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要是近视了到底该怎么办(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1)

“五十米外六亲不认,一百米外人畜不分。”虽略有夸张,但这的确是大多数近视患者的现状。好在,他们可以戴眼镜、做手术来矫正视力,救自身于“马赛克”中。

然而,在近视眼镜出现前以及尚未普及之时,人们又是怎样应对近视的呢?

古代人要是近视了到底该怎么办(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2)

近视眼镜出现较晚

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首次在一份观察报告中描述了“近视”现象,这是关于近视的首份可考资料。“由于眼球太长,近视者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却很模糊。”

早在13世纪,欧洲发明家就创造了手持凸透镜,用于解决老花眼的问题。但200年间,一直无人尝试将其进行改造,以至于直到15世纪,欧洲才出现第一副近视镜。

当然,此时的近视镜和如今完全不同。由意大利大师拉斐尔所作的教皇利奥十世肖像画,展现了早期的手持凹透镜(即近视镜)——它镜片极重、容易碎裂,需要长时间手持。

16世纪,夹鼻式近视镜出现。不过,戴它的人依然不多,也正因如此,他们往往不受待见,被认为“与魔鬼结盟,不道德。”

但在宗教改革后,识字率攀升,眼镜也逐渐变得普遍。到了18世纪,近视眼镜风格已经非常多样,现代框架眼镜也在此时正式出现。这意味着,人类可以全天候清晰视物了。

古代人要是近视了到底该怎么办(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3)

教皇利奥十世和他手中的凹透镜(图片来自网络)

古人近视了怎么办?鼓励保持

从近视镜的历史可以看出,(至少)在15世纪前,人们对于近视的矫正了解甚少。

事实上,在古代,近视的影响范围不仅不如今日之广,亦不如今日之深。当时,近视人数并不多,而近视者似乎也并不觉得生活多么不便,也不会刻意对其矫正或治疗。

与此同时,社会对于这群视物模糊的“异类”也相对包容。他们完全可以自由选择与自身视力匹配的工作及生活方式。

举例而言,一些欧洲的修道院就非常青睐近视工匠,他们认为,“近视眼”更适合近距离观察事物,不易错过细节,因此更擅长对手稿和画像进行微小、精确的修改。

“可以看出,古代的近视人群基本没得到矫正,反而被鼓励保持近视,因为这种状态对工作有益。更有甚者,他们被鼓励与同样近视的异性通婚,生下视力不佳的孩子,以继任修道院的手稿制作工作。”研究人员说。

古代人要是近视了到底该怎么办(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4)

夹鼻式眼镜(图片来自网络)

科学用眼防近视

科学家认为,近视更像是一种近现代才兴起的“流行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大幅攀升。专家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一半近视人口。

而与对近视态度积极的古人相比,现代人显然悲观不少——他们视它为洪水猛兽,用尽一切手段预防它、治疗它。一些世界级富豪也表示,他们已经接受近视手术,以防末日来临时因找不到眼镜、察觉不了危机而命丧当场。

许多人将近视普发归咎于电子屏幕的兴起。其实,相较于屏幕本身,使用屏幕的方式对视力影响更大。那么,面对不可避免的电子屏,大家该如何预防近视(或避免近视加重)?不妨试试以下三条小建议。

首先,保证屏幕色彩不失真;其次,注意屏幕亮度与环境匹配(比如,白天保证屏幕明亮清晰,关灯玩手机时屏幕也需相应调暗);最后,切勿长时间紧盯屏幕,适当休息。

古代人要是近视了到底该怎么办(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5)

◎编译作者:陈之涵

◎内容来源:

https://www.livescience.com/65229-nearsighted-people-before-glasses-invented.html

https://www.northcountrypublicradio.org/news/npr/484835077/what-did-nearsighted-humans-do-before-glasses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3/475596.shtm

往期精彩回顾

|天外来客?外星飞船?北京上空出现的神秘光环解密了!

|柔软的章鱼形成化石极为罕见!它被命名为“拜登”

|“最强大脑”哪里找?新研究表明,此地居民不易痴呆

|全球首位“猪心移植”患者离世!术前他曾说“要么死 要么做移植”

-扫码阅读更多科学家的故事-

科技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奉献

阅读“科技工作者”

古代人要是近视了到底该怎么办(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6)

古代人要是近视了到底该怎么办(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