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最打动我的,是她总能化被动为主动,她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智慧。”这是爱奇艺、腾讯、优酷同步播出的《大宋宫词》中刘娥的人物个性,也是演员刘涛最欣赏的角色特质。

刘涛大宋宫词大结局(大宋宫词争议中热播)(1)

在电视剧《大宋宫词》中,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刘娥的进阶之路并不顺利,后宫深院的明争暗斗、朝堂群臣的重重阻挠、先帝遗诏的千斤重担,都让刘娥在“搞事业”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剧中,刘娥历经战乱饱受丧子之痛,又因大宋宗法在宫外苦守三年,身份受到质疑、群臣不断施压,但即使家庭事业都遭遇磨难,刘娥依旧坚定着信念。为了宋辽和平扶棺北上,为了入宫册封独守皇陵,从蜀地孤女一步步挺进皇宫的权力中心,在极为被动的处境中绝地反击,刘娥的政治智慧与胸怀谋略可见一斑。

戏外,刘娥的饰演者刘涛也经历了一次“化被动为主动”,在热议声中冲出了一条道路。《大宋宫词》开播不久,因为一幕沐浴戏,关于演员身材的讨论迅速在网络平台发酵。为此,刘涛本人直面发声,“我的身材我做主,也希望所有女生都要在健康的基础上,实现身材自由!”#刘涛 我的身材我做主#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了突破圈层的广泛讨论。正如很多网友所言,“刘娥又不是手不能提的娇小姐,她的健美身材正好与剧中其他贵族女性的单薄消瘦形成对比。”来自民间,历尽磨难,刘涛的诠释并没有脱离角色本身,反而更好地凸显了人物特性。

刘涛大宋宫词大结局(大宋宫词争议中热播)(2)

随着澶渊大战拉开帷幕,《大宋宫词》的剧情渐入佳境,刘娥为救皇子扶棺北上、赵恒挥师边境御驾亲征等情节也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其中,刘娥与赵吉的母子情深,刘娥进宫受阻的忍辱负重,更是牵动着无数追剧人的心,感情线与事业线高潮迭起,也让不少观众一改最初的偏见,对《大宋宫词》的后续发展表达了期待。

“刘娥是一个有爱、有信念、知进退不畏惧的女人”

“《大宋宫词》是我第一次演老年人,这部剧的角色跨度和剧本体量都和之前的作品很不一样。”从青年到暮年,这是刘涛作品中跨度极大的一个角色。与梅长苏“此生一诺,来世必践”的霓凰郡主、司马懿背后的女人“妻管严”张春华、“我对大王真心,大王未必珍惜”的黑化芈姝……刘涛曾塑造过不少经典的古装角色,刘娥却是她首次尝试人物的老年状态,真正借刘娥一角体验了一段完整的传奇人生。对刘涛而言,这种感觉让她十分兴奋和满足,“《大宋宫词》对我来说就像是开花之后结下的果实。”

刘涛大宋宫词大结局(大宋宫词争议中热播)(3)

刘涛认为每个角色都有承载在他身上的价值,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所在,这不仅表达了某种生活态度,还有一些人生观念。“像安迪的努力拼搏,霓凰的重情重义,张春华的勇敢坚强,以及刘娥的大仁大爱。”在起初接触到这个角色时,刘涛坦言自己对她的性格充满了好奇,后人称赞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才能担得起这样的评价。

在半年多的拍摄日子里,刘涛经历着角色的大起大落,在演绎喜怒哀乐的同时也亲身感受到刘娥身上蕴藏的大爱和力量,“她真的是一个有爱、有信念、知进退不畏惧的女人。刘娥内心的力量是无法想象的,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想到。其实她只是一个民女出身,跟任何一个邻家女孩没太大区别,但当大事来临的时候,她总是更懂得控制自己,足够有耐心,足够冷静。”出身民间的刘娥更加洞悉百姓疾苦,她身上的能量源自一种对世间人事的大爱,支撑着她理政育儿、守护着大宋江山,这也是这个角色的人物底色。

如何看待狸猫换太子?生育和养育同样重要

《大宋宫词》播出近二十集,刘娥的政治才能已初露锋芒,其中,刘娥与寇准(梁冠华饰)共同劝谏赵恒(周渝民饰)御驾亲征的情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刘涛大宋宫词大结局(大宋宫词争议中热播)(4)

