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德国18世纪哲学家(哲学家福柯法国哲学家)(1)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男,博士,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

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索邦大学。

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

著有《疯癫与文明》《性史》《规训与惩罚》《临床医学的诞生》《知识考古学》《词与物》等。

1984年6月25日,福柯因艾滋病在巴黎萨勒贝蒂尔医院病逝,终年58岁。

德国18世纪哲学家(哲学家福柯法国哲学家)(2)

福柯大事记

以下时间表提供了福柯职业生活的大致年表

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法国的普瓦捷(Poitiers);

194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1948年,在索邦大学攻读哲学学位(老师:莫里斯·梅洛·庞蒂);

1949年,在索邦大学攻读心理学学位,获心理学学位;

1950年,加入共产党;

1950-1954年,在法国一所精神病院以心理学家的身份从事研究,并充当志愿者;

1951-195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讲学;

1952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从事哲学工作,在巴黎的心理学研究中心(Institut de Psychologie)获得心理学学位;

1952-1953年,旅行至瑞士,与宾斯瓦格(Binswager)共同从事研究工作;

1953-1955年,在里尔大学(University of Lille)讲授心理学;

1954-1955年,《精神疾病与心理学》(Mental Illness and Psychology)(1962年进行了修订);

1955-1958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niversity of Uppsala)法语系任教;

1958-1959年,在波兰华沙的法语学院任教;

1959-1960年,在德国汉堡的法语学院(French Institute)任教;

1959-1960年,返回法国,在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任心理学讲师,最终成为哲学教授;

1961年,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乔治·冈圭朗(Georges Canguilhem,1904-1995);提交科学史博士论文《疯癫史》(History of Madness),翻译康德的《人类学》(Anthropologie)并作导言;开始了与丹尼尔·德菲尔(Daniel Defert)23年的关系;

1963年,《临床医学的诞生》(The Birth of the Clinic),两篇博士学位论文中的一篇(1972年修订;谢里登1973年英译版)《死亡与迷宫:雷蒙·鲁塞尔的世界》(Death and the Labyrinth:Raymond Roussel);

1964年,《疯癫史》(History of Madness)(删减版;未删减版于2007年出版);

1965年,《疯癫与文明》(Madness and Clivilization)(英语);在巴西讲学;

1966-1968年,在突尼斯工作;《事物的秩序》(Order of Things)(法语);与勒内·马格里特(Magritte)通信;

1968年,在文森斯巴黎第七大学(University of Paris-Ⅶ at Vincennes)哲学系任教;

1969年,《知识考古学》(The Archiaeology of Knowledge)(法语);当选法兰西学院的一个职位(思想体系史);

1970年,在日本和美国讲学;12月2日在法兰西学院发表就职演讲[“话语的秩序”(The Order of Discourse)];

1971年,在突尼斯讲学;在荷兰与乔姆斯基(Chomsky)辩论;成立“监狱情报团体”(Groupe d‘Information sur les Prisons,GIP);

1972-1973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规训社会(惩罚理论与制度)”[The Disciplinary Society(penal theories and institutions)];

1973年,《我,皮耶尔·希维尔》;

1973-1974年,在纽约、蒙特利尔、圣保罗、巴西讲学;《临床医学的诞生》(The Birth of the Clinic)(英语);在法兰西学院授课:“精神病学的力量”(Power of Psychiatry);

1974-1975年,在在法兰西学院授课:“异常者”(The Abnormals);在圣保罗讲学;

1975年,《规训与惩罚》(Discipline and Punish);

1975-1976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必须保卫社会”(Society Must Be Defended);

1976年,《性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第1卷;在巴西巴伊亚大学(University of Bahia)、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讲学;

1977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讲学;

1978年,至伊朗和意大利旅行;在日本研究禅宗;

1979-1980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对活人的管制”(The Government of the Living);

1980年,在伯克利和纽约讲学;为《埃居利娜·巴班(近期发现的一位19世纪法国双性人的回忆录)》[Herculine BarbinBeing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Memoirs of a Nineteenth Century French Hermaphrodite)][理查德·麦克杜格尔(Richard McDougall)译]写导言;

1981年,出现在《时代》杂志上(11月16日,pp.58-59);

1981-1982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主体诠释学”(Hermeneutics of the Subject);

1982年,在多伦多讲学,在佛蒙特讲学;

1982-1983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快感的用途与自我技术”(The Uses of Pleasure and the Technologies of Self);

198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1984年,《性史》,第2卷、第3卷;

1984年,6月25日,在巴黎逝世。

德国18世纪哲学家(哲学家福柯法国哲学家)(3)

,