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秦腔《看女》,戏迷朋友们简直太喜爱了!它是秦腔媒旦的看家戏,因为剧中媒旦戏份较重,且表演滑稽,出彩地方较多,深受大家的喜爱,在西北秦腔舞台上久演不衰。

据说《看女》这出戏最早从京剧移植而来,是光绪年间京剧名丑刘赶三的杰作。自1950年代戏改以后京剧的这个戏几乎就绝迹舞台了。 三意社编剧李逸僧先生整理以后以秦腔的形式演出,秦腔《看女》也叫《两亲家打架》。该戏讲的是一个叫任柳氏的老太太疼爱女儿却虐待媳妇。当她到女儿家里看到女儿遭亲家母虐待时便为女儿出头,并与亲家母打作一团,最后二人又和好如初。剧情虽然简单,这出小戏要演精彩却并不容易。

王辅生秦腔看女老(王辅生老师明知秦腔看女中有个错误)(1)

秦腔《看女》王辅生饰任柳氏

据史料记载,秦腔《看女》原为“马博士”马平民先生擅演,但是因年代久远,没有音像任何资料传世。后来就是甘肃丑王赵新启老师和王辅生老师因为精湛的演技而成为了演这个戏的翘楚。

王辅生秦腔看女老(王辅生老师明知秦腔看女中有个错误)(2)

秦腔《看女》赵新启饰任柳氏

《看女》剧情比较简单,但是戏曲冲突不断,以任柳氏爱女儿不爱媳妇为情感主线,叙述了在家训媳、上路遭耍、疼爱女儿、亲家打架、任婿劝和等情节,变换了在家、上路、亲家上房等三个场景,每个场景都有高潮涌现。一场小戏出现了任柳氏、媳妇、骡子叔、胭脂、亲家母、小姑、女婿七个人物,有媒旦、小旦、老丑、花旦、青衣、幼旦、小生多个戏曲行当,整折戏篇幅不大,却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王辅生秦腔看女老(王辅生老师明知秦腔看女中有个错误)(3)

秦腔《看女》王辅生、乔慷慨

我们都爱看这个戏,不过这里面有个小问题不知道您注意到了吗?

此戏一出场,任柳氏一段精彩的独角戏后,把媳妇从后堂唤出对媳妇说:“叫他给我把驴驴子拉来,把鞍子备上,我看你姐姐啊”。注意,这里说的是“我看你姐姐啊”。也就是说,胭脂比淘气大,胭脂是姐姐淘气是弟弟。

王辅生秦腔看女老(王辅生老师明知秦腔看女中有个错误)(4)

秦腔《看女》邓卫锋饰任柳氏

待到后面见了亲家母的面,二人一言不合吵将起来,当亲家母说到任柳氏两天打了自家媳妇五顿的时候,她赶紧回头问胭脂:“妈打你嫂子喔事得是我娃给你婆婆说的”。这里对胭脂说的是“你嫂嫂”,似乎又成了淘气比胭脂大了,淘气是哥哥胭脂是妹妹了。

王辅生秦腔看女老(王辅生老师明知秦腔看女中有个错误)(5)

秦腔《看女》贾小红饰任柳氏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也和小编一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到底是胭脂大还是淘气大啊?

于是,小编咨询了王辅生老先生的大弟子,西安易俗社著名丑角演员李洪刚老师。他说是淘气大,而且在他的表演中已经进行了修改,把“看你姐姐”改成了“看你妹妹”了。李洪刚老师说“王辅生先生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没有改是因为老人家已经习惯了,观众也认可了,所以就不好动了。”而王辅生老先生唯一的女弟子,三意社的贾小红则认为这可能是过去人相互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称呼方法。

王辅生秦腔看女老(王辅生老师明知秦腔看女中有个错误)(6)

秦腔《看女》李洪刚饰任柳氏

这么看来,这个问题确实曾经存在,而且表演者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这到底是编剧的疏忽呢,还是如贾小红老师所说可能是过去人相互的一种特殊的称呼方法?您也来说说您的见解。

另外,说句题外话,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为什么传统戏中会有那么多的漏洞而不为人发现,是因为当时教育不普及、信息不发达,造成了很多信息不对等、不充分、不尽不实的传播。所以就出现了一些我们现在看来很不合理的剧情或剧词的存在,而现在的教育条件和信息沟通的快捷,让人们会很敏锐的发现与事实或史实相悖的问题。小编个人认为,戏中的错误在不改变剧情的前提下,合理的修改是可以的。我们为啥不纠正其中误导人或者与事实相悖的内容呢?为啥不能留下合情合理的作品呢?

编辑:袁博、妍薇

审核:王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