们的感官常常被阻滞。朱老师尝试着用多种方法,恢复、重建着孩子们与大自然的连接。自然观察伴随着诗意的情感,孩子们体验了重新发现大自然的欣喜与抚慰。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逐渐恢复了与大地相依相随、融为一体的感觉。作者在第二部分亲手绘制了大量插图,描写了各种花草等植物的情况,期间有对儿时甜蜜的回忆,也有对课堂教学、儿童成长的思索。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6)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7)

《整本书教学设计精选》

30余位语文名师教学实录,54篇高质量教学设计案例

本书由亲近母语研究院从蒋军晶、张学青、周益民、郭史光宏、朱爱朝等一线名师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交流课教学设计等内容,按照学生的接受水准,和教学难度,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用心编选著作而成。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8)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9)

《主题阅读的教与学》

构建语文课程与教学新形态,带领儿童走向广泛而深入的阅读

什么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的教学如何开展?如何精简语文教学课时?主题阅读如何与课内教材统整实施?……《主题阅读的教与学》是作者徐世赟对主题阅读的实践性的探索和思考,结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省思,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实践参考。同时,通过主题阅读,努力构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一种新形态,以启迪更多老师能转变教学观念和心智习性,带领儿童走向广泛而深入的阅读。

徐世赟老师的研究以实践性知识为主体。徐世赟老师来自教学一线,因此,与书斋式研究不同,他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将思考、实践与概括提炼相结合,这种源自实践、高于实践又反哺实践的研究方式,贴近教师,贴近学生,贴近阅读教学现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易引起共鸣。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10)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11)

《从整本书精读到群书阅读》

儿童的阅读成长史;小学课堂的整本书精读到群书阅读的探索之旅

本书是吉忠兰老师十多年阅读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书稿中记录了教师在课堂进行三十多本国内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案例,从自然、自我、亲情、战争、生命等话题展开论述,呈现了教师如何由陌生到了解再到积极推广儿童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12)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13)

《和孩子一起日有所诵》

儿童阅读课程的实施与教学,与孔晓艳老师一起走进儿童诵读课堂

《和孩子一起日有所诵》是孔晓艳老师在十一年间对儿童阅读的探索和总结,为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提供教学指导。该书以文本布局,由低年级的童谣对韵诗到中年级古诗哲理诗,再到高年现代诗中西散文古文等,记录了儿童阅读和班级共读的历程。第二部分通过诵读课程案例具体而微的呈现了儿童诵读的课堂。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14)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15)

《点灯人说》

儿童阅读教学和推广实践

《点灯人说》是全国各地小学语文教研员、校长和教师进行儿童阅读教学和推广实践的叙事文章的合集。这些优秀的推广人、校长、教师用阅读为孩子点亮明灯。每位点灯人如实生动地叙述个人的专业成长经历、阅读故事,详细介绍进行区域、学校或班级阅读教学实践的主要做法,分享个人阅读教学和推广的经验和感受。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16)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17)

《书香校园建设案例》

30个学校的典型案例,助力书香校园建设

《书香校园建设经典案例》是全国书香校园建设优秀案例的汇编,是亲近母语儿童阅读推广的最新系列成果之一。全书共30章,每章是一个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经验总结。每所学校从管理保障、校园环境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培养、阅读活动开展等各个层面提供书香校园建设的典型案例,将为其他学校推广阅读、打造书香校园提供系统而具体的操作建议和参考。

汇集全国各省市、多所名校书香校园建设案例;从校园管理保障、校园环境建设、阅读课程设置、阅读师资培养、阅读活动开展等方面,全方位地对书香校园建设进行实际指导,具有可参考、可模仿、可实操的特点。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18)

上好一节课背后的付出(做最好的点灯人)(19)

《课堂里的文学》

探索为儿童生命发展奠基的小学语文教育

本书是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向春芳对自己一年时间语文课堂行走的记录,包括我的语文课堂行走、我的文学课堂札记两部分,共收录36篇语文课堂教学随笔。

书中既有沉静的课堂记录、心与心碰撞的绵长回响,也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阅读对话、课后的点滴感悟,还有对文本的文学解读、完整的文学课堂案例。

这是一个希望用阅读去点亮儿童生命的点灯人,用手中的笔墨记录着学生阅读中的遇见与喜悦,写就了对小学母语重新认识与建构的过程。她一边行走一边思考,让每一个儿童在课堂上过有文学滋养的语文生活,从课堂出发,从语文出发,走向生命的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