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是从上古时代的谤木演化而来的谤木,亦称诽谤木据《后汉书•杨震传》:“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所以达聪明(即听得清楚、看得明白的意思),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意思是说,唐尧时设置一种谏鼓,百姓如果看到尧帝有过失,就可击鼓进谏,使尧帝能听取百姓的直言规劝,纠正过失虞舜时在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谤木),让百姓在上面刻写谏言指陈舜的过失,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华表的含义和来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华表的含义和来历(华表的含义)

华表的含义和来历

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是从上古时代的谤木演化而来的。谤木,亦称诽谤木。据《后汉书•杨震传》:“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所以达聪明(即听得清楚、看得明白的意思),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意思是说,唐尧时设置一种谏鼓,百姓如果看到尧帝有过失,就可击鼓进谏,使尧帝能听取百姓的直言规劝,纠正过失。虞舜时在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谤木),让百姓在上面刻写谏言指陈舜的过失。

华表亦称“桓表”,它主要是由谤木演化而来的,但同时亦有装饰和作为路标的功用。据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由此可见古代华表为木制,也较简单。北京是我国古都,封建帝王在天安门前树立雕刻精美的汉白玉华表(明代朱棣年间立),主要是为了装饰,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当然也含有向古之贤君学习,听取民意的意思。

天安门内外的两对华表上,都雕有一瑞兽“犼”(相传龙之九子之一)。天安门里华表上的犼朝北,叫“望君出”,意思是皇帝应该经常外出巡视,体察民情。天安门外华表上的犼朝南,叫“望君归”,是希望皇帝不要经常在外游乐,以免延误国事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