“刘娥的政治敏感度非常高,她非常明白人在某些时刻要做些什么,而且在做事时不畏惧,内心蕴藏的力量特别大。”这一点,在赵恒身体抱恙后,刘娥作为皇后独自打理朝政时更加明显。起初参政时,刘娥就受到了来自群臣的反对;当赵恒去世后,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多方势力企图推翻刘娥。对此,刘涛用“稳准狠”来总结了刘娥的“驭人心术”,“首先她很稳,有很强的抗击打能力。身边的大臣天天想造反,孩子又那么小,她需要沉得住气;其次是准,创办谏院、广开言路,在那么难的一个处境下她还要有的放矢去建设大宋江山;最后还有狠,对待私自敛财有违法度的大臣,她狠得下心纲纪四方一视同仁。”兴修水利治理皇陵、扳倒丁谓结束党争,刘娥在拥有了权力之后,依然怀抱着一种为了大宋未来的信念,在为民造福的同时,为年幼的皇帝铺平道路。

狸猫换太子的民间传说,一直是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故事。此次《大宋宫词》将其演绎为由赵恒刘娥合力主导的一起阳谋,作为帝王赵恒要担起繁衍子嗣的责任,为了大宋和刘娥的未来都必须要做这样一件事。从刘娥的角度来看,让这个皇家的亲生骨肉顺利地接手大宋江山,就是作为母亲、作为皇后要完成的使命。

刘涛大宋宫词大结局(大宋宫词争议中热播)(5)

“养育和生育同样重要,这个孩子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谁来教育他、引导他、守护他,让他不会再被伤害,这太重要了。”刘涛解释道,“而且当时还有兄终弟及制的存在,刘娥是要以皇后的身份来养育他,因为皇后的孩子才是嫡子,身份才能得到认可。”《大宋宫词》中后半段,刘娥与赵祯的母子关系也将成为一大看点,臣子的挑拨离间、是否还政的猜忌、亲生母亲的真相等等,都为潜在的危机埋下了伏笔。“我觉得刘娥的选择就是一种大爱,因为她是一个非常明事理的人,她太想让这个孩子成为一个好的储君,刘娥只求三郎(赵恒)留下的太平盛世,受益(赵祯)长大成人可以延续基业,让大宋子民过上好的生活,她就可以安心地去了。”

老年妆吃足苦头感触良多

此次出演《大宋宫词》,这两场戏给刘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头戴凤冠、身着百鸟服的封后仪式,以及穿衮衣进太庙向三郎诉衷肠的大段独白。回忆起封后仪式,刘涛至今仍记得那种大场面带来的震撼感,“因为大庆殿是我们剧组自己造的景,这次导演专门搭建了这个最重要的场景,去到那儿的时候有一种‘归家’的感觉,当踏上大庆殿的台阶时,每步走得感觉就是刘娥人生的每一步,感触还是很深的。”

《大宋宫词》开播之后,其极致精美的服化道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在封后仪式上刘娥的珍珠妆容同样值得期待,刘涛分享道,“第一次看到这个妆容时是看到的画像,接到角色之后我就把刘娥的画像做成了屏保。当真的装扮起来的时候我觉得很神圣,不光是一种美,也是感叹于那个年代的礼仪文化。再戴上凤冠,穿上百鸟服,整个人都是非常提气的,那一刹那会觉得更有使命感。”

刘涛大宋宫词大结局(大宋宫词争议中热播)(6)

另一方面,虽然从青年演到暮年十分过瘾,但老年妆的装扮也让刘涛吃足了苦头。“拍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可能就是老年妆了,这个是最累的。”刘涛讲述起当时的细节仍记忆犹新,“化妆5小时,卸妆2小时,因为要倒模,然后带一个硅胶脸皮。每次一打开就有一股热气喷出来,对皮肤的伤害也比较大,而且从脸皮一直到脖子都有,也是会影响表情和声音。所以老年的状态和声音调整对我来说难度蛮大的。”

外在的挑战之外,当进入到人物的老年状态后,对内心情绪的调度也非常耗费心力,穿衮衣进太庙这场戏可以说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极致,刘涛介绍道,这是剧中的最后一场戏,装载了刘娥这么多年来内心所有的委屈。“这是一大段的个人独白,太庙之后我就要还政于赵祯,是非常非常重的一场戏。跪下之后每叩一个头,情绪就会不受控地往外涌,那次是入戏很深的一次经历,对我来讲也是很享受的一个过程。”

刘涛大宋宫词大结局(大宋宫词争议中热播)(7)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乔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