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而言,六味地黄的家族还有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7种常用药品,名称类似,成分不同,功效各有不同。

一、选用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时尤为谨慎,因为此两种药物中均含有附子。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虽是一味治重症的良药,但其味辛、甘,性大热;有毒!

二、谈起地黄丸家族,“金匮”肾气丸实属六味地黄家族中的大家长,六味地黄丸乃是由宋·钱乙在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中记载的“肾气丸”化裁而来,由于六味地黄丸使用宽泛,多为人熟知,所以说起地黄丸,首先想起六味地黄丸了。

六味地黄丸40种新功效(六味地黄丸及其家族篇)(1)

三、后世医家使用“加法”,发明了知柏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 其中,明目地黄丸乃是“集大成者”。明目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枸杞子 菊花+当归 白芍+石决明 蒺藜=杞菊地黄丸 当归,白芍+石决明 蒺藜。 注意: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

地黄丸家族的详细功效成分如下:

六味地黄丸40种新功效(六味地黄丸及其家族篇)(2)

四、按照功效将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等分为温阳,滋阴,补肝肾之类别。

1、温补肾阳剂

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都属于“温阳剂”,因组方不同,功能主治有差异。

金匮肾气丸

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桂附地黄丸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痿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

2、滋补肾阴

六味地黄丸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知柏地黄丸

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麦味地黄丸

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知柏地黄丸:知母、黄柏为滋阴降火的药对,更适用于阴虚火旺证。虚寒性病证患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怕冷,手足凉,喜热饮。

麦味地黄丸:麦冬善于养肺阴,五味子善于敛肺滋肾,适用于肺肾阴虚的咳嗽气喘、咳吐痰血等肺肾阴虚证

3、滋补肝肾剂

归芍地黄丸

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痠

痛,足跟疼痛。

杞菊地黄丸

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明目地黄丸

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杞菊地黄丸: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清肝明目、平抑肝阳,二药皆入肝经,都能明目,更适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归芍地黄丸:当归、白芍均为补血调经要药,对于肝肾阴血亏虚或肝血虚而致月经不调尤为适宜。

明目地黄丸:蒺藜、石决明平肝明目,与杞菊地黄丸相比,更适用于肝肾阴血亏虚之目疾。

如有选择仍建议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