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与否是父母最关注的事情,健康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健康,一类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与否很容易通过自我感知获得,而心理健康与否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心理健康的影响却很大,他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乃至对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家长?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家长(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父母必须要做的事情)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家长

孩子的健康与否是父母最关注的事情,健康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健康,一类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与否很容易通过自我感知获得,而心理健康与否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心理健康的影响却很大,他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乃至对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今天听了一场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直播,恰好最近感觉儿子有点青春期的前奏,为了与孩子更好的度过青春期这段容易出问题的时光,我最近也在看类似书籍,想了解青春期孩子都在想什么,家长应该怎么做。看到这个通知有种久旱逢甘露的欣喜,于是晚上19:30准时坐在电脑前,听完两个小时的课程,感觉受益匪浅,解决了我很多的困惑,兴奋之余不免提笔记录,怕隔夜忘掉,下面我把我这堂课的收获写下来,希望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

关于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70后,80后的家长经常会讲,现在的孩子太娇贵了,打不得,骂不得,怎么那么脆弱呢,像我们小时候,父母从来不管我们,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就打我们,我们一个个都很皮实,也没见谁心理出问题,都健健康康的长大的,现在过的也都不错。其实孩子还是孩子并没有变,但是大环境变了,孩子的父母变得比以前更有知识了,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高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家长们都不让孩子跑在起跑线上,结果拉开了父母的战备竞赛,有时候不是比孩子,而是比父母。父母之间比谁的孩子钢琴弹得好,谁的孩子书法写的好,谁的孩子游泳游的快,不一而足。家长们有征求过孩子,他们喜欢这些所谓的课外班么,如果不喜欢那么对孩子来讲这就是一件痛苦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孩子本来像一颗小草一样,自然生长是最好的培育方法,可是现在的孩子失去了自我生长的环境,完全被家长以他们认为对的方式在培养着,这突然让我想起了小学课本上有一篇文章《揠苗助长》,慢慢的孩子的自我意识就会被家长压抑着伸展不开,久而久之他们的思维空间变狭小了,孩子没有时间去玩了,孩子的天性被压抑了,最重要的他们的宣泄通道被堵塞了,如果孩子有不同意见,家长们会拿出他那套逻辑,以强压的方式说到孩子服了为止。孩子纵使屈从了,但是他的内心是被压抑的,这种压抑的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而我们小时候虽然经常挨揍,但是我们下了课就可以去操场上胡乱的疯,可以放学以后和同学们一起抓鱼,玩泥巴,偷菜,儿童的天性可以充分的展露,在玩的过程中,他们身上的各种压力也随之倾泄出去。纵使家长的打骂,老师的训斥,这些压力都会随着天性的释放而消失殆尽,所以我们小时候并没有听说哪个孩子抑郁了,社恐了,焦虑了。

而现在的孩子不是娇贵了,是家长给他们灌输的压力太大了,他们又没有发泄的出口,如果父母再不理解孩子,还以自己小时候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就会让孩子出现两头堵的情况,最终造成心理问题,而这个心理问题往往家长们是不容易察觉的。因为孩子被我们搞怕了,不敢说了,只能憋在心里了,可是憋着不意味着消失啊,最终在青春期就会逐渐显露出来,如果青春期解决不好的话,后期的抑郁,轻生都有可能随之而来,因此作为现在的家长,一定要与时俱进,社会在进步,孩子的成长环境在变化,我们也要用现在的教育方式来与孩子相处,和孩子做朋友,这样孩子才愿意和你沟通,进而你才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出了问题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天使和王子,是父母把他们变成了青蛙。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问题父母,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他们身上的问题都是父母及家庭环境问题的折射,只是我们成年人有很多感觉都麻木甚至免疫了,而孩子都是有灵性的,他们会把问题很直接的反应在自己身上,比如有些孩子免疫力低下,很可能是因为近期家庭能量场出了问题,比如夫妻关系不是不和谐,最近爸爸或妈妈工作烦心事儿多,总之家庭是一个能量场,而孩子对能量场的感知最敏感,当能量场的和谐氛围被打破以后,孩子是第一个有感觉的,这个感觉也许他并没有意识,但是他的潜意识已经在做出反馈了,比如免疫力低下,比如吃不下饭等。所以作为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当孩子有变化时,父母不但要从孩子身上找问题,更要从家庭中找问题,也许家庭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自然也消失了。

