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爱孩子,如何教育孩子, 这应是每个妈妈最关心且也忧愁的事情。

有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既有了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参照,似乎自家孩子若有些不争气,就是件枪天抹泪,无法释怀的大事。妈妈们各个殚精竭虑,马不停蹄,拿出了那甚至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魄。

我们先来看看:普通家庭&犹太人家庭育儿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1)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2)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3)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4)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5)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6)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7)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8)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9)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10)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11)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12)

而犹太人家的孩子,可以算作“别人家的孩子”中的楷模。众所周知,目前世界各大银行家,几乎都是犹太人。他们头脑清醒,对经济市场洞察敏锐,且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判断力,故而能在诸多次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不得不说,除了上帝的眷顾外,他们的确是狠角色。

带着诸多的诉求与期许,我翻开了犹太作者 沙拉的《特别狠心特别爱》,其副标题为,“上海犹太母亲培养富豪的手记”。

在犹太孩子中,很少有那种我们称之为“高分低能”的人。犹太人有一个算式:

好分数 = 好学校

好学校 = 好文凭

好文凭 = 好工作

好工作 ≠ 好事业

这个算式并不是说犹太人不尊重知识,相反,对每个犹太家庭来说,没有比家庭中有一个或几个博士更为荣耀的了。但对犹太父母来说,他们爱孩子,支持孩子读博士,博士后,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拿到一纸文凭,而是为了帮助孩子拥有实现美好人生的能力和素质。

正因为此,犹太人非常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从小给孩子灌输“不劳无获”的法则。

以色列家庭教育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不劳无获的“有偿生活机制”在犹太家庭教育中由来已久。犹太人数量少,为什么能人才辈出?这一直是人们渴望知道的问题。有偿生活机制就是其中一个小秘诀。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13)

世界富豪洛克菲勒,从小就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候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金计入账本,然后和父亲结算。

论富,犹太人富人最多,论贵,欧洲贵族最多。可是。这些富贵的家族在教育子女上,最重视点燃孩子们的生存技能和素质。

与中国的老话“教育从娃娃抓起”一样,犹太人始终觉得“财商从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为财商不仅是财富能力教育,更是一种品格和责任教育。

犹太人对子女的理财教育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他们从孩子三四岁开始就开设家庭理财课,这也是犹太民族的惯例。

三岁:辨识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

四岁:知道无法把商品卖光,因为必须做出选择。

五岁: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六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理财意识。

七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八岁: 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

九岁:可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

十岁:懂得平时节约一点钱,以便自己可以有较大开销时使用,如买溜冰鞋,滑板车等。

十一岁:学习辨识商业广告,并有打折优惠的观念。

十二岁:懂得珍惜钱,知道其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

十二岁以后: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活动。

十二岁!我汗颜的回想到,自己真正知道到底什么是理财时,是当了妈妈以后。但就现如今,自己的财理得依然是一塌糊涂。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14)

《红灯记》中李玉和有句唱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寒门子弟从小就懂得了柴米油盐家务事,甚至参与了家庭决策。

在以色列,更懂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反而是富家子弟,家长们有意让他们深入生活。经营一个家庭就是最考验人的项目,是个最锻炼人的管理学院。

当然,教育孩子不看重钱是一种美德,但是,培养财商和这种美德之间并不矛盾。你只有真正驾驭了它,才能真正不为它所控制,才能如最懂得经营钱的犹太人一样,不为钱奴。

作者沙拉带着三个孩子在以色列生活的开始不算富足,以买卖春卷为主要营生。稍大些的两个儿子都参与其中,他们更是在经营中想到很多好点子。大儿子以华负责做春卷,小儿子辉辉承揽了春卷销售。辉辉平时算是个外向的孩子,遇见陌生人也能应付自如。可是第一次销售,他望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一直张不开口。

这其实正是中国孩子和犹太孩子之间的差距。一对一地与顾客打交道对犹太孩子来说是家常便饭。在住宅小区门口,下楼摆出自己的二手书和二手玩具来卖,犹太孩子们总能愉快地与人交谈,显示出富有魅力的说服能力。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犹太人是这样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15)

读完此书,我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按照犹太人的培养时间来推算,四岁的他此刻应该懂得认识钱币,知道买卖商品。当他抱着自己辛苦积攒的一大堆废品去卖时,他很中国式的选择了沉默,让妈妈去卖,当他拿到赚得的1元钱时,他那高兴的表情深深的感动了我。

恰如龙应台的那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孩子,愿你以后有享受快乐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