有的孩子会出现心理性的应激生理反应,就是孩子表面上是生病了,其实是心理问题,并不是真的有病了。成都的一个小女孩,10岁上五年级,孩子喜欢读书,看问题很深刻,也很有自己的想法,长得还很文静,属于大家公认的小才女,乖乖女。有一天上课期间,老师给女孩妈妈打电话,说孩子肚子痛,看起来还挺严重的样子,老师请妈妈来把孩子接走,妈妈急匆匆来到学校,看到孩子疼的弯着腰走路都费劲,把孩子扶到车上奔赴医院,走着走着孩子好像症状减轻了很多,再过一会儿孩子说不疼了,那母女就商量既然好了那就直接回家吧,妈妈也觉得可能女儿肠胃不好,吃东西注意下就好了,就这样孩子和往常没有什么异样。这样过了一周以后老师又打电话说孩子肚子痛,妈妈又一次来接孩子,又重复同样的动作,就这样每隔一段时间会发生一次这样的事情,而且频次越来越多。

直到有一次妈妈接上孩子去医院的路上,孩子说肚子不痛了,想吃必胜客。妈妈这时比较诧异,按说肠胃不好是不喜欢吃油腻的东西的,可孩子还喜欢吃,那说明肠胃没问题啊,这个时候妈妈就在回想过往孩子肚子痛的一幕幕,心里闪过一个想法,孩子肚子痛是不是说谎啊,但这个母亲很睿智,虽然有这个疑虑,但没有和孩子表现出质疑,只是觉得这背后应该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后来这个妈妈询问孩子,你每次肚子痛的时候周围发生了什么吗,还是你想到了什么,并且主动去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最终找到了问题的原因。

她的女儿从小就喜欢看书,知识渊博,因此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愿意向她请教问题,可是她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和同学玩,经常特立独行,独来独往。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家长和孩子推心置腹地聊了下孩子的真实想法,经过多次的沟通,孩子才愿意把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个女孩属于发育比较成熟的孩子,她的思想认知要高于实际的年龄,在学校和同学们讨论问题的时候,经常觉得同学们的想法太单纯、太幼稚,同时老师的讲课方法太笨拙,老师应该有更好的教学方法等等。以至于她觉得这样的环境不是她喜欢的,她并没有在这个环境中获得成长,因此她慢慢地不屑与他们为伍,认为他们的思想高度达不到她的思想程度,和他们在一起经常郁闷,有时候甚至会很气愤,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肚子痛的身体反应。

找到了原因之后,这位妈妈在老师的配合下,给孩子做疏导讲道理,后来慢慢的孩子意识到人有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她应该为自己的能力高兴才对,他们同学的认知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常应有的认知。每个人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等等类似这些道理经常给孩子灌输,慢慢的孩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本质了,所以也就释然了。当她内心释然后,内心的排斥感没有了,身体的不适的感觉也自然消失了。后来经常与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交流,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学霸、女神,通过与同学的互动,也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最终的结果非常圆满。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有几点启发,有时候孩子身体出问题,未必是真的身体的问题,如果医院检查没有问题但是症状不消失的情况,还请父母多从精神和心理层面多多关注。另外我们要为这个母亲点赞,多么智慧的母亲啊,通过现象去找问题的本质,看破不说破,随便哪一个环节没做好,也许孩子的未来就变的很糟。多多关注孩子,遇到问题和孩子站在一边,我们要有相信孩子的勇气,即便孩子欺骗了我们,我们先相信他,再慢慢观察和调整,这是做父母的智慧。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孩子的问题父母先从自身找问题,减少对孩子的斥责,对孩子首先要相信,尤其是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与其建立信任很难,但是打破信任就是一句话的距离。孩子成长需要父母的精心陪伴,希望我们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少一些应酬,少一些无谓社交,多投入些精力在孩子身上,你投入多大精力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有多少成就反馈给父母。

祝我们的孩子都能茁壮成长,愿我们的父母都能心